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风雨欲来(4K)(2 / 2)
张忠谋表示“台积电和他们不存在竞争,这是一个完全新的模式,我们甚至会合作”。
居然在硅谷没有效仿的成功案例?投资人听完反而更害怕了,他们不相信这种硅谷都没有的模式能够成功。
事实证明,台积电开创的芯片代工和ip授权模式,彻底改变了世界半导体产业的版图。
当时英特尔公司正积极寻求海外代工,通过关系渠道以及付出生产工艺改进的努力,台积电获得了英特尔的部分代工订单,并迅速成为世界芯片代工的龙头。
1992年营业收入达正式超过了联电。芯片代工模式也以一种新分工形态,在弯弯地区落地生根。
今天看来,台积电的成功是内外合力的结果。
外部手机的发展需要将特定的工作交给专用芯片解决,而不是一块cpu打天下。所以阿美利肯涌现出一批新兴的半导体公司,博通、英伟达、marvell陆续创立。芯片设计公司越来越丰富的产品,对外部芯片生产线有极强的需求,高通、博通甚至苹果都需要将制造交给更具规模优势和专业的芯片代工厂商,这成为台积电崛起的重要机会。
现在以阿美利肯为中心的芯片设计和以弯弯地区为主体的芯片代工生产加速了生产设计的分离,弯弯地区也作为专业芯片代工承接了半导体产业的新一轮国际转移。
历史造就现在,现在影响未来,胡正明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找到为华国发展芯片产业的钥匙。
受到瓦森纳协定的影响,华国无法获得最先进制程的生产线,那么华国要以什么方式。胡正明认为需要结合华国的内需来判断。
华国的芯片产业应该为华国内需生产芯片,这样才能把mphone芯片制造转移这一块缺失环节给补上。
“陈十,我们出来也有两个月时间了,你有什么感想?”在去西北的路上,胡正明问道。
陈十说:“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在申海长大,华国其他地方去的很少,最多也就是去过长三角地区的姑苏和杭城。
从来没有想过华国还有这么多发展落后的地区,我的感受就是整个华国的发展严重不平衡。
如果说燕京、申海是第一流,长三角、珠三角的沿海城市们是第二流,那么内陆的城市连三流都算不上。
更别说三四线城市们了,华国的发展太过于割裂了,希望今年我们真的能够如媒体上所说的那样顺利加入wto。
加入wto之后华国能够尽快发展起来。”
到了2001年9月的时候,其实加入wto已经明牌了。
准确来说,在今年初的时候,华国官方就开始在媒体上鼓吹,时不我待,wto的时间表已经非常明确了。
到了7月份的时候,外经贸部的官员公开表示,华国一定会在今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
要知道部长级的官员说话分量十足,更别说是在公开场合的表态了,因此外界都知道加入wto的时间点。
芯片产业是一个需要和全球产业链配合的产业,因此新芯科技的员工们对加入wto很关注,大家偶尔在吃饭的时候会聊这件事对他们的意义。
陈十对此自然也不陌生。
胡正明表示赞同:“是啊,华国的发展还是太慢了,人民太穷了,如何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应该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我们需要针对现实情况开发一款足够便宜的电脑,遵循低价优先的原则。”
在胡正明看来,华国人民需要的是最具性价比的产品。
2000年的时候全年华国的个人电脑年销量突破了800万台,其中家用电脑的数量只有210万台,也就是说这800万台里绝大多数是办公电脑。
也就是以政府、国企、事业单位为主采购的电脑。
而华国有着13亿的广阔市场,胡正明想打造一款能够满足华国用户需求,价格最低的电脑产品。
尽可能在这款产品中采用国产芯片技术。
胡正明对和英特尔谈判的心情愈发迫切,让英特尔意识到华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然后为华国设计一款定制化芯片,再让英特尔把这一部分的芯片代工交给华国企业。
借助华国市场,培育华国芯片企业,除了芯片外,一台电脑涉及到的其他硬件,比如华虹半导体卖不出价的存储芯片,2美元的价格卖给海外,还不如卖给华国本土的消费者呢。
胡正明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整合方案,打造极致性价比的个人电脑。
周新如果知道胡正明是怎么想的,一定会把一个人推荐给胡正明,那就是雷军。
不如让雷军从2001年开始打造小米,只是现在是小米电脑,而不是小米手机。
到达甘省省会办理入住之后,胡正明在酒店休息,陈十则是想着去外面逛逛。
胡正明一般睡得比较早,十点钟就睡了。
结果他才躺下,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chenming,看邮件,我刚刚转发给你的邮件,双子塔被撞了!”关建英语气中带着茫然和不安。
这章本来上午应该更,但是上午出去了,所以现在更,晚上还有。
晚上最少还有4k!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