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第125章 安定一方,正需要仲谋和大乔(1 / 2)
第125章 安定一方,正需要仲谋和大乔
乔菁菁更懂孙策。
懂他既然是人中龙凤,便不会选择窝囊的过完后半生。
就像乔菁菁一直以来和孙策商议的那样,这世道之中,弱肉强食。
天下纷乱已久,百姓渴望安宁和平,希望有人站出来,平息这些战乱和纷争。
希望这天下一统。
恢复汉室。
若是只想着偏安一隅,便是等着坐以待毙。
如果孙策领了这一窝的人留在江东,最后终究还是得面对那样的路,当北方的获胜者强劲来袭,或只有投降,或负隅顽抗。
如果还想自己有一席之地,必须主动出击。
孙策临出门前,乔菁菁还告诉孙策说:
唯有老二仲谋,深谋远虑,仁义果断,有识人之能。
那一双软萌可爱的女儿,襁褓之中,懵里懵懂的,稚嫩得很。
幸亏有乔菁菁这个善良的母亲及时出现,才治愈了阿绍年幼的心灵。
年初的时候就出了董承刘备的衣带诏事件,以致于反对曹操的人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那一天,孙策亲自会见了孙权与朱治等选拔出来的贤能才子年轻人们。
这回终于够了。
好委屈。
吃饭饮食和就寝也不要人多说一句,还时常来宽乔菁菁的心,劝她不要担心父亲:“阿母,父亲吉人自有天相天象,且他用兵如神,一身胆气,很快就能凯旋归来。”
的确,行动出风姿卓然,谈吐上智慧明理。
孙权和朱治张昭等集中精力潜心治理吴郡,在乔菁菁的技术加持之下,发展壮大,为孙策积累了大量的粮食和财富。
长房长孙孙绍满过四岁,吃五岁的饭了,已经由母亲乔菁菁请了经学大才虞番启蒙读书,认了好些字。
再加上出了孙匡和孙暠事件。
孙权说:
“所以,我建议大哥继续广纳人才,吸收外部力量,不计前嫌,不管是顾家的,陆家的,或是北方来的,我们孙家人通通接纳他们。
想起当今世事风云诡谲,孙策一时心中触动,告诉孙权:“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
孙策只是笑而不语。
阿绍看到亲爹抱着两个妹妹,那么慈爱的模样。
“好好好,就该这样!”
大事小事,总要得到乔菁菁的允许。
本来北方曹操和袁绍打,曹操并没有太大的胜算。
乔菁菁刚听了阿绍背书,乳母刚给双胞胎女儿洗了澡。
回到符园。
陆家眼见着孙策做大做强,没有因为近水楼台,暗中派出刺客就已经不错。
“江东如今安宁富庶,除了继续清剿山越贼匪,安抚百姓黎民,稳定世族豪强之外,必须要广招贤才,遍求名士。
又到了孙权,说起他代大哥治理江东的心得。
兄弟几个之中,老三和他最像,有过而无不及的狂躁,又爱喝酒,不管母亲徐氏以及张昭朱治等怎么劝谏,都不管用。
那两年,孙家三兄弟,孙策,孙权,孙翊,他们就是这么里外配合。
此一时,彼一时。
这样的人多了,孙家不长久!
“爷爷,你就安息吧,我们一家人现在都过的很好,奶奶身体康健,胃口也好,我父亲母亲对奶奶极为孝顺。
为吴郡外围保驾护航。
这些都不是曹操的嫡系亲属。
孙绍在他爷爷墓前磕头。
“荆州的水军之中,必定有善于造船的人才,要细细寻访。”
儿子孙绍站在他脚边,很渴求的模样。
当然,吴太夫人也能理解孙老二的苦心,诸如张昭张紘这样的,包括周瑜,朱治,程普,黄盖等等。
原来如此啊。
等到两个妹妹一生下来,阿绍高兴得满府里颁布喜讯,让人放炮仗,还给外头的穷苦人家施粥舍钱。
说到建府,广纳贤才。
骑兵水军,都要发展,以后才能跟曹操抗衡。
孙策带着仇人的头颅回到吴郡,在富春县老宅祭祀父亲孙坚的亡灵。
一说到这个宗室问题。
他一瞬间明白了,父亲看孩子的眼神原来可以那么温柔。
乔菁菁已经从孙策手中接过大女儿。
但还是那个问题,宗室里不服气。
孙翊带兵驻扎在吴郡周边。
回到府中,大家说别后的事。
舅父吴景比他大30岁,堂兄两个比他大20多十来岁,论资历孙翊还差的远。
安定一方,正需要仲谋和大乔这样的人。
“这是乔夫人赏大家的福气!”
孙策一踏进屋子,把脚步都放轻了。
已经入夜。
毛茸茸的,都长得碧眼紫髯了。
我们把那些喜欢读书的人,那些因为战乱躲避到江东来的士族之家的年轻人都吸纳起来。”
大家佩服乔菁菁没有私心,能对前顾氏的儿子倾注心血,并培养其成才。孙策诺大一个家底,后继有人了。
用外来势力冲淡本宗族的势力,冲淡他们的影响力。
孙权虽然打了很多仗,但因为人年轻,在他舅父吴景还有堂兄孙贲孙辅这些人面前,也就是个毛头小子。
主要是大嫂这里,大嫂接触了许多农官都尉,这个事情是相当好的,不管是谁,他总要吃饭,总要养活自己的一大家人,没有人会跟粮食财富过不去。”
孙权跟他母亲和大嫂商议。
嫩玉一般的乖女儿两个。
本来是早就要起,只是因为乔菁菁对名字不满意。
大家都夸赞乔菁菁教子有方。
孙权没往多的想。
因为曹操身边,聚集了许攸,郭嘉,贾诩,荀彧,等等十分厉害的谋士。
孙翊也是身经百战的人了,凭什么他一领兵上阵,那堂兄孙贲孙府,包括还有舅父吴景,还有表兄徐琨……
我父亲母亲特别恩爱,才生了一对妹妹,那对妹妹眼睛圆溜溜的,好漂亮啊。”
如此,吴太夫人心中甚是欢喜。
陆家和孙策之间,庐江城开始的渊源就不用再说了。
孙翊完全领了定武中郎将这个职位。
与乔菁菁某些方面极为相似。
这陆家和顾家两个大族因为那些事情,与孙策和孙家不可能是说无缝衔接,毫无嫌隙的。
孙权更明白,不能仅仅依靠孙氏宗族。
这些个亲戚宗室,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若是乔菁菁因为公务农事家事等繁忙,阿绍一日见不到她,总是想得很,找他奶奶太夫人和小姑孙尚香问许多遍:“我母亲什么时候回来?奶奶,你派人去找啊,我担心她有没有遇着坏人。”
再来,如今孙策行事作风沉稳了很多,不像年轻时那几年喜欢轻骑独行,冲在最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