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恐怖小说 >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 第248章 这事儿有点难办

第248章 这事儿有点难办(1 / 1)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贫道略通拳脚  诸天盘点:从闪耀迪迦开始震撼  凡人问天我欲成仙  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  直播算命:开局赞助爷爷地府创业  末世:我加载了亲密度面板  成为abo世界唯一普通女性  甜欲!被病娇影帝撩哄得脸红心跳  修炼从收集角色卡开始  大佬上恋综靠发疯整顿娱乐圈爆红 

第248章这事儿有点难办 王满银没有藏着掖着,直接给马建平简单讲了下自己打算做炒瓜子生意的事儿。 这没什么不能说的。 现在挣钱的门路太多,并不是谁讲出一个想法,立刻会有人跟着做。 就算对方真照做,王满银也不在乎。 主要炒货市场并非赢家通吃,它的空间足够大,能够同时容下很多玩家下场。还有就是进入门槛比较低,几乎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一般的小家庭作坊也可以生产。 所以就算马建平不做,将来也会有张建平、李建平。 王满银穿越前还看过一个统计,当时国内炒货市场年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一千四百多亿,而咔咔、几只松鼠、良拼铺子等六家头部企业总销售额才不到三百亿。 算下来,它们所占市场份额只有百分之二十多一点。 当然,最重要一点……王满银相信,这个时代很少有人知道炒货会有多大的市场规模。 果然,马建平听完后,微皱眉头道:“满银,老哥不能坑你,大茴香你买回去很容易砸手里……再说炒瓜子能挣几个钱,而且累死累活的。我给你指个发财门路,你可以去秦安市城隍庙转转,那里有批发小商品的。进一批蛤蟆镜,一个进价五块钱,转手能卖十块,甚至十几块。这钱来的多快,不比你卖瓜子挣那三核桃俩早的强?记住,上边外文标签不要撕掉,否则就不值钱了……” 他真心实意替对方考虑。即使现在手头所有资金全部砸在大茴香上,也没打算坑朋友一把。 王满银自然明白其中的道道,心中不由对马建平高看了几眼。 说实话,两人仅仅十年前见过一面,之后再没联系过。 对方为人到底如何,王满银并不了解。 但是此刻马建平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显然真拿他当朋友。 “马哥,我真准备试试。就算你不卖给我,等下我也要去其他摊位上买。” 卖蛤蟆镜的确能够挣到块钱,不过王满银不需要。 真要想挣快钱,自己完全可以直接找到黄原市水产公司,将空间里的鱼卖掉几千斤,岂不是来钱更迅速。 马建平劝了几次,见王满银没有改变主意,只能点头同意:“这样吧,市场上的大茴香零卖两块三一斤,那些商贩进价两块,你给我按一块八。” “那咋行,马哥,就按进价两块,不能让你亏太多。” 王满银没打算趁火打劫,现在就算自己去市场上购买,也不一定能拿到这么低的价格。 又推让两次,他们才把价格定下来。 称重算账,钱货两请。 原本还有些零头的,马建平直接给抹掉了。 他去一趟秦安城,里外折腾,算上宾馆和车费的话,差不多亏掉一百五十块钱。 即使如此,马建平也松了口气。 对他来说,只要本钱还在,就有翻身的希望。 接着,马建平又帮忙联系其他卖佐料的小贩。这段时间他在市场上摆摊,倒认识了不少人。 有马建平帮忙,王满银顺利买到了桂皮。 至于其他调料,空间存有不少。应该够近期使用,暂时不用购买。 从去年开始打算做炒货生意时,王满银就在空间里种了半亩多地小茴香,年前刚收有几十斤茴香籽。 至于甘草,自家守着代销点,自然是不会缺货的。 另外空间里种有不少花椒树,现在正处在生产期,每年也能收几十斤花椒。最不济,还可以从村里购买。 购买佐料时,王满银也注意到市场上有小贩摆摊卖生瓜子,价格并不便宜,一斤要五毛六。 只有几十斤的样子,不值得王满银购买。 将满满三蛇皮袋佐料捆扎绑好,他谢绝了马建平帮忙,骑着自行车直奔城外。 王满银所骑的自行车是凤凰二八杠,别看锈迹斑斑,但是用料实在,特别能载货。连人带车,装五百斤一点问题都没有。 后世的励志黑哥奥德彪们运送香蕉用的就是这种自行车。