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这个魏延不一样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欲改革

第一百一十六章 欲改革(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在斗破模拟成帝  重回现代,我和女皇陛下都下岗了  病娇王爷靠我写的剧本苟活  龙崽来袭:腹黑娘亲坑娃了吗  从提瓦特到休伯利安  择日走红  被迫成为修仙界顶流宠儿  重生:我的女友是个偏执狂  于他心上肆意  哥也混过 

第117章 欲改革

阳平关

随着各项命令被有条不紊的执行,在阳平关的魏延竟罕见的闲了下来,这让魏延有点难以置信,而后转念一想,才发现是参谋部的功劳。

后勤甩给伊籍处理,情报扔给法正,战术制定交给马谡,而他只负责战略的统筹规划,以及偶尔调整一下战略罢了,十分的清闲。

不再像之前一样,事事都需要过问,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诸葛丞相的例子在前,他可不想过劳死。

当然,之前也有像主薄之类的佐官,但他们作为下级官员,手中的权力皆来源于主帅,在同一个系统还好,但进入另一个系统时,很多时候会受到掣肘,这样的例子在大怂、大萌屡见不鲜。

魏延暗暗下决心,以后不管去哪里,都要带上伊籍、法正、马谡三人,有他们在一旁相助,行军打仗将会变得轻松许多。

闲下来的魏延,并没有闲情雅致去游山玩水,而是回到居所俯在案前写写画画,现在还不是享福的时候,南中、西川、巴东,甚至未来的汉中、陇西、上庸等地都尚待开发。

而开发这些穷乡僻壤,无疑会耗费天量的财富,以目前刘备的财政状况,恐怕很难支撑下去。

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魏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国有企业,然后就是一些具有不可或缺、垄断性的商品,盐、铁、酒等。

后者先不谈,现在连吃饭都成问题,他哪有多余的粮食,拿来酿酒供达官贵人消费,而前者就是魏延解决财政问题的唯一解。

盐铁官营,在封建王朝并不罕见,譬如在大汉开国之初,刘邦就曾将盐、铁收为官营,用来解决国家日益困难的财政问题,正是此策的实施,让刚开国的大汉得以迅速壮大。

当然,在往后的两百年中,对盐铁官营的合理性,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也经历过多次废除,但都因为财政问题被复用,直到王莽篡汉,才将盐铁官营彻底废除,将盐铁经营下放到世家。

对于王莽的做法,魏延不敢苟同,盐铁专营,乃富国利器,是解决国家财政困难的最好选择,一旦将盐铁经营权下放,时间久了就会和大萌末年一样,盐、铁商人积存了巨额财富,贿赂地方官员,导致盐、铁税无法收取,变成“民”富而国弱。

自然而然,国家一旦陷入财政危机,不知人间疾苦的天子,高居庙堂的衮衮诸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加税,而加税的对象,不是那些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和官员牵扯不清的商人,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就拿大萌来说,此时它正值华夏第四次小冰河时期,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粮食减产、绝收是屡见不鲜,因此各地饥荒不断,为保持政权的稳定,朝廷只能拨款救灾。

至于朝廷用于救灾的钱,有几分变成粮食进入百姓腹中,这就不得而知了。

久而久之,国家的财政很快就会枯竭,但国家要发展,军队要抵御外敌,官老爷要发俸禄,这些都需要钱。而为筹集钱粮,就只能加税,而加税的群体,就是另一批普通老百姓。

如此循环往复,天灾、人祸连绵不断,百姓们苦不堪言,最后无奈揭竿而起,致使江山破碎,社稷倾覆。

所以,盐、铁,甚至以后会出现的糖、棉花等战略物资,必须交由朝廷运营,为刘备争霸天下提供可靠的财政收入来源,也为开发益州、荆州、凉州,乃至未来的西域提供可靠的保障。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攻约梁山 东晋小军将 大宋小郎中 皇歌 大明文魁 空间第一农女 大明小勋贵 大纨绔 秦时实践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