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小说 > 回到史前当野人 > 第236章 宿命之地

第236章 宿命之地(1 / 1)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搬空侯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拒绝成名,影后哭着求我出道  我加载了神秘学游戏  两界:从关公像睁眼开始  穿越食戟的我,能前往美食的俘虏  雷法满级后,你告诉我诡异入侵?  斗罗:生在绝世,大爱世人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末世羔羊  北宋诡事录 

第236章宿命之地 和后世树种单一的人工林不同,天然林枝繁叶茂、杂乱无章,以阔叶落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里几乎不会出现一整个山头被单一植被覆盖的景象,成百上千种植物在这里落地生根,各凭本事,公平竞争。 竹林例外。 严格意义上,竹林不能称之为“林”,因为竹子是草本植物,而非木本植物,竹林其实是一片高大坚硬的草丛。 竹子在这一带不算优势物种,但是只要它在某个山头站稳了脚跟,其他植物几乎不可能同它竞争,在生物多样性上差不多可以说是绿色荒漠了。 竹子之所以这么霸道,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生长最快的植物,只要水热条件适宜,一夜之间便能窜起一米多高,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竹子从不单打独斗,人玩的是“举国体制”。 一根竹子并不是独立生命体,整片竹林才是,所有竹子都是从同一个地下竹鞭网络抽发出来的,好比一棵树上抽出的不同枝桠,只不过竹林的“躯干”藏在地下无法被直接看到而已。 竹子长成以后不会再继续长高或长粗,它光合作用合成的营养基本都被传回地下的竹鞭网络,用于扩张本体,抢占生存空间,以及开春时集中供应给新竹,也就是竹笋,用于快速生长以争夺最宝贵的资源——阳光。 其它新生植物靠自己刚长出来的嫩叶一点一点积攒营养,历经十年寒窗也未必能够出人头地,拿什么跟竹笋这种“顶级富二代”竞争? 张天等人从北往南探索,已经发现好几片竹林。 竹子的用途很多,作为建材,它的优势在于取材方便,相较木头更容易开采加工,质量轻、弹性好、强度高、再生能力强,对建造技术要求不高…… 天气已入秋,想赶在冬天来临之前建成庇护所,竹子无疑是最理想的建筑材料。 现在的问题在于运输,他们找到的竹林全都位于深山老林中,这些山丘虽然低矮,相对高差一两百米还是有的,山上植被密布,行走已是不易,何况负重前行? 还得走水路。 竹子喜潮,竹林中不乏溪流,不过大多是浅溪,不足以承担起交通运输的职能,少数水流量充足的,流向又不对,几乎都流向山间谷地。他们来这里是为了种田,自然不可能将营地建在山谷中。 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众人探索数日,终于找到一条流量充足且流向东部平原的溪水。 张天宣称:“这条溪水通往哪里,哪里便是我们的新家园!” 除了林郁,其他人都不明觉厉,只道他又得到了天空的指引。 溪流沿着缓坡朝山脚下缓缓流去。 一大群外来者在繁茂的林间穿行,两脚兽和狼群的奇怪组合吸引了所有目光,平静的山林里掀起轩然大波,鸟雀奋力鸣叫,情报随着声波远远传递出去,动物们跑的跑,藏的藏,眨眼便消失无踪。 也有胆子比较大的,比如那只松鼠,它一边往树梢头飞跑,一边发出吱吱吱的叫声,警告某只外地猕猴不要碰它藏在树根那儿的坚果。 它显然不够了解猕猴,它越不让做,呜呜越要这么做。 看着死猴子将它辛辛苦苦积攒的过冬的口粮挖出来偷走,松鼠气得大叫,下一刻,它的声音戛然而止,一支羽箭射穿它的腰部,巨大的动能挟裹着它的身躯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摔落在落叶堆上。 继过冬的口粮为他人做嫁衣之后,它自己也成了他人的食物。 