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1 / 2)
第119章
“殿下?”汪才前脚刚走,门外传来求见的声音。
“是杜久吗,进来。”
杜久走了进去,就看到了负手而立,威武霸气站在窗户前的李佑。顿感主子越来越有威仪的,只是看背影就让他心生敬畏。
“殿下,外面大慈恩寺的高僧们来求医,说是大唐第一高僧玄奘大法师病了。”
玄奘不就等于唐僧吗!
经常聆听太上皇爷爷教诲的李佑,一时间就想到了很多。
玄奘在大唐的威望也是顶尖的。
如果能够将其看好,对他的好处不言而喻。
“玄奘大法师是什么病?”
“听他们描述,说是右腰子这里疼的厉害,根本忍受不住。”杜久道。
李佑摸了摸下巴,“你让他们回寺庙等待,我一会就到。”
“喏。”
李佑听说是唐僧病了,无论是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情感,还是现实的实际情况,这必须要救。
于是打开系统面板,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这才前往大慈恩寺。
另一方面。
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和三省的宰相们讨论农耕生产的问题,作为农业型的帝国,一切国策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长孙无忌出班奏道:“陛下,今年多开垦了五万亩土地。”
李世民没有任何高兴,现在和预期不符,道:“明天预计能开垦多少新的土地?”
长孙无忌摇摇头,“陛下圣明,如今耕地已经到达人口的极限了,明年怕是最多一万亩左右了。”
一声圣明,可见首辅很有套路。
李世民非为何不食肉糜的昏庸皇帝,反而很体察民情,九五之尊对于种地很有研究。
目前受制于人口和生产力,已经只能维持现有的土地不荒芜,就算开垦了也照顾不过来。
“陛下,我朝已经比前朝的耕地多了三分之一,不出二十年,人口就能恢复到东汉最巅峰的时候,百姓歌颂陛下均田制的德政。”
其实李世民对自己还是不满意,恨不能再多开垦土地,最好能翻倍,那代表着大唐的军队会更多,国库更加充盈。
可他也深知,多一万亩都很难,翻倍更是无法相信。除非人口能翻倍,但前提又是要有更多的粮食。
死循环!
李世民起身,在重臣中间走来走去,一会后严肃道:“今年给工部的钱翻倍。房爱卿,你是管着工部的,你要在天下广招能工巧匠,告诉他们,谁能够研究出更好的农业工具,朕给他们五品,不,给他们最高从三品的官位。”
百官都很震惊,但同时很敬佩李世民的远见。
如今在朝的官员多是开国功勋,庸才很少。精明的他们知道,现在其他方面都没有瓶颈,唯一的瓶颈,也是国家强盛核心,就是生产工具的改良。
要知道自古以来,天下人口的巅峰是东汉,有七千多万人。那是因为双辕犁的出现,取代了单辕犁,节省了一头牛力。
三国时代七百多万人口,恢复到晋朝的3000多万,也就用了几十年左右,完全也是靠双辕犁。
农业帝国想要强盛,重点就是农业上。
农业强,军事就抢,朝廷富裕,天下繁荣,国策重点都围绕土地。
“陛下圣明,臣一定将改良的工作,作为未来工部的重点。”房玄龄郑重道。
“陛下圣明。”群臣一起道。
李世民这才露出一丝傲然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