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藏身武进 见贤思齐(1 / 2)
第32章 藏身武进 见贤思齐
范思哲家在武进县大宁范家塘。范家塘村前是一座迎宾牌坊,正面横额四个大字“文正风范”,两侧柱子上的一副对联是“忠义一心炳日月,忧乐两字传千古”;背面横额四个大字“诗书传家”,两侧对联是“上承先祖仁义礼智信,下传子孙寿富康善德”。家主是范思哲的兄长范思贤。范思贤四十多岁,秀才功名,无意做官,既是范家的家主,又是范氏家族的宗主,经管着范氏家族的义田,照管着范氏家族的义学,他还是方圆十里二十都的粮长。乡村恬淡悠闲的生活,让范思贤保养得心宽体胖;一家、一庄、十里的大大小小的日常杂务,把他磨炼得精明强干,他的神色是恬淡中透着精干,不像他弟弟范思哲,弟弟的眼中含露着坚定和执着。范思哲执着于自己心中的追求,坚定于对这份追求的坚守。他追求什么呢?追求着先祖一直追求的道学,坚守着先祖一直坚守的忠义,他应该还没有追求到自己的追求,还没有见着道的影子,因为他眼中的执着像一团浓浓的火,凝聚着一种渴盼和恨意。这与王阳明不一样,王阳明眼中执着的坚冰已经融化了,变得清澈醇和。
范思哲有着豪侠气质,他可以毫不顾忌地把王阳明延揽到自己家,说要王先生给学生讲学。世事阅历丰富的范思贤要比弟弟考虑得周详,上了奸臣榜的人,还是少抛头露面的好。藏身避难,这是忠义之家义不容辞的道义责任。藏哪儿呢?家里?家大业大,人来人往,不行。义学?人多嘴杂,孩子的一句话可以传遍半个村子。祠堂?对,祠堂最僻静,一年四祭,其他时间都是闲置。
王阳明被安置在了范家祠堂,他接受了范思贤的建议,在这里,他暂时不称名不用字,只用“阳明先生”为称谓,既是尊称又可以不显山不露水。
义学东边邻着祠堂,祠堂的朱红院门上,横额是“伟哉我祖”,门框上一副对联是“甲兵藏于胸中,宋廷西北做长城;忧乐观乎天下,华夏范氏燃心灯”。
当天晚上,王阳明被安排在范家祠堂西厢房住宿,朱秀才为了请教学问,陪着王阳明一起住祠堂。范思贤陪着王阳明,为他介绍环境。祠堂正堂三间五架,前后很深,便于家族集会。范思贤介绍道:“咱这是范氏总祠,所以始祖文正公居中。这与本朝礼法稍有差异。按照太祖爷《洪武礼制》,咱范家现在没有朝廷品官,祠堂只能祭祀曾、祖、考三代,但是宋代大儒程夫子推崇过祭祀始祖和先祖的礼法,咱家古为今用,至于宋代的以西方为尊,咱家不再拘泥,尊崇当朝礼法,以正中为尊。”王阳明说:“范兄台所言合乎礼法。礼法既要与时俱进,更要适宜。”范思贤领王阳明到靠东墙摆放着的一排书柜前,继续介绍道:“这里有范文正公的诗文著作。还收有范氏宗谱,从有范姓以来,脉络清晰。阳明先生和朱同学,如要翻阅学习,请自便。你们阅读,也是传扬我们范姓先贤的德名。如果书不够读,咱家义学藏经阁还藏有不少书。以后,你们只管在此安心读书,不会有人来打扰的。好了,奔波一天了,早些歇息。我就不打扰了。”
藏身之处 不速之客
到了五月,朱秀才住不下去了,武进太热了,他要回自己老家武夷山避暑。碰上范氏兄弟这么仗义,又有范文正公的诗文陪伴着王阳明消暑,王阳明打算在此再住一段时间。
七月末,暑天快熬过去了,范家祠堂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天上午,正在埋头读书的王阳明,被连续的干咳声惊扰,他抬头一看,门口进来一位身着官服的男人。由于王阳明一直专注于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小字,眼睛有些酸涩,来人挡在门口,刚好背光,他看不清来人胸前官服补子上的图案,王阳明揉了揉眼睛,想看得仔细些,好根据官服补子判断来人的官阶,根据官阶高低好采用相应的礼节。可来人已经有些不耐烦,有些生气,他再次干咳一声,扬声怒问道:“面前何人?貌似读书人,却如此无礼!是藐视本官吗?”随着声音,门外钻进来一个衙役,对着屋内喝道:“这是我们县上佐堂胡老爷。”胡老爷再次威严地干咳一声,宣示着自己的身份和权威。干咳后的胡县丞向内迈了几步,转身面南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