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孔子真正的能力(1 / 1)
第269章孔子真正的能力 其实叶真也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听到了子贡的问话之后,叶真沉默了一下。 按照原来的历史记载。 最后是子贡去找楚国出兵,才将孔子一众人救了出来。 孔子一共在这里被围堵了七天之久。 在这七天里面是断水断粮了。 孔子他们不得不去打野,采集一下野果和野菜来充饥。 但是架不住孔子他们这里人多啊。 每一天的人嚼马吃都是一大笔的消耗。 不过根据叶真的了解,孔子当年可以安全的周游列国。 凭仗的不单单是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 更加重要的是孔子以及他身边的那一些弟子。 号称三千可以骑射的弟子,这样一股力量和势力。 在哪里都应该要听孔子的道理。 “难道说,现在的孔子还没有这样的觉悟吗?”叶真不由思索着。 子贡看着叶真没有回答,“琴牢,我知道你这是好心,想要过来救老师。” “可你这是有勇无谋啊。” 子贡看着叶真和子路如此熟络,勾肩搭背的。 自然而然将叶真当做了和子路一样的野人。 子路听到了子贡的话之后就不开心了,“你这人,别人都这样过来舍命救伱了,怎么还说别人有有勇无谋呢?” 孔子向叶真招了招手,“琴牢,你过来,我有话和你说。” 叶真指了指自己,“我?” 孔子点点头。 孔子带着叶真来到了一个空地,这里已经远离了其余的弟子。 在这里聊天,其余的弟子是不会知道的。 “琴牢。”孔子直接开口道:“当年其实我就看出来了你的不凡了。” “可是你拜师不久之后,就不辞而别。” “直到现在,我们才再次相遇。” “你可以看出来为师的用意吗?”孔子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叶真轻声说道:“陈蔡两国已经将我们围困了四天之久。” “可是我听那一些师弟们说,在这四天里老师你依然是在授课弹琴。” “和平时一样,根本就没有在意这困境。” “老师你这不是装出来的淡定吧。” 叶真也想起了历史上的记载。 孔子被围困在陈蔡两国这里七天之久。 可是孔子依然可以开心的放声歌唱,简直是太过于反常了。 《史记·孔子世家》里面记载这事情,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 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焱氏之风。 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 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 都已经被人断水断粮被围攻了,孔子依然有心情和力气在这唱歌。 孔子的心境不愧是圣人一般。 孔子眼神中是满意的神情,“果然,琴牢你看出来了。” “其实如果我硬冲的话,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冲出这陈蔡两国包围的。” 孔子的语气非常轻描淡写。 可是在叶真听来,那是无比的震惊。 虽然陈蔡两国不过是大夫之国而已,只是一个小国。 但是怎么说也是两个国家啊! 两个国家的军队。 孔子居然说自己可以凭借力量冲出来? 这怎么不让叶真吃惊。 孔子叹气了一声,“可是如果这样的话,世人对我的看法就会不一样了。” “会说我是依靠蛮力解决问题,说我是一名武夫。” 叶真听到了孔子话,不由的笑了。 孔子的身体素质还有他的武艺,足以是让他成为武圣。 如果孔子专心在武道一途上发展,日后的成就绝对不会逊色于他在儒家上的成就。 这也是孔子一辈子在追求的东西。 就是以一个文人的身份,让历史记住。 而不是因为他的力气。 不过在叶真看来,孔子是非常成功。 因为日后的学者都已经几乎忘记了,孔子其实是一名武力充沛的人。 其实在一些古籍中的蛛丝马迹里都可以看出来。 孔子其实是一名武力值极高的人。 可是孔子武力再高,也无法抵挡两个国家的军队吧。 孔子笑了,看着叶真一脸的震惊和疑惑。 “你是不是好奇,为师是怎么做到的?” 叶真也没有否认,直接点头,“那可是两个国家的军队。” “老师你到是怎么做到的,弟子想不明白。” 就在这个时候,孔子身上散发出一股纯粹的力量,那一股淡白色的力量围绕在孔子身上。 “这就是我的子弟,对于我儒道的信仰和坚持。” “他们遵守我的规矩,执行我的道。” 叶真看着孔子身上那冒着淡白色的氤氲光芒。 “这是学生身上的精神力吗?” “精神力聚在了身上,化作了信仰之力?”叶真居然在孔子身上看到了信仰之力。 “信仰之力?”孔子还是第一次听到这名词,“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 叶真看着孔子身上的光芒,这是人体辉光。 只有到了极致之后,才可以让普通人用肉眼都能够看到。 