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1 / 2)
第71章
“陛下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一直没有吭声,众人无法揣摩上意。”魏征爬在草丛中,写着,就发现自己距离事发地原来越远,回头望去,看着拖自己脚脖子的人,淡定道:“李将军,你能不能等一会,让我再写一段。”
“李君羡将史官拖走了。”魏征写道。
“沧啷!”李君羡拔出了利剑。
魏征举起了毛笔,毫无惧色,随后写道:“史官毫无惧色,李君羡知难而退。”
而在外面。
“陛下,难道您不高兴吗?盛世因此走来,这就是我大唐的祥瑞,我大唐兴盛的征兆啊!”
孔颖达从怀里摸出一本书,放在地上,并对着书三叩九拜。
书封面三个大字,三字经!
李世民想到了很多,他没想到阴沟里翻船了。
看着神情逐渐刚毅起来的衍圣公,又看着冷淡双目的少女。
李世民深知,如果此刻处置了李佑,就得罪了天下的文人。
“三字经!好!哈哈哈哈……,朕高兴,朕太高兴了。”(有这样的儿子,少活十年)
李世民爽朗的大笑而去。
随后就有旨意传来:李佑调离国子监,稍后另有重用。
“他展开污浊的双翼,露出天使的笑容,翩翩来到国子监,当他飒然而去,留下的是毁誉参半。
有人骂他,有人赞颂。
只有未来和历史,才能够给与他真正的评价。”
魏征合上了起居录,意犹未尽。以前,他觉得史官的工作最枯燥,现在才发现,史官的工作是最伟大的。
当然,他也清楚的知道,只有发生事情才能如此。
要当,就当一个充满激情时代的史官,记录下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
消息传到九成宫,李渊高兴,对阴妃道:“只是这个四库全书的构想,吾孙儿已经远超了大部分帝王,更别说他制作的三字经。
以前我觉得他格局还是太低,斗不过吾那个儿子,现在看来,高啊,实在是高。”
此刻这位太上皇已经下定决心,拼了老命也要当好辅助。
于是李渊第一次去信给孙子李佑。
信中大致意思总结起来六个字:猥琐发育,别浪。
而对于李佑的歪诗,李渊也给与了批评,大致意思是说:不应这么浮躁,有辱皇家斯文,还有好不容易竖立起来的威名。
李佑回信,大致意思是:皇爷爷您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您被派来教幼稚园试试,能这样脱身,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
世人得知后,大多一笑了之。
就如李佑自己所说,皇子被派去教幼稚园了,能这样脱身,已经超水平发挥了。
人们还觉得李佑机智,风趣。为历朝历代无情的天家,带来了一丝与众不同的熏风。
满朝文武陷入了沉思。
没想到,一个废弃的皇子,竟然有千古贤帝的风采,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天生的领袖?
而无论多么璀璨,也只是划过长空的流星。
只有他的黯淡,才能为大唐带来长治久安。
因为,他不是嫡子……。
哪怕是房玄龄这样的贤臣清官,也只能暗自摇头,逐渐打消了心中不切实际的想法。
……
李佑从国子监脱身的第三天。
“殿下,陛下旨意里说稍后另有重用,不知这次是否有一个好点的实缺。”
李佑刷着牙,从汪才手里拿过来水杯,吐出一口白沫子,“稍后?稍后指不定是什么时候了。”
他这次可是把李世民和一大群人得罪惨了。
但也不能怪他。
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看出,他做这些不要命的事情,完全是为了活命。
终于知道什么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还需在活着的时候大展拳脚,以便能够多活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