在对方手中,自行车甚至能够骑出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到了没人的地方,王满银把自行车带货收进空间后,才重新赶往汽车站。 现在原西县和黄原市之间的班车次数增开了几趟,倒不用王满银苦苦等车。 接近中午时,他已经赶回县城。 不过王满银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从空间里取了一大块腊肉,外带一只风干兔,直接找到刘庆立家门上。 刘庆立是在五年前结的婚。王满银还特意送了一床上好的锦花锻被面做贺礼。 当初为了儿子的终身大事,刘吉成两口子可没少操心。关键这家伙眼光太高,相亲快把眼睛给挑瞎了。 最后千挑万选,他才选中了县供销社一个售货员。 婚后,刘庆立调回城里工作。 不过王满银并没有和对方断了联系。每次来县城时,他总要带些土特产到刘庆立家坐坐,顺便联络一下感情。 后来刘庆立有儿子后,还认了王满银当干爹。 小家伙名叫刘阳阳,今年刚五岁,长得虎头虎脑,非常皮实。 刘吉成两口子更是把孙子当成宝贝看待,养的有些娇惯,让刘庆立两口子头疼不已。 王满银这次登门前,特意给干儿子买了个不倒翁洋娃娃。 见到王满银,刘庆立和母亲很是热情。 刘父不在家,说是去外地出差了。 刘母对王满银的印象一直很好,打过招呼后,高高兴兴下厨房做饭。 喝茶聊天的功夫,王满银有些意外的问:“阳阳呢,咋没见人?我还给他买了礼物。” 说着,他拿出不倒翁洋娃娃。 刘庆立收下后,开口解释道:“跟他妈去姥姥家住了,这都半个多月没回家。我妈天天念叨,一直催着我去接人。” “啥意思,你不会和弟妹闹别扭了吧?” “闹啥别扭,”刘庆立压低声音道,“小丽又有孩子了,我们怕影响不好,让她暂时待在娘家住。” 闻言,王满银明白过来:目前施行的节育计划影响到刘庆立两口子了。 很多人以为节育计划从八十年代开始,其实这是错误的。 早在七十年代初,各层面就提倡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女晚结婚;“稀”指拉长生育间隔,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只生两个孩子。 从去年开始,已经严格起来,提倡“最好一个,最多两个”。当然如果是农村人的话,暂时影响不大。 不过刘庆立两口子吃商品粮的,平时要注意一下影响。趁着婆姨肚子没那么明显前,他早早安排到农村居住。 也就现在可以这么操作,再晚几年,这一套就玩不转了。 很多人为孩子,连商品粮都丢了。 两人熟的不能再说,王满银有事情没有绕圈子。 吃饭的时候,他直接说明来意:自己打算从榨油厂购买一批生葵花籽,想让刘庆立帮着联系一下负责人。 向日葵分为食用型和油用型两种,食用的是花葵,制油的为油葵。榨油厂所购买的原材料,一般以油葵为主。不过原西县榨油厂最早属于县供销社管理,后来才归粮食局管,改名为粮油厂。目前供销社和其他单位所用的花葵也由油厂负责供应。 刘庆立在县城工作多年,方方面面人物都认识一些。 现在虽然放开口子,但是粮食和油料作物仍然处在管辖状态,只能由粮管所收购。 按规定,私人暂时不能经营的。 当然,凡事有例外。 后世某个大佬讲起发家史时,曾提到自己倒腾玉米的事情。他可以轻松购买到四千多吨玉米,而且通过火车运到南方。 这自然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要知道16年时,还有一个商贩无证收购玉米被抓判刑。事情被各媒体广泛报道后,最终改判无罪。 还是那句话,很多生意有门槛的。如果没有可靠的关系,大部分时候普通人连门都摸不到。 王满银虽然打算从草原购买葵花籽原料,却暂时没准备亲自动身前往。 自己在草原人生地不熟,唯一认识的朋友就是乌恩其。对方只是一个牧民,起不到太大作用。 另外最重要的点,现在并非向日葵的收获季节,大量收获要到秋季了。即使普通农户家里偷偷存有一些,估计不太会多。 这样零星收购太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多掏几分钱,直接从别人手中大批量购买。 他考虑很清楚:现阶段做生意没有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自己并非孤家寡人,有婆姨有孩子,风险大的事情不做为好。 当然从长远来看,将来肯定要掌握第一手货源的。 “没问题,”刘庆立一口答应下来。 不过对于王满银倒腾炒瓜子这事儿,他同样不看好。只说自己帮着找找关系,让王满银进供销社当个临时工,过几年说不定就转正了。 