现在的孔子,无疑是和那一些所谓佛祖一样,头上是带着光环的。 叶真也明白,为什么孔子可以抗衡这两国的军队了。 单单是现在的孔子,能力是深不可测。 随着孔子收的徒弟越多,孔子可以获得的信仰就越多。 孔子的实力也就会越强。 这和现在西方那一套宗教体系是差不多的东西。 没想到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掌握了。 拥有三千弟子的孔子,手下还有七十二贤和十哲。 这样的信仰,汇聚在孔子身上。 怎么可能不强大? 难道说这才是孔子真正的异能? 将别人的信仰化作属于自己的力量。 孔子天生神力,身体素质已经是可以碾压普通人了。 就算是饿了七天依然可以引声高歌,孔子在儒道上的成就更加不用说了。 现在孔子在异能上也如此有天赋。 这样的天赋,孔子如果学生再多的话,那简直是可以比肩神明! 就像我们华夏的一些民间祭拜的神明一样。 其实都是历史上的普通人而已。 就像关羽,因为常年的被民众信仰和祭拜。 关羽享受了这一些香火之力,说白了这和什么信仰之力也是一样的东西。 其实都是源自于人类的精神力而已。 什么香火之力、信仰之力,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东西而已。 “我明白了,老师。”叶真知道为什么孔子拥有这样的底气了。 因为孔子拥有这集众的信仰之力,足以是以力破局。 可是偏偏这是最下策,也是孔子最不想做的。 同时这也是对于其余学生的一次考验和一次很好的教导过程。 孔子将自己身上的信仰之力散去,“琴牢,你果然不一样。” “这一些年,你都经历了什么?” 叶真回答道:“我离开了之后,到处流浪成为了一名隐士。” 孔子颔首,用欣赏的神情看着叶真。 显然孔子知道隐士是什么样的存在。 这也能够很好的解释了,叶真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一些年我到处行走,看不同的风土人情。” 叶真随意的一句话让孔子眼眸大发光芒。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好!好!好!”孔子听到了叶真这一句话,不由得拍手叫好。 叶真是现代人,这一些名人名言对于叶真来说是信手拈来。 可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孔子来说。 春秋时期还是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 所以这明朝董其昌的话,孔子当然是没有听过。 “我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琴牢你所说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孔子仔细琢磨叶真这短短一句话。 叶真也没有想到,孔子居然会如此入神。 “你和我的其余弟子都不一样,琴牢。” “恐怕,你是仅次于颜回,不,有可能是比颜回更加了不起。”孔子赞扬着叶真。 看叶真也是越来越顺眼。 有这样一名学生,孔子怎么会不开心呢 孔子和叶真两人交流完了之后,从树林里出来了。 其实这样的师徒交流,很经常发生。 “老师。”子贡向孔子作揖道:“弟子想过了,现在唯一可以解决的办法就是我去到楚国,劝说楚国的国君出兵来解救我们。” 孔子颇为满意的听着子贡的提议,“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子贡低头道:“老师,请你再忍耐几天,我必定会劝说楚国出兵的。” 子贡袖子一甩,就立马离开了这里。 这就是孔子想要得到的效果。 看看自己的弟子在这样的绝境和困境当中,到底会做出怎么样的抉择。 会爆发出来怎么样的潜力。 “颜回大师兄回来了!” “大师兄回来了吗?” “大师兄找到食物了吗!” 颜回,日后的十哲之首,也是孔子一生之中最喜欢的弟子。 也是孔子最为满意的弟子。 要说孔子称赞哪个学生最多,那必然是颜回了。 并且颜回是孔子所有的学生里,唯二可以封圣的存在。 被日后的大家称为复圣。 另外一名,同样是十哲之一的曾子。 曾子被称为宗圣。 所以孔子教导出来了两名圣人。 颜回背着一袋粮食回来了,“老师,我借到粮食了。” 颜回居然可以在这绝境的地方,向别处讨要到一大袋粮食。 这无疑是奇迹一般的能力。 孔子满意的点点头,“去把粮食煮了,分给大家吃吧。” 颜回应声回答道:“是,老师。” 子路就和颜回去煮米了。 颜回这是好不容易才带回来了一石米。 一石,相当于是现在的120斤。 看起来好像很多,可是架不住孔子和他的学生人也多啊。 这一石米坚持不了多久的。 不过有了一石米,也是解了现在的燃眉之急。 颜回和子路两人身为师兄,当然是肩负起煮饭的责任。 子路生火做饭,颜回就在那里看着火候。 “大师兄,你在这里看火吧。”子路起身,“我再去弄一点柴回来。” “你去吧。”颜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