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情报(1 / 1)
郭斌听说有大批太平道来到阳翟,吃惊道:“怎么会如此嚣张?这样明目张胆地来我阳翟,难道是有所恃不成?”
戏志才道:“主公,忠以为,太平道已经到了举事前夕,为了举事的突然性,更需要隐蔽行事。所以太平道如此大大咧咧地前来,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我阳翟县城的变化使得他们措手不及罢了。”
郭斌道:“哦?志才此言何解?”
戏志才道:“就在几天前,阳翟县的城内城外皆是流民。流民衣衫褴褛,或躺或卧毫无秩序,故太平道中人只需穿一件破衣服便可隐匿其中。可是如今,城中再无流民,那三万多人亦有工作要做,县中绝无闲人。故这些太平道来到我阳翟才会被迅速发现。”
郭斌点点头,道:“志才所言有理,想是这些太平道有什么紧急事情来我阳翟,故不及打探消息便进了城,方让我们情报部门如此轻易地得到了消息。若在平时,这些人混迹在流民中,自然无人能认出他们来。”
徐庶道:“不错,看来情况的确如此。另外这里有一份情报:今日午时,县丞贾仁府上来了一个约莫三十六七岁的汉子,在书房中密议约三刻钟,才由贾仁送那汉子离去。因此,贾仁进食的时间推迟了约一个时辰。”
郭斌看了戏志才一眼,道:“想不到情报工作已经做到如此地步,志才辛苦了。”
戏志才连忙起身道:“都是忠分内之事,岂敢称劳。”
郭斌点点头,示意戏志才坐下,方道:“不过,能让贾仁亲自送出府来,看来这个汉子在太平道中身份不低啊。”随即,对徐庶道:“情报上可有写明那汉子的形貌?事后又去了哪里?”
徐庶道:“情报显示,此人虽骨瘦嶙峋,身量却颇高,约有八尺。他出府后,负责盯着贾仁府邸的情报人员曾尾随跟踪,只是他身法太快,转了几个巷子便不见了踪影。”
郭斌道:“看来此人不简单啊。”
徐庶接着道:“盯着新来的太平道的情报人员回报,这些人约一百人,进城后便三五人一伙,分散在城中各处民宅中,目前已经派人分别监视。”
“另外,据城外贾仁的一处别庄中的情报人员汇报,昨夜子时有大批高手进入庄中,具体数目不详。”
看徐庶将记录情报的卷宗合上,郭斌道:“辛苦了,传令下去,让情报部门加派人手,将贾仁在阳翟县各处的庄院都监视起来,并让情报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探明这些高手的人数与此行的目的。”
见徐庶应诺记下,郭斌点了点头。
情报工作最初是由戏志才带着郭嘉在做,可是自从徐庶来了以后,戏志才便有意识地让他接触情报工作。毕竟,从纷繁复杂的各色情报中甄别出有用的,并依靠这些混七杂八的情报中分析出得用的信息,是一个合格的谋士所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若是没有足够的情报支持,所谓的谋士便成了聋子瞎子,若说能提出好的建议来,那只是说笑罢了。
所以说,高效而精确的情报网络就是谋士手中的武器,便好像武将亦要手持神兵利器作战一般。
而情报系统的建立,是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的。故所谓的寒门也能出优秀的谋士,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举个例子,历史上著名的荆州谋士集团笔者杜撰,比如诸葛亮、庞统、司马徽、庞德公、徐庶诸人,哪一个不是上流社会的?
有人可能说徐庶不是,可徐庶早年好击剑,后来惹了事才弃武从文。
若他真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哪有钱读书识字?更不用说雇佣门客武师教授自己剑术了!练武可以说比习文更加烧钱,为啥?一个饿的整天连饭也吃不饱的穷人家孩子,会每天去打熬筋骨?会每天去站桩习武?吃土吃撑了吧?你放的牛还在山上没牵回来呢!
而读书识字呢?找个老儒生,奉上一点束脩,就能进学堂。稍微有点余粮,并且不需要孩子帮家里干活的农夫家里,就能勉强供应孩子上学。还不用买大宝剑,用树枝在地上划拉就可以。
再看看诸葛亮的人脉,大名鼎鼎的荆州牧刘表是他老婆的亲姨夫荆州大将蔡瑁,是他老婆的亲舅舅。
诸葛亮自己呢?是琅邪的望族诸葛氏的后人,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则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也算是书香门第了。
所以说,戏志才对于郭嘉与徐庶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郭斌对他如不计个人得失,着力为自己培养人才的戏志才亦只有愈发地敬重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