132.第132章 钱公高见(1 / 2)
第132章 钱公高见
“…先前本官就说了,不能将希望放到毕自严身上,诸君却不相信,对毕自严仍抱有希望,现在如何呢?”
正午的艳阳很刺眼,大时雍坊的某家酒楼雅间,钱谦益坐于主位,那身官袍是那样的合身,看着在座的众人,钱谦益嘴角微微上翘,足见其心底的得意。
是啊。
如何能不得意呢?
阔别朝堂经年,尽管在野名声很大,可到了京城想谋个一官半职,也并非什么易事,钱谦益初来京城时就做好打算,要好好为自己谋划,争取能在朝野引起关注,如此即便朝局混乱,他也能在朝为官。
然而新君意外召见,于西苑面见新君,被擢礼部右侍郎,尽管中间出了些差池,意外掉进了太液池里,在君前失仪了,还染了风寒,不过结果是好的嘛。
邹元标、缪昌期、赵南星、高攀龙几人流露出各异的神情,尽管他们没说什么,不过钱谦益却猜到什么,那狡黠的眼珠转动起来。
“唉~”
一声长叹在雅间响起,邹元标看着满桌的菜肴,却是一点胃口都没有,吏部尚书至今悬而未决,这让他心底很乱。
从那件事情敲定下来,私下割让不少的利益,到现在却迟迟没有任何眉目,邹元标心乱之余,还藏有不甘啊!
毕竟几场会推下来,他邹元标之名都位列翘楚,接任吏部尚书的呼声很高,但天子就是视而不见,这找谁说理去啊。
吏部尚书敢空置这么久,简直是闻所未闻啊,即便是万历朝那种动荡时期,朝堂和地方空缺不少职官,不过核心衙署的职官没有空缺啊。
邹元标几人脸色微变,此人不是先前王安的门下吗?
这一刻,众人都明悟了。
赵南星皱眉道:“红丸一案,先前就被陛下钦定,交由洪承畴负责。”
“咳咳~邹公之言,说的对啊。”
“天子自御极以来,这般闭塞言路,不听忠言,乾纲独断,居内廷而不临朝,这非社稷之福啊。”
“那洪承畴查出什么了?”
“那依着钱公之见,该如何规谏呢?”
吏部天官之位,或许比不了内阁大臣耀眼,且担任此等要职,是绝不可能进内阁的,但架不住其管着官帽子啊,真要做得好,就不提群辅怎样,即便是次辅都比不了,甚至首辅都要拉拢。
你可以说钱谦益没有气节,是典型的利己投机派,但不能否认钱谦益的文采,文坛大家的名号不是白给的。
不是午门廷杖,就是逮进诏狱,只是这些话,邹元标没有讲出来,而是在心里暗暗道。
钱谦益却道:“过去这么久,萨尔浒之战案都定性了,可此案却迟迟没有后续,洪承畴有这个能力吗?”
“那当然还不够。”
“那钱公是怎样想的?”
汪文言?
钱谦益嘴角微扬道:“眼下的形势,明显是你说你的,天子做天子的,诸君也都知道,当初光宗皇帝并不得神宗皇帝青睐,连带着今上在东宫时,没有得到好的教习,尽管那时国朝有不少人进谏,但神宗皇帝却不听谏。”
“诸君是否还记得,数月间被传召进京的福王?”见众人都看过来,钱谦益撩了撩袍袖,不急不躁的说道。
“当然。”
当初要不是他上那几道奏疏,或许朝局就不会那样复杂,涉及吏部尚书的会推,也不会一次比一次激烈,可奈何钱谦益上的奏疏,写的那叫一个漂亮。
邹元标、赵南星、高攀龙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这点他们是知晓的。
甚至在朝有不少人,将眼下天子这般率性而为,与那时没有得到好的教习,紧密的联系起来。
钱谦益却没有接此茬,慢悠悠的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在众人的注视下,淡淡道:“此人叫汪文言。”
凭什么伱坐这个位置,而我却只能坐那个位置?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该怎样做呢?”邹元标皱眉道:“毕竟先前不是没有过这种情况,可结果呢?”
钱谦益在这里侃侃而谈,邹元标却微微皱眉,其实对钱谦益,他是略有不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