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鸿鑫告辞往重庆(1 / 2)
月悬中天,夜黑如墨。
即便是不夜城的上海,也渐渐灯熄人去,但在缅甸南部的毫不起眼的一个小城里,此时却是灯火通明。
同古机场也好,同古城也罢,无数的远征军将士依旧不知疲倦地在工事中忙碌着,不仅仅是战士们,就连598、599、600团的团部更是人来人往、忙碌不已,更别提200师的师部了,戴师长已经签字签得手都要麻木了。
没办法,谁也不知道日军什么时候会到来。200师上下可以说是将每一分钟都当做最后的一分钟在用。
倒是在机场的工兵团的团部,或许是如今最为安静的指挥部了,尽管距离该团部不足三百米处的工事中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兵团的团部不大,只是本该值班参谋被李挺赶到了休息室中,偌大的指挥部里只剩了李挺一人,更也显得有些空旷和宁静。
团部之内,一张巨大的案桌横亘其中,桌面上两盏点燃着的煤油灯压着一张缅甸的地图,而李挺正毫无形象地趴在了地图之上,一边拿着放大镜,一边仔细地查看着地图。
若是你探头去看,当不难发现,李挺所看的既不是机场的防御图,也不是同古城的防御体系。而是缅北的地形,确切地说,李挺看的是缅北的一座座城池之间纵横交错的道路。
这显然不是为远征军的进攻而做准备,而是为远征军的溃退找出路。
未虑胜,先虑败,倒也是个好习惯。只是李挺的败,也太远了些。
当然,这么做,其中少不了的因素,是200师的最后的电报给李挺打击的。
“不行啊!”看了半天,李挺将放大镜往地图上随便一摔,略带失望地喃喃自语道:“没有了腊戍和密支那,根本不可能突破过去。除非是以班排为单位,才有可能从小路穿插过去。”
“可是。”李挺揉了揉因为用脑过度而肿胀起来的太阳穴,随即又看了看窗外灯火通明的场景,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更是怅然不已。
“要是直属营或者七连,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将部队拆散成班排,然后分散进行突围,再在指定位置集结。
只要不被阻击,自己绝对相信拆开时候有多少人,集结的时候就有多少人,甚至还会多出来。搞不好在转移的路上就又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甚至还会给自己带回来几个可塑之才。
可现在的这支队伍,拆开或许容易,可要集结?
李挺根本不敢有全员集结的幻想,能有三分之一按时抵达嘛?李挺不敢确定,他能确定的是,一旦自己宣布分散突围,大部分的士兵都会溃逃,不管不顾地如同无头苍蝇一样的溃逃。这一点,在无数的战例中早已试验过无数遍了。
李挺可并不认为自己麾下的这个工兵团会比淞沪会战和中条山之战中的中央军们更加地精锐。”
李挺知道:这或许就是我军与国军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了,战争终究是人的斗争,不管武器如何变化出新,终究“人”才是第一战斗力。
无奈地叹了口气,李挺随即就要重新拿起放大镜再度在那密密麻麻的地图上寻找起来。
正在此时,一声敲门声忽然传来。
“报告。”一个清脆而洪亮的声音随即从门外传来。
听这声音,李挺很快想到了来人,随即又再度将放大镜放下,说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