暗中窥伺的动物们吓坏了,心里那点好奇荡然无存,赶紧缩起头,屏住呼吸。 山林里来了一群顶级的捕食者!今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众人溯游而下,临近山脚,树木开始变得稀疏,空气越发潮湿,脚下的土地仿佛能踩出水来。 当他们走出山林,闯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水面,自山中流下的溪水欢快地融入其中,仿佛孩子扑进母亲的怀抱。 所有人都眼睛一亮。 这是一片完全处于蛮荒状态的水泽,拥有最原始的自然风光,沿岸绿柳成荫,草木繁茂。 野鸭在苔草和芦苇间嬉戏,鱼儿从水里忽然跃起,苍鹫闻听岸上脚步声响,伸出长颈直冲九霄云上。 陆地上遍布着蒲草,水中则是各种藻类的世界;水塘中随处可见鱼群回溯。 岸上有鹿的足迹,狍、鹭和鸬鹚在此繁衍生息,肥头大耳的麝鼠也多得很,它们用尾巴拍打水面,发出串串清亮的警告,与黄鹂甜美的啼声遥相呼应。 在这幅美景中,当然还少不了眼前这条不知名的河流母亲,她水面开阔、蜿蜒曲折,河水深不见底。 “巫师大人,这里你以前来过吗?”谷问,“这条河叫什么名字?” 所有人都看向林郁,林郁却望着西南方向,蹙起眉头,默不作声。 “巫师大人?” “嗯?” 林郁回过神来,朝众人投去疑惑的目光。 谷只好重复一遍问题。 林郁摇摇头说:“这里我也是头一回来,但这条河流应该和我们在遮目山东北部看到的是同一条,这里是上游,名字的话,它在大河的南边,就叫小南河,怎么样?” 众人一致同意。 虎头问:“溪水流进了河里,所以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园?” 张天没有回答,只是说:“我们先去对岸看看吧。” 仍然从地底过河,河对岸散落着一座座孤丘,这些孤丘与遮目山围出一片巨大的低洼地。 脚下泥土湿润的质感告诉张天,在春夏汛期,这一片洼地将被暴涨的河水全部淹没。 这里显然不适合建营。 穿过这些孤丘,继续往南走,土地逐渐变得干燥,湿生植被也渐渐向陆生植被过渡。 不多时,坐落在南部的山丘出现在视线里,但等他们真正抵达,已是两三个小时以后了。 林郁将这片山丘命名为“大雄山”。 大雄山的规模远远不如遮目山,一眼就能望到头,如果把遮目山比作地球脸上的一颗痘痘,大雄山充其量只能算个粉刺。 但在方圆五十里之内,没有比它更雄伟的了。 众人登上大雄山的主峰,放眼望去,远处的遮目山与大雄山遥遥相对,西部散落着一系列低矮的山丘,这是一块位于三山环抱中的向东面平原敞开的C形盆地,发源于遮目山的小南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流过。 光是这块山间盆地少说也有数百平方公里大,其中大部分都是适合农耕的土地,山上诸多溪流在此汇聚,水系丰富,水运便利。 就是这里了! 张天露出满意的笑容,扭头一看,却见林郁眉头蹙得更紧了。 “怎么了?发现什么了吗?” “没有……”林郁略显迟疑,“这里挺好的,很不错。” “但你的脸色不太好,哪里不舒服吗?” “可能是累了吧,感觉有点恍惚。” 张天笑道:“最近你频繁使用能力,是该好好休息了。我们下山吧。” 众人在山脚扎营。 张天宣布,这里便是他们的新家园! “虎头,明天你带两个人回去,把族人带到这里来,沿着小南河走,更快。” “让大蟒带人回去吧。”虎头说,“我要留下来保护你和林。” 张天点头应允。 次日一早,众人沿原路返回遮目山脚下,大蟒带人沿小南河离去。 “好点了吗?” 张天关切地看向林郁,他还打算同她讨论下之后的安排,顺便分下工,冬天将至,要做的事情很多,他一个人可完成不了。 林郁却直愣愣地望着小南河上游的方向,没头没脑说了句:“我好像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 张天一头雾水,心说你个小姑娘好的不学,学我当谜语人是吧? 林郁说:“明白昨天为什么恍惚了,但我还不能确定,陪我去上游看看吧,看完我应该就可以确定了。” 一行人朝河流上游走去。 走了得有半个小时,便抵达小南河的源头:一片积蓄在山间洼地的湖泊! 