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佯攻偷渡进行中(1 / 2)
“打!”随着炮排打响了第一枪,前线的一连长也端着驳壳枪对战士们下达了战斗的指令。
瞬间,莫辛纳甘混杂着DP-27和波波沙的声音响彻在整个鄂克春的前线,数名冲在最前面的鬼子倒霉蛋立即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虽然,我军的反击并不算太凌厉,但剩下的鬼子显然是了解自己的任务的——这仗就不是来进攻的,就是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住,给已经北上的同袍们打掩护的。
因此,就算是我军反击的轻重火力并不算多,日军却还是停止了冲锋,就地就趴下,将那歪把子给架了起来。
刚刚没有走出多远的日军,几乎是抵着枪支的极限射击距离,与598团的战士们开始了对射,更别说那不到万不得已,根本不是使出来的“板载冲锋了”了。
就这样,在间隔上百米的距离下,两支部队开始了对射。而这样的对射,对于武器精度更高的DP-27轻机枪,显然有着更多的优势。
也不是因为DP-27轻机枪有多么优秀,纯属日军的歪脖子机枪太过垃圾。
这样的对射,不仅能弥补我军火力不如日军的短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令我军占据了优势,而且又能拖延日军进攻的时间,虽然对日军的杀伤也减少了,但很明显,我军是很乐于接受这样的进攻的。
而日军,其目的本就是将我军的注意力吸引住,对于这样的对射,自然也是满意的。
怎么说呢?
双赢?
不论如何,同古保卫战的前传——鄂克春攻防战已经彻底打响,虽然是以一种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方式展开的。
当然了,就这么长时间的打下去,也是不可能的。
过了足足近一个小时之后,日军的联队长率先变招。
“命令三大队,派出两个小队,从东面袭扰敌军阵地。”看着打得不可开交的正面战场,日军联队长终于再度下达了命令。
两个小队,不过百十人,这样的一个命令显然依旧不是为了夺取阵地的。
之所以日军联队长选择变招,目的显然还是为了继续吸引国军的注意,确切地说,就是为了打消国军指挥官的疑虑。
毕竟开战已经足足一个多小时,若是日军在没有进展的情况下,还不进行布置的变化,那么就算是再傻的人也该对日军的行动有所怀疑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按照既定的计划,沿河北上的一大队,也将在五分钟之后展开渡河行动。因此,用东路的两个小队的骚扰,也是为一大队的重渡西塘河打掩护之用。
很快,日军联队长的命令便传到了三大队之中。
只是,相对于一大队和二大队,三大队的大队长显然更想要表现一番。虽然不敢明面上违抗联队长的命令,但在细节上,第三大队的大队长却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是的,两个小队。
第三大队却是派出了手底下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