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吃汤圆还是算卦(1 / 1)
第122章吃汤圆还是算卦 “这是咱赐给你的荣耀,切记切记!”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这句话听在其他人耳朵里没什么,但是落在廖天成的耳朵里,简直是灾难性的消息! 谁要给你老朱家当厨子啊! 我那一院子莺莺燕燕可都等着我宠幸呢,哪儿有空管你们老朱家的破事儿啊! 但此时面对朱元璋的要求,廖天成只能无奈接受,毕竟他可是大明的皇帝。 “草民……微臣遵旨。” 朱元璋见他答应了,高兴得合不拢嘴。 “哈哈,果然英雄出少年,廖卿啊,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既然廖卿这边没有别的事情了,你们就赶快收拾收拾回去吧!” “对了!”朱元璋突然叫住了他们俩,“太子,你不是要出宫逛逛嘛,正好廖先生也要去喝茶,顺路载着他一程吧!” 朱标瞪大了眼睛。 “儿臣遵命!” 廖天成则一脸懵逼。 这就完事儿了? 朱标一甩衣袖,背对着他哼了一声。 他本来想拒绝的,可是看在父皇的份儿上,他还是勉强忍耐了下来。 廖天成一肚子苦水不敢吐槽,只能乖乖坐上马车,陪着朱标一起出宫。 一路上朱标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廖天成则在旁边不断的观察着他,心想这个孩子脾气真古怪,还是赶快离远点比较安全。 等到了一处偏僻处,朱标才睁开眼睛。 廖天成立刻拱手行礼:“太子爷。” “廖先生,咱们到了。” 廖天成抬头看了看眼前这座破败的茅屋,心说这就是你要带我来的地方? “太子,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朱标淡淡说道:“我带你来这里,主要是想让你瞧瞧我的新菜式。” “什么新菜式?”廖天成不解问道。 “这就是我最近研制出来的新菜,名叫‘红烧狮子头’!” 廖天成皱眉,不屑道:“这种土包子菜式也配称得上是新菜?” “那你觉得什么菜式配得上?”朱标冷笑道。 “至少也要有些特色吧!”廖天成认真分析说道,“就比如这狮子头,你总不能光靠蒸熟了吧?还得加工加工,这样味道才好吃!” 朱标听得认真,心中暗想:你这话倒提醒我了,看来以后可以弄几盘红烧狮子头试试。 廖天成看他一副呆萌模样,还以为他被自己说服了,于是趁热打铁道: “太子爷,我建议你以后最好将红烧狮子头做的花哨一些,或者换个做法,做出来味道更好!” “哦,这么麻烦的东西啊!” 朱标摸着鼻子想了想:“那要不然这样,我先教你做红烧肉,等过段时间我再考虑做菜的事情。” “啊?”廖天成傻眼了,没料到他居然会这么说,“太子爷,这……不妥啊!” “有什么不妥?”朱标一脸疑惑,“红烧肉挺简单的呀,而且做出来味道非常鲜嫩,绝对符合我的胃口。” “这、这……” 廖天成哑口无言,心说你这个小屁孩儿懂个锤子! 红烧肉的做法虽然简单,但那得看什么人来做。 就算朱标是皇室血脉,可是他毕竟还是太小,不适合进入厨艺界。 再说,现在大明刚刚立国不久,国库空虚,实在不宜搞奢侈浪费。 廖天成犹豫片刻,委婉劝说道: “太子殿下,红烧肉虽然简单,可却非常耗费火候和材料,尤其这个季节根本没有猪肉,即使有肉我们也不够啊!” 他这番话虽然没有指责朱标,但是话里的意思非常明显,就差直说太子殿下,请您务必三思啊! 朱标愣了许久,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父皇让自己带着廖天成去吃饭,其实另有深意! 自己身为堂堂太子,居然连这点道理都没想到,实在惭愧啊! “廖先生说的是。”他尴尬的说道,“那好吧,咱们还是随便找个馆子凑活一番吧,如今的大明确实要提倡节俭了。” 说着,朱标率先跳下马车。 “喂!”廖天成急忙跟了下去,心里郁闷极了。 这小孩儿怎么油盐不进呢? 自己这么苦口婆心的劝阻他,结果居然没半点作用! 难道太子真的改变主意,准备放弃这次出游吗? 朱标哪管他的心情,直奔附近的酒楼走了进去。 二人选择了二楼临窗的位置,一眼望出去,街道上人流熙攘。 朱标满意的拍了拍桌子说道:“嗯,这家伙不错,视野宽阔,看什么都一览无余。” 廖天成却撇了撇嘴。 你丫还是太年轻了,这地方视野宽阔是优势,可是价格可是不菲啊! 不过看在银子的份儿上,他只好忍了。 二人点了几道招牌菜肴,然后就开始慢悠悠喝酒聊天。 朱标问道:“对了,廖兄可否知道江南四大世家?” “略有耳闻,据说都是百年望族,家财万贯。” “不止如此。”朱标傲然说道,“这些人家可不是普通的富豪商贾,都是各朝各代的功勋贵戚,所拥有的底蕴可是超乎寻常。” “像王氏,就曾经出过两代帝王,乃是千古留名的传奇家族。” “还有李氏,他们家曾经出过一位宰相,是文渊阁学士;赵氏,出过太祖赵匡胤……总之他们都是当代名门!” 朱标说完叹道:“虽然父皇南征北战,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依旧无法抹杀掉历史的痕迹!” 廖天成点点头,同时心中暗道:这位太子年纪轻轻,居然已经知道历史的沧桑与厚重,看来他日后的成就绝不会低。 这时朱标又道:“廖兄,我看你这个人很诚恳稳重,而且颇有些学识,所以我想邀请你入本宫幕府!” 廖天成心头猛的一跳,心说这个臭小鬼该不会是想拉我入伙,跟你争夺皇储的宝座吧? 这可不行,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如今的逍遥日子,怎么可能屈尊降贵跟他蹚这趟浑水? 他连忙摆摆手道:“多谢太子赏识,只是在下志不在此,恐怕要辜负太子殿下的美意了。” “你既然志向高远,何须局限于京城一隅呢?”朱标不悦道,“本宫早就看出来了,你一定是个读书人,只可惜没有遇见伯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