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恐怖小说 > 红楼之贾玉京 > 第119章 揣摩上意

第119章 揣摩上意(1 / 1)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被全家读心后,假千金成了团宠  我在斗罗种魔唐三  从云养北海巨妖开始  桃运小仙医  我怀孕了是哥哥的孩子  超品小神医  英雄联盟之无敌升级  穿越火线之一枪飙血  异界召唤之千古群雄  狱锁官途,被迫成为狱警之后! 

第119章揣摩上意 贾琼没有留意到隆庆帝的审视目光,他在一心一意的思考题目。 殿试成绩直接决定了入朝后的起跑线在哪里,这一场他势在必得! 历来殿试问对,考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抒胸臆的,他们不考虑皇帝的喜好,自己心中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 第二类就是揣摩上意的,他们按照皇上的想法来发挥,把自己包装成皇帝的忠实拥护者。 第一类考生发挥的往往会更好,因为能直抒胸臆,写出来的文章酣畅淋漓,常有佳作诞生。 但是这样也存在很大的风险,要是写出的文章正好符合皇帝的心意那一切好说,往往可以破格拔高。 不乏有会试成绩排名靠后的,却直接被拔高到一甲的例子。 但若是这文章写的与皇帝的心意相左,那可就不好说了。 有些皇帝性情温和大度,不会太计较这些。 可能见文章写得好,即使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也不会给太低的名次。 但若是遇到性情不那么好的,那么状元的水平,也有可能直接被打落到孙山之位。 贾琼一边仔细的研墨,一边整理思路。 这道题他曾经想到过殿试有可能会出,还跟同窗们探讨过,可以算是压中考题了。 在世人眼中,隆庆帝的性情算是比较好的,虽然行事谨慎严厉,却很少用严刑峻法,对臣子也算比较宽仁。 不过要想得状元,写出的文章就必须要符合圣意。 没有哪个皇帝,会把状元给跟自己唱反调的学子。 所以他还是打算走第二种路线,揣摩着上意来写,这个事情他也提醒过他的同窗们。 隆庆帝说的很多,但是总结起来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祖宗的法度很好,我要努力效法,但是时间长了怕有不太合适的地方了,你们来说说看我应该怎么办。 贾琼很容易就能揣摩到隆庆帝的心思,他心里存了变法的想法,但是碍于太上皇又不敢明说,只能在殿试上出题来试探了。 要想取悦于皇帝,文章里肯定要推崇变法,但是又不能说的太直白。 如果高喊什么:“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那排名恐怕不但不会高,还要被压低。 因为隆庆帝还要顾及着重华宫那边的想法,要是高取这种文章,那不是明摆着说老子要变法,太上皇靠边站吗。 隆庆帝现在应该还没有这个胆子,他出这题只是在试探,可能也是想为变法储备人才。 定好了调子,这文章就好写了。 贾琼一时间文思泉涌,很快就在心里打好了一篇腹稿。 他在心中将文章反复过了两遍,做到胸有成竹,然后直接提笔写到。 谨对: 臣闻帝王之御天下也,有致治之道,有保治之道。 致治之道存乎法,保治之道存乎勤。 非法无以维天下之势,非勤无以守天下之法。 故创造丕国者必立法,以贻孙谋;嗣守鸿业者必忧勤,以绳祖武。 曰纪纲,曰礼统,曰制度,皆法之具也。 而兴滞补弊,则勤之实尔。 创之者以法,则国势尊严,而有以成长治之业;守之者以勤,则法度修举,而有以跻致治之休。 帝王御天下之道,夫岂有外与此乎? 夏、商、周之所以卓冠千古,以其创之者其法善,而守之者其志勤也。 汉、唐、宋所以不逮者,庸非创之者其法有未善,而守之者其功有未至欤。 …… 是则人君之治,莫不兴于勤而废于逸。 人君之勤鲜克善于始而慎于终,此前代彰灼著明之效,有国者不可以不慎也。 伏愿陛下以成王为法,以玄宗为戒,以臣之言为不欺,慎终如始,不敢逸豫。 则祖宗之法有不难守,天下之治有不难保矣!臣之幸也!宗社之福也!天下万世无疆之休也! 臣贾琼谨对。 贾琼这一篇策论洋洋洒洒数千言,先说了创业者必须立法,而守业者必须勤勉,时时修正前代之法,将变法和勤政联系起来。 然后就列举各代明主、昏君的例子,着重说了勤政的重要性。 最后歌功颂德一番,说本朝祖宗之法怎么怎么好,皇上只需要勤政,就可以保证祖宗基业千秋万代。 贾琼这篇文章,变法之意一带而过,处处在说勤政。 但是又确确实实表明了支持变法的态度,绝对是隆庆帝最想看到的文章。 一般殿试的策论文章,在千字左右的比较多,超过两千字的已经极少,但是贾琼这一篇文章足足五千多字。 他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在正卷上书写,都没有打草稿。 他越写越顺畅,渐渐陷入物我两忘之境。 中午时分,一些宫人提着点心、茶水过来,给这些学子们充饥。 跪坐着写文章时间久了可不好受,许多人趁这个时间稍作休息。 或者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或者出去上厕所趁机活动活动筋骨。 殿试在辰时就开始了,到中午已经有三四个小时,其实这时候不少考生都已经写完了。 对这些久经科场的考生来说,写一篇策论用不了太长时间。 不过太早交卷容易被人觉得对待殿试不够慎重,行事浮躁。 所以大家都耐着性子,要等到下午的时候再交卷,表示对殿试的慎重态度。 到了下午两三点,其他学子都已经停笔了,只有坐在最前面一排的贾琼依然在奋笔疾书。 五千多字,还要用正楷一笔一划的写,不能有丝毫疏忽,这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隆庆帝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他不需要全天守在这里,只有十个阅卷官还在,一人一张圈椅坐在最前面监考。 其实殿试从来没有作弊一说,没人会在这样的场合作弊,也没法作弊。 毕竟连题目都是皇帝现场出的,所以这监考只是做做样子。 他们喝着茶水,不时小声议论两句,或者起来在学子们中间转一圈。 刑部尚书左益民说道:“盛大人,贾会元从开考到现在,这笔可都没停过。 他不是把策论当武侠小说来写了吧,你这个座师可得好好跟他说说了。 以后他入朝做了官,就别写那些江湖故事了。 鼓动百姓好勇斗狠,打打杀杀,终归是不好。” 盛嘉宾奇道:“哦,莫非左大人也看过我这门生的武侠小说?” 左益民闻言一滞,板着脸说道:“本官只是听说罢了。” 盛嘉宾淡淡道:“左大人执掌刑部,难道就是靠听说来断案的吗?” 左益民被堵得哑口无言,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盛嘉宾旁边的文渊阁大学士谢谦打圆场说道:“这会元郎怕是又有高论,我们明日一看便知。”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我每日的感悟 记录生活的圆圆 叕祈诗集 新金陵十三钗 我在人间虚度时光 最强风影!登场! 重生末世的我囤货养队友 我也想当救世主啊 文朔古诗词集 顺其自然的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