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这个魏延不一样 > 第一百四十八章 魏王

第一百四十八章 魏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我在斗破模拟成帝  重回现代,我和女皇陛下都下岗了  病娇王爷靠我写的剧本苟活  龙崽来袭:腹黑娘亲坑娃了吗  从提瓦特到休伯利安  择日走红  被迫成为修仙界顶流宠儿  重生:我的女友是个偏执狂  于他心上肆意  哥也混过 

不但他忙,连法正、伊籍、李严、张松等人都脚不沾地,特别是张松,堂堂广汉郡太守有一年多没回广汉郡履职,这恐怕也是头一遭吧。

相对轻松的应该是刘备,除了偶尔露个面外,天天窝在府上老婆孩子热炕头,据自家夫人所说,她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过吴夫人了。

吴夫人:ヾ(^▽^*)))

刘禅:?╭╮?

刘永:啊吧,啊吧

“本次招贤令取士子、武将、工匠等三类人才,在遴选士子时可让其写一篇策论,不管是诗歌还是对时政,天下大势的见解都尚可,如此一来高下立辨,落选的士子也能心服口服。

武将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长于军略者,可以行军布阵、兵棋推演等为主;长于勇武者,可以气力大小,擂台斗将等为主,前者可为将帅参军,后者可为军中战将。

至于工匠,这方面老朽倒是接触的不多,不过既然是工匠,不管是铁匠也好,木匠也罢,或者其他类型的工匠,若真有技艺傍身肯定会有一二得意之作。

老朽以为,若技艺方便展示者可让其在现场制作,若技艺不便示人者,可以拿出成品或者让旁人证明。

如此一来,才学、武艺不足者可回家读书、修习;才学、武艺中等者可在县、郡一级府衙中为官历练;才学、武艺上等者可入成都考核,一旦通过可另行安排。

工匠亦如此,达不到要求的工匠可不予录用;技艺有缺漏者,可分发粮秣、银钱以示鼓励;技艺娴熟者可召入成都考核,一旦通过即可征辟入匠作监为官。

至于考核失败,或者非我等所需的工匠可先征询其意见,是想留在军械所熟悉技艺,待下次考核再入匠作监为官,还是加入匠作坊返回原籍开作坊为百姓们谋福祉,此二者皆可。

如此一来,大量繁琐的事务在郡、县一级被处理,传回成都的不过十之一二罢了,我等可轻松应对之”

董和思索片刻说到,前两者还好说,毕竟以前有例子可借鉴,但工匠就不行了,除了此次招贤令特别强调工匠外,历朝历代没有哪家会征召工匠。

为何会造成这种情况,无非是主政荆州的诸葛亮酷爱发明,主政益州的魏延鼓励发明,尝到甜头的刘备促进发明,上行下效,才让工匠们迎来最好的时代。

当然,刘备如此重视工匠,也让中原士子嗤之以鼻,纷纷绝了去益州试一试的念头,治国靠的是他们,让他们与这些人同朝为官,简直是一种侮辱,看来刘备也不过如此。

至于荆、益二地的士族,他们非但没有意见,反而可见其成,因为工匠的发明创造,想要变现离不开他们支持,所以他们是发明创造最直接的获利者。

不信伱看,长沙郡产量溢出的农家肥,零陵郡新烧制的白炭,江州新式造船厂,绵竹的水泥、白纸等,这些东西让他们获利匪浅。

以前几万亩土地下来,一年最多赚个三四千万,再把杂七杂八的花销去除,能赚个一两千万都算老天赏饭吃,而且还有概率被朝廷查办,毕竟违反了税法。

而现在只需拿出本钱,干什么不比种地来的快。

开作坊也好,跑运输也罢,反正只要你交税,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因此,他们怎会抵制工匠,支持还来不及呢。

对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交税,一定要交税,一定要交税!。

“幼宰先生高见,此事就依先生之言。”

