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转变(1 / 1)
第132章太皇太后的转变 两宫的欢喜,一直持续到回了大内。 尤其是赵卨奏报,已经擒获了西贼伪驸马拽厥嵬名的事情。让这两宫斗开心不已。 倒不是她们忽然喜欢战争了。 而是她们觉得是这一个契机。 一个胁迫西贼臣服,两国从此息兵的契机! “老身听说,那西贼国中如今乃是太后临朝,那太后还是汉人大家出身!”太皇太后就兴奋不已的和向太后在保慈宫里商议起来:“如今,其女婿在我手中,若她依然念及亲情,就会遣使来赎……” “如此,说不定可以恢复庆历和议!两国就此罢兵,就此各得其安!” 向太后也笑着道:“娘娘说得对!” “若能恢复庆历和议,两国就此划界息兵,天下无事矣!” 西贼所有的,都只是苦寒贫瘠的荒漠。 他们喜欢就让他们在哪里住着吧! 恢复庆历和议,每年赐一点财帛给西贼,让西贼从此和北虏一样安分守己。 如此天下太平! 至于那点岁赐? 就当打发臭要饭的了! 而且,说不定回头就可以在边境贸易中,连本带利的把这些钱全部赚回来! 如此一来,岂不是胜过每年花费两三千万贯,动用几十万大军和西贼在西北的贫瘠寒苦的荒漠里厮杀强得多? 赵煦在旁边听着只是笑笑,没有插话。 任由两宫天真的幻想着和平。 任由她们将西贼、北虏混为一谈。 任由她们错误的把西贼的那个大梁太后当成和平救星,看做重视亲情之人。 因为事实会教育她们的。 赵煦不想说话,太皇太后却想问问他的意见,于是问道:“六哥觉得怎样?” 赵煦微笑着回答:“太母、母后做主就好了!” “儿在旁学习就是……” 太皇太后点点头,也对! 六哥这么小,也确实不懂这些事情。 向太后则是拉着赵煦的手,对他道:“六哥就且看太母和母后仔细运作,定可叫那西贼臣服,称臣纳贡!” 赵煦继续微笑着。 称臣纳贡? 他每年送几百匹马,大宋送价值百万贯的财帛是吧? 说老实话,若是西贼真能和北虏一样,拿了钱就肯安分守己。 那么,赵煦在上上辈子的绍圣时代,或许还不会挥师西进。 毕竟,兴师动众,对刚刚亲政的他来说,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一旦战败,压力太大了! 奈何……西贼蹬鼻子上脸,给脸不要脸啊! 两宫却是看着赵煦那乖巧懂事,一副:太母、母后好厉害,我要好好看好好学的模样,都是心满意足,决定给官家好好表演一下,什么叫外交捭阖。 让他好好看,好好学。 将来不要走歪了路。 …… 下午。 赵煦午睡后醒来,刚刚洗漱完毕,向太后便来了。 “六哥,今日起复入京及受诏入京的地方大臣,皆当在延和殿便殿陛见……” “都是些礼仪性的事情……” “太皇太后和吾,都已经商议好了,今日,太皇太后与吾都只坐帘后,由六哥独立接见、慰问……” 向太后温柔的看着赵煦:“六哥可以吗?” 她眼神中带着些期待和期望。 让赵煦看着,不由得点头道:“母后放心好了!” “且看儿的吧!” 然而心中,赵煦有些疑问。 保慈宫太皇太后素来嗜权,今天怎么舍得放权了? 却不知,这是高家人出力了。 高遵惠、高遵裕家里的命妇,这些天日日入宫,打着请安的幌子,一边给司马光添堵,一边说赵煦的好话。 特别是高遵裕的妻子,在太皇太后面前说:“娘娘慈圣以太母保佑拥护官家,如今官家聪俊仁孝,娘娘当适度令官家临朝,以决国策!” “如此官家长大后,定知娘娘慈圣爱护之意……” “臣妾说句不大好听的话……当年章献明肃前车之鉴……” 这些话,太皇太后听进去了。 章献明肃抚养仁庙的故事,太皇太后哪能不清楚? 章献明肃垂帘时,只顾着揽权,不给仁庙临朝处断军国的机会。 在宫里面的时候,也没有很亲近仁庙。 于是,本来只是被章献明肃安排照顾仁庙的保庆杨太后捡了最大的便宜! 仁庙亲政后,以杨家为真正的外戚。 至于刘家?没有灭族就不错了! 于是,在今天主动和向太后提起了这个事情:“前些时日,官家已独自召见过大臣,中外皆言:少主神圣,虽幼冲却已俨然有祖宗法度,圣君之姿!” “今日大臣陛见,多礼仪之事,太后不妨和老身一起安坐帘中,静观官家表现……” 这就是在为了以后打算了。 也是在一种向朝野展示她这个太母绝没有专断揽权,不让天子处置政务的姿态。 而在赵煦的上上辈子高家人正因为高遵裕的愚蠢行为瑟瑟发抖,日夜惊惧! 哪里会说他的好话?又哪里会在保慈宫里进言,要为长远考虑。 不说他坏话,不在保慈宫里提醒这位太皇太后。不能忘记蔡确、章惇还有燕达联手要逼宫的事情就不错了。 …… 内东门下。 今年入京赴阙的地方官员,都已经齐聚。 按照官职大小和文武分列,排成了两排,二三十人之多。 除了范纯仁、苏轼还有晏几道这样的明诏起复、推恩的大臣外。 剩下的,就都是按照制度,该在今年入京待阙的地方文武官员。 人虽然多,但内东门下,却寂静无声,没有人敢随意交谈。 因为负责入宫礼仪的閤门通事舍人,带着御龙直在人群中巡视。 这就急坏了苏轼,因为苏轼在这次入觐的大臣里,发现了两个他仰慕已久,早就想要认识的文人。 晏几道、黄庭坚…… 可他又不敢出声,只能不停的看向那两个身影,不断挤眉弄