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皇帝成人之美(1 / 1)
第88章皇帝成人之美 莹儿没等多久,就有传旨的宦官一路小跑过来。 “十娘姑娘,收拾一下走吧!” “走,去哪?” “啊呦,傻人儿,还去哪?当然是享福去了,陛下有旨,去大明宫当主子了。” “这……” 莹儿心道,果然如此,一脸希冀的看向韦十娘,好想说一句:“苟富贵,勿相忘!” 那宦官看向莹儿,道:“别羡慕啦,你们几个都有,都搬到大明宫麟德殿,对了,家伙事都带上。” “都带上?” “那是啊,你们这还算小的,隔壁那织布车可大多了,快点收拾吧!” “这……” “这是到陛下眼前去纺纱?” 莹儿的脑子有点转不过来。 李晔可不止调了这处纺纱织布,还传诏将作监,调十名木工,十名铁匠铜匠,木料若干,生铁、铜料若干,炼铁打铁作坊一起搬到内宫。 …… 众艺台的女子,可比漅丝布坊的女人精致的多,所穿的衣衫就不一样,漅丝布坊的女子都是粗布麻裳,而在此处,女子皆绫罗绸缎,衣画云五色衣,以象元气。 所演《上元舞》,乃唐高宗所作,一百八十人,莺莺燕燕,绝色不少。 弹筝、扫筝,臣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笙、萧……齐奏,颇有古味。 哪怕李晔无鉴赏之道,但也不妨碍他欣赏美。 皇帝陛下可不常来,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女子们清楚的很,若是被陛下看中,那就一步登天,从奴婢变成主子了,哪能不卖力摇曳。 李晔转头看向敬翔,看他目光紧随着两名绿裳女子,而杨师厚则看花了眼,看完一名又一名。 一曲舞毕,意犹未尽。 李晔对敬翔道:“国家不富,不宜养诸多伶人,靡费国力,爱卿有何策教朕?” 敬翔道:“可赐众将士为妻,将士必感陛下厚恩,以死效陛下。” 李晔点点头,他也有此意思。 将那两绿裳女子唤道跟前,道:“汝二人是何姓名?” “绿裳!” “绿萝!” 李晔指向敬翔,对两女道:“朕欲让汝二人侍奉敬爱卿,尔等可否愿意?” 二女虽有些失落,但哪有不愿意的,面前的敬翔长相斯文,皇帝陛下看似颇为敬重,忙道:“奴婢愿侍奉。” 敬翔有些窘迫道:“陛下,这……” 李晔道:“爱卿,朕知汝丧妻,一人孤苦,不忍耳。此二人暂且侍奉左右,朕还要为爱卿亲自做媒,以续前弦!” 敬翔忙跪在皇帝面前道:“陛下,臣……” 李晔扶起敬翔道:“大丈夫,何必如此作态,爱卿乃朕之肱骨,区区两女子,怎能酬爱卿之功。” “谢陛下……” 李晔又看向杨师厚,以及周边侍卫,道:“众侍卫尚无妻室者,上前五步。” 一百余人,有半数上前。 “众侍卫自求吧,若是姑娘乐意,朕不妨为尔等也做个媒人。” 五十余人齐跪,道:“谢陛下!” 不多时,五十余人皆找到如意美眷,杨师厚所寻之女,身高只及其胸,甚是娇小玲珑,和五大三粗的杨师厚站在一起,颇为不协调。 不过既然杨师厚喜欢,姑娘也乐意,李晔自然有成人之美。 ………… “陛下在太液池养起了猪,种上了地,现在又把织布、炼铁的作坊搬到的麟德殿,此举自古未有。” 孙揆也思索一番,古之君王,有此嗜好者还真不多见,哦,不,是没有。 孔纬道:“尊儒道,重国事,亲贤人,远小人,此圣君之道,陛下功于杂务,长此以往,国家之祸也。” 孙揆道:“陛下勤于国事,未有耽搁,孔公过虑了吧!” 张俊摇摇头,虽说如此,皇帝的行为亦是让他们看不习惯,哪怕皇帝沉于酒色,也好理解,种地养猪,这是皇帝应该干的事吗? 徐彦罗御史张了张嘴,没有说话,上次已经进宫劝谏过皇帝了,陛下直接将他和孔纬晾在一边,自顾着种地喂猪。 而他们二人,自然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陛下务农,上去帮忙,忙了半天,换来一张烙饼,还有一碗清水,连口茶都没喝到。 孔纬提议众宰一同去皇帝陛下跟前劝谏。 张俊道:“孔公先行,本官还要梳理一下文武科举之事,陛下催之甚急。” 孙揆道:“某也如此,陛下一直盯着春耕之事,本官还要到各府县查探,暂且先不过去了。” 孔纬又看向徐彦罗。 徐彦罗摆摆手道:“某非宰相!” “哼!”孔纬气的拍了一下桌子,道:“某自去向陛下劝谏。” 刚欲抬脚,就看到牛徽进门,忙走到牛徽跟前道:“正好,牛侍郎你来了,吾正要面见陛下,牛侍郎当与本官同去。” 牛徽道:“孔公见陛下,所为何事!” 孔纬道:“陛下日益重于杂务,此亡国之兆也,本官自要前往劝谏。” 牛徽皱了皱眉,道:“孔公为何如此。” “……” “先帝庙号为僖,乃勤于游戏,耽误国事,以至酿成大祸,国家游于悬崖之壁,陛下勤于政事,重于农事,何过之有?” “这……” 牛徽摇摇头,心道孔纬一介腐儒,还是看不透啊,陛下登基一年,大唐朝廷气象一新,不说其他,单是革除阉宦弊政,这已是大唐数十位先帝都没做成的伟业。 诛阉宦,收兵权,养百姓,经营关中,陛下治政颇有章法,怎能跟昏君搭上边。 只不过! 牛徽亦是摇摇头,皇帝现在的行为他也看不透啊! …… 宰相们还在公厢计较着该不该劝谏,此时的李晔正在与兵部尚书刘崇望议事。 朱珍大军临近潼关。 长安前有泾原之乱,五千藩兵,将大唐闹的天翻地覆。 此次自不敢让朱珍这一万虎狼之兵,放到长安城。 “陛下,可将这一万大军,拆散分于诸军之中,以免生祸。” 李晔摇摇头,这样虽然稳妥,但这一万多人马,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还要打个问号。 李晔的想法,是把这一万多人当做尖刀营来使用的。 “还是按前面议定的来,此军人员不变,分为四部,平时守护长安关隘,战时还是由朱珍统领。” 朱珍的家眷,右龙武卫派了一都将士护送,有朱珍家眷为质,皇帝陛下底气足的很。 当然后手肯定也有,玉山亲卫已经备好数百人,这是掺到朱珍军中的,若有异动,李晔自然很快就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