王满银笑了笑拒绝掉。 下午的时候,刘庆立专门找到油厂的负责人,把请到饭店里喝酒。 这人叫韩忠,五十多岁的样子,和刘庆立父亲年纪差不多,长得白白胖胖,一看就知道平时生活很好。 有刘庆立帮忙,他们顺利在饭店要到一个内部包间。 如此谈事情方便许多。 酒过三巡,王满银开口说出打算要采购一千斤生葵花籽。之所以一次没定购太多,主要打算看看形势再说。 韩忠听完,显得有些犹豫,说话吞吞吐吐,始终没给个准确回复。 见这情况,刘庆立起身道:“王大哥,你和韩厂长先喝着,我出去撒泡尿。” 等人离开房间,韩忠才挠了挠头道:“小王,这事儿有点难办呀。你要个几十斤,我还能给调剂一下,数量太多了……按规定不允许的。” 王满银赶忙给对方把酒杯倒满,压低声音开口:“韩厂长,放心,不会让你白忙乎的。油厂葵花籽收购价每斤三毛三,我在这个基础上,每斤加七分。怎么样?” 闻言,韩忠脸皮上不由动了下。 迟疑几秒钟,他又端起酒杯道:“厂里虽然收购的便宜,但来回几百里地,要加上运费的。你这个价格有点低……” 听对方松口,王满银立刻决定趁热打铁。 “韩厂长,我是和你私人做生意,与油厂无关。另外这不是一锤子买卖,如果顺利的话,以后咱们要经常来往的……这样,要不你说个价格我听听?” 整个过程中,他始终放低姿态。 用后世葛大爷的话来说就是“赚钱嘛,不寒碜”。 “每斤加一毛,怎么样?” “行,”王满银迟疑片刻,点点头。就算四毛三分钱一斤,也要比黑市上买的便宜。关键量大,而且安全。 “到时候你可以和我小舅子联系……” 差不多过了半个小时,刘庆立姗姗归来。 “不好意思,韩叔,我回来晚了。刚才在外边碰到熟人,多聊了两句。”坐下时,他瞥了一眼。 王满银接收到信号后,微微点点头示意。 搞定主要事情,接下来三人轻松许多。 酒席结束时,桌上放了两个空瓶外加半瓶。刘庆立满脸通红,已经站不稳了,王满银也感觉有些上头。 反观韩忠,还能够稳稳当当推着自行车走。 没等对方离开,王满银又从饭店弄了两瓶西凤酒送到车篓里。 韩忠推辞一下接受了,显然已经习惯这样的场面。 结过账后,王满银才扶着刘庆立往供销社大院走去。晚上他没再进入空间睡觉,而是在刘庆立家住下。 为了防止这家伙吐酒,临睡前王满银还特意找刘母要了一个痰盂。 不出所料,半夜刘庆立连吐了两次。整个房间里味道直冲鼻子,熏得王满银根本没睡好觉。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刘庆立脸色总算好起来。 上午的功夫,他又帮忙联系到城关公社一个村办印刷厂。 这印刷厂是早些年村干部拍脑袋上马的结果,自建成后生意一直不咸不淡,处在勉强维持状态。 所以见两人登门洽谈业务时,厂长兼生产队长显得很热情。 确认这家厂真有印刷能力后,王满银提出打算定购一万个牛皮纸袋,袋子外边要印上“老王五香瓜子”几个大字。 以后世的眼光看,这名字非常俗气,根本不会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 不过现在听起来倒挺正常的。 其实对于自家炒货的品牌商标,王满银心中另有其他名字。目前之所以叫老王,主要是为了起到统一标识的作用。 现在还没有开放商标注册,王满银怕把品牌打响后,到时候会被人抢注。虽然可能性很小,却不得不留一手。 一万个牛皮袋,分为大小两种,单单此项又多了两百块的支出。 交一部分定金后,王满银和刘庆立才离开印刷厂。 “王大哥,你这折腾下来,估计花费要上千块了,能行吗?赔掉咋办。”刘庆立目睹了整个过程,也有些吃惊。 他没有想到,王满银在罐子村待了十多年后,会突然整出这么大动静,一时有些不适应。 要说以自家的条件,一千多块钱也能够拿出来的。 但是如果用来做买卖的话,刘庆立肯定会犹豫再三。 “庆立,你也看到了,随着口子放开,到处都是做小买卖的,谁又有把握一定挣钱……做生意,哪有不承担风险的。现在机会难得,我想拼一把。” “你缺钱吗,三百五百的,我给小丽说一声,应该能拿出来。” “谢了,真缺钱我肯定会张口。”王满银感激的回应道。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斗破之最后一个吞灵族 从灵魂摆渡开始的争霸诸天! 灌篮:开局截胡晴子,奖励天才天赋 星穹铁道:开局选择欢愉,强吻卡芙卡! 末世:全民武将,我靠纹身屯兵百万英灵 火影:旅行青蛙嫌我弱,带回岩浆果实 生活的芳香 神印:属性修行,从拯救采儿开始 冬忆秋散文集 游戏王之娱乐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