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恐怖小说 > 晚唐:朕 > 第112章 归义军来使

第112章 归义军来使(1 / 1)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茫茫黑夜漫游  族长:我的实力是全族总和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贫道略通拳脚  诸天盘点:从闪耀迪迦开始震撼  凡人问天我欲成仙  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  直播算命:开局赞助爷爷地府创业  末世:我加载了亲密度面板  成为abo世界唯一普通女性 

第112章归义军来使 重新划分行政区,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做好了,可为汉中、西蜀循例。 而重划行政区的原则有二,一为精简,二为犬牙交错。 所谓精简,可循汉制,一郡治二十县左右,五郡为一州。此法可大大降低行政成本。 而现在,一名州刺史,也就管个五六个县,上面还加个节度使,管理三四个州,搞得朝廷官员都不够用。 要知道一名州刺史,级别是从三品或者四品,相当于部级的干部,管理的也就半个市的地盘。 地方官员的级别太高,相应的朝廷的支出也大大增加。 若是精简之后,不光可以大大减少,地方官的数量,朝廷在吏治上也游刃有余,还可以帮朝廷节省大量行政成本。 而所谓犬牙交错的原则,完全是出于军事的考虑,此时的大唐,各级行政区的划分基本上是按照山川河流来划分,容易形成各地方据险自守,割据一方的态势。 而李晔要做的就是把各州的行政区,划到山的那一面,河的对岸,突破山川河流这样的天险,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防隐患于未然。 按照李晔的想法,将凤翔、泾原并为一州,邠宁、保大加上绥、银二州并为一州,同州则划到京兆府直辖。 各州边界若有山川河流,则按第二个原则,犬牙交错重新划分边界。 此事李晔亦不能独断,他必须争取朝臣的支持。 不过在与众宰相商议之前,李晔召敬翔商议。 敬翔看完之后,也颇为惊叹。 此中妙处,自然显而易见。 “陛下,若要推行此策,怕是要受到不少掣肘。” “爱卿请试言?” “陛下,若现在推行此策,各州县田亩户籍都要重新编制,赋税恐有混乱,各州治所,一应官员需重新授任,各州县现有耕牛农具,也需重新分配,其中细详之处,朝廷也不能尽知,若有差池,恐生事端。” 李晔道:“朕令户部遣人赴各州县,将现有的田亩户籍抄录一份,再按后划分的州县誊抄,划分之后,再令新官重新丈量田亩,重编户籍,至于耕牛农具等,则统归户部,待划分后,在统一派发。” 敬翔道:“臣以为,待秋收后,赋税入库后再行。” 李晔点点头,现在这个时候,还是稳定第一,今天的秋赋要紧,待消化了泾原、同州、鄜坊、银州、绥州之后,再作计较。 而且通过此举,也可将凤翔、邠宁二州的尾巴剪掉。 “即便秋后再行,此时也要早作准备,此事,户部是主导。” 李晔转头对内侍道:“传户部侍郎孙揆。” 在等孙揆的时间里,李晔又想,在治政上面,张承业是把好手,此时张承业在汉中徒费时日,李晔有心将张承业召回京师,统筹此事。 派谁去接替张承业呢,李晔又犯了难,手上独当一面的帅才还是太少了。 正想着,小黄门报,户部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孙揆到。 孙揆见到敬翔在,也不意外,忙上前行礼。 李晔将行政区划分的草案,让内侍递给孙揆,然后道:“孙侍郎先看看吧!” 孙揆打开草案,看的很是认真…… …… 就在李晔和孙揆商议行政划分之事时。 长安城内来了一行人。 来人只有十几个人,个个衣衫褴褛,眼腮内陷,一看便颇受风霜之苦。 且人人带着兵器。 守城士卒一看,便知道这行人有来头,忙拦住询问。 “你们都是些什么人?为何来长安?” 为首之人道:“某乃伊州刺史张惟深麾下牙将迟海剑,来长安觐见陛下。” 小卒听此,不敢擅断,忙通报上官,城门防守见此,直接遣人通知京兆府,而韩建闻此,忙遣人将一行人先送到馆驿,韩建自向皇帝禀告。 原因很简单,这行人真的大有来头。 此事关系大唐的河西之地,要从四十年前说起。 陷于吐蕃的沙洲豪强张议潮,暗中结交豪杰,密谋归唐,在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张议潮率众发动兵变,驱逐了吐蕃守将,光复了沙洲。 沙州光复之后,张议潮在第一时间,派出了十队使者,向唐庭报捷。 继而在次年收服党项部将拓跋怀光,又攻取了吐蕃控制的甘州、肃州。 大中四年,张议潮连战连捷,收复伊州。 就在这年,张议潮派出的十队使者,只有高进达一路到达长安,此时,距离张义潮沙洲起兵已经整整过去了两年。 大唐朝廷怎么也没想到,在朝廷丧失对河西控制几十年后,还有一支孤军在河西抵抗吐蕃,唐宣宗李忱当时大为感动,授这支军队为归义军。 而使者回去后,大唐帝国的赞扬和褒奖,让张议潮的归义军军心大振,次年连续攻克河州、鄯州、廓州等河西十一州之地,除凉州之外,河西又重归大唐版图之中。 而归义军连战连捷,朝廷对归义军的忌惮越来越深。 为表心迹,张议潮将其兄张议谭派到京师以为人质。 五年后,土谷浑王进犯沙洲,张议潮率兵讨伐,首战破敌,追击一千余里,大获全胜,然后千里奔袭,将回鹘人打的一败涂地,吐蕃军队更是节节败退,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议潮用十三年的时间,一举攻克了凉州,从此河西走廊畅通无阻。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张议潮在长安留为人质的兄长张议谭去世,满腔热血的张义潮,此时已经69岁高龄,毅然离开沙洲,前往长安为人质。 这是张议潮为表示兄弟二人,对大唐的忠诚,而做出的决定。 张议潮入京后,将河西的职务交给了他兄长张议谭的儿子,张淮深。 张淮深虽勇武,多次击败回鹘、吐蕃,可惜的是,僖宗年间,朝廷对河西的猜忌一直没有停下。 张淮深只是被授伊、瓜、沙诸州观察使,无法统领全部归义军,他多次请求朝廷,授其归义军节度使旌节,但朝廷都没有同意。 没有节度使的名义,张淮深根本无法号令张议潮儿子、女婿一帮悍将。 而此时的西州回鹘,趁归义军分裂这个机会,连续攻取了河西数州之地,自此,归义军与大唐朝廷,又被隔绝。 此次,便是张淮深第八次遣使,为的还是一件事,求授归义军节度使旌节。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一枕长安 快穿:被迫填坑的那些日子 末日游戏降临:我提前氪金百亿! 野蛮日记 火影:不灭之灵 初音残念 游戏王Fourseasons 假面骑士:我是主骑 军史周期 武天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