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日寇汹汹将至矣(2 / 2)
“原第五军直属工兵团团长李树正迁延战事,就地免职,并交军法处议处。
另,据悉,工兵团团长由副团长李挺,自率军赶赴同古战场后,勤勉军事,创以柏木筑垒之策,殊堪嘉奖。
经200代为请功,特任命李挺为第五军直属工兵团上校团长。(这是职务军衔,铨叙军衔依旧还是中校)”
虽然杜军长还不清楚200师戴师长的目的是要将李挺划入囊中,但这并不妨碍杜军长用此事做出一番文章。
“一李上而一李下”,这样的命令显然不仅仅是升职和罢职这么简单的事情。杜军长就是要用这“二李”截然不同的两个结果,正告全军:日寇当前,贪生怕死者必死,一往无前者有生。
显然,这同一个团里两名团长的不同境遇,能给不少国军军官以震慑的作用。
而这样的意图,也在电报的第二件事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情报显示:日军就要到了,第五十五师团整整一个师团的兵力已经北上,最多明后天,就将抵达同古战场外围。
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师团,军部的要求是:死守同古。
电报说得很清楚:守住同古,等候援军,在东起同古西至卑谬一线,与日军决战。
而我军的形势却不容乐观,英军那边就别想了,军部也没有在电报中提及。
单单是第五军自己的部队都还散落在缅甸的各地。
最靠近200师的,是廖耀湘的新22师,其师已经全部进入缅甸,正向同古赶来;而距离200师最远的是96师,却还刚刚从滇西边境启程,尚需一定的时间才能抵达缅北区域;另外军部的直属部队则是在新22师和96师之间,目前已经开始向南展开。
因此,军部要求200师至少要在同古牵制日军一周的时间,以令后续部队可以完成集结。
可问题是,守住同古城一周的时间,谈何容易?!
如今200师在同古城的兵力,即便是加上了工兵团也不过万人而已(补充团和大部分装甲力量随军部行动),而从电报的最新情报来看,200师要面对的对手可是日军的第五十五师团。
五十五师团,那是1940年日军进行军制改革,撤销旅团编制后,新成立的七个“常设”师团之一。
其他的不用多说,单单人数方面就已经多达两万五千多人,足足是如今同古城中的我军的两倍还多,更别说,师团中还有着山炮兵第54联队,空中还有着日军数个航空兵联队的支援。
可以说,不论从兵力、武器,在同古的我军都远远落后于日军。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一周了,随时暴毙都有可能。
但,军令就是军令!
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工兵团的李树正就是例子。
只是,面对着这样一道困难的军令,戴师长却是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给军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