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谈笑间就将所有困扰解决,随后魏延龙飞凤舞就将政令写完,并拿出益州州牧印玺重重一扣,一条能影响几万人,乃至十数万人的政令就火热出炉了。

至于为什么使用州牧印,而不是别驾印,因为像这种面向益州的政令必须由刘备过目签署,之前是因为刘备没在益州,他才有决断之权。

不过今天不能叫擅用,因为在几天前,刘备已经把州牧印交给了魏延,并让他自己看着办,不用事事都来请示他,也是从那天以后魏延就再也没见过刘备,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

将政令交给董和,魏延又和他闲聊了一会儿,不过这次谈论的不是政务,而是他儿子董允,对于蜀汉四相,魏延可是垂涎已久,几次想要征辟他为别驾从事,不过都被刘备拒绝了。

很明显,像董允、费祎这些人是刘备留给刘禅的,因为他们都在刘备帐下任参军,此刻估计在教导刘禅吧。

离开之前,魏延语重心长的让董和不要只关注蜀郡事务,要多来州牧府走动走动,协助他处理益州大小事务,反正话挑明了董和你就看着办吧。

送走董和后,魏延看着案几上一沓白纸,这是他花了十多天思考出的改革方案,如今各地的文臣武将已经多次表示,三州地域太大以目前的兵力防守压力太大,理应尽快征兵备战。

索性大体规划已经完成,看来明天得去找刘备谈一谈,不过今天晚上还得熬夜完善。

哎,我这天生的劳碌命!

……

魏延心心念念的刘备,此刻正望着天空发呆,并没有像外界传闻那样夜夜笙歌,因沉迷美色,而不理政务,反而每天都很晚才睡。

为什么?

还不是魏延惹的祸,本来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打算拜魏延为益州刺史,诸葛亮为荆州刺史,他则遥领二州州牧,但军政大权依旧在他二人手中。

像这种封侯拜相,蒙荫子孙的好事别人高兴还来不及,但魏延竟然拒绝了,没错他拒绝了,而且还劝谏刘备先不要着急,等到年中才说,这种情况怎能让他不疑惑。

文长,你到底在想什么!

……

邺城

这座曹魏政权的权力中心,随着曹操汉中之战的失败,又开始变得风雨飘摇,人心浮动,连曹操坐镇邺城都改变不了什么。

因此,曹操现在急需一件大事来振奋人心,既然在战场上没打过刘备,不如在政治上找回场子。

建安二十一年春三月(216)

群臣上书劝曹操进魏王,曹操大怒不允。

群臣复劝之,曹操仍不允,并把口出狂言的崔琰下狱,这让众多大臣非但不以为惧,反而愈加的兴奋起来,因为崔琰是反对曹操进魏王。

群臣第三次劝进,曹操依旧拒绝,并表示高祖杀白马立盟约,非刘姓者不得为王,此乃高祖陛下定下的白马盟约,我曹操身为汉臣岂能违之?。

三月末

汉帝刘协从许都送来诏书,言语恳切的请求曹操进行魏王,曹操见满朝文武,邺城百姓,汉帝刘协都恳请他进魏王,遂不再推脱同意进封魏王。

建安二十一年,三月末

曹操在邺城称王,标志着持续三十余年的诸侯争霸落下帷幕,开始进入三国问鼎阶段。

曹操进封魏王,让曹魏势力上上下下都沸腾不已,这意味着他们又能加官进爵了,他们支持曹操进魏王不就为了这个么。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开心,比如:

曹丕:我老婆呢?

曹植:我嫂嫂呢?

董祀:我老婆呢?

甄尧:庶子可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雍正往事 横看春秋纵战国 黑唐行者 诸位皇上我来自后世 大周天子柴荣 最后的党项 刚被退婚,我下属就对我图谋不轨 三国第一悍匪 特种兵:我,列兵!开局打爆狼牙 三国之败家王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