湖泊的面积相当大,当然了,比起洞庭湖、鄱阳湖等名湖,这片湖泊连芝麻粒都算不上,但在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原始人眼里,这湖简直就像故事里的海洋一样宽广,无不目瞪口呆。 山丘遮挡了四面来风,湖面终年平静无波,成群的鸥鹭盘旋于碧蓝的天水之间,时而收敛羽翼,像炮弹一样俯冲而下,在快坠落湖面之际陡然张开双翅,紧贴着掠过湖面,扁长的喙探进水里捞鱼,一抓一个准! 单从栖息于此的鸟群的数量,便不难想象出这片湖里的鱼虾有多么丰富! 林郁的神情变得更加笃定,说:“我们过河吧。” 过了河,沿靠近遮目山一侧的湖畔行进,越往西走,地势越高。 天气转凉后,湖泊的面积也日益缩水,露出了大块湿软的滩岸,各种蟹、虾、蚌、螺暴露在滩头,众人边走边捡,随便捡捡就是一背篓。 “快看!湖里有地面!” 谷指着湖心的小洲兴奋大叫。 谷到底年轻,沉不住气,一路上总是大呼小叫的,实在有太多新奇的东西令他大开眼界了。 林郁继续往高处走,爬上最近的一座山丘,向远处眺望。 “看那边——” 张天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两侧山岩在那里逐渐收窄形成山谷,湖水一直朝山谷里延伸进去,再往里就看不见了。 林郁说:“那个山谷才是小南河和这处湖泊的发源地,溪水先是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山谷中,再从山谷注入这片地势更低的洼地,形成湖泊,最后从各个河道流向广阔的平原。” 听她说得头头是道,张天不禁有些诧异,问:“你怎么知道?” 林郁轻叹口气,嘴角扬起一抹苦笑:“你还记得茶镇遗址吗?” “号称是本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咱俩穿越都和它有关,我怎么可能忘记?” 说到这,张天忽然想到了什么,语气惊疑不定:“你不会想告诉我,这里是……” 林郁用力点头,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这里便是茶镇遗址的所在地!虽然在一万多年后,这片湖泊已经消失,水系分布和植被种类也迥异于现在,但地形地貌几乎没有变化!” 尽管已经想到有这个可能性,真正从林博士嘴里确认这件事,张天仍然惊得说不话来。 仔细想想,茶镇遗址确实位于冀北,起码地理位置是符合的。 “昨天登上大雄山,莫名有种既视感,总感觉这地方好像在哪儿见过,但怎么也想不起来。现在我知道了,我和导师一起勘测茶镇遗址周边环境时,登上过同一座山,站在同一个地方,看过同一片的风景,尽管一万年后的景色已经大不相同。” “看来从一开始,我们就注定了会迁徙到这里……”感受到命运的捉弄,林郁颇有些忿忿不平,“可恶,直接让我们穿来这里不好吗!还非得兜这么大个圈子!” 张天更关心另一个问题:“你们在茶镇遗址发现了什么?我看报道只提到了一些石器和陶器,没有别的了吗?” 如果后世发现的茶镇遗址正是他和林郁所创造,那肯定不会只有石器和陶器。他俩穷尽一生,总不能连青铜器都烧不出来吧?难道就这么点背,一辈子都找不到铜矿? “截至我穿越之时,除了白石,挖出来的就只有石器和陶器。考古不比盗墓,在发掘的同时还要进行保护,所以格外耗时耗力。像茶镇遗址这种规模的重大考古发现,没有个二三十年搞不定的。我穿越的时候才刚开始没两年,挖不出多少东西很正常。” “规模很大吗?” 张天立刻抓住重点。虽然还没有开始发展,但这不妨碍他想要预先知道结果。 “很大!”林郁也有点激动,“因为还没有挖完,具体有多大没人说得清,但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确定茶镇遗址的规模比以往发掘的任何一座史前遗址都要大!更重要的是,这可是史前一万年的遗址,光是这个时间点就足以震古烁今了!”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系统;刺青天师 道法?不好意思,爷只会红莲业火 神秘复苏之原罪 我的诡异日记 规则怪谈:诡异学校 开局扮演阴天子 别跑,让我吃一口! 盗墓大法师 恐怖悬疑故事2 人在盗墓:开局获得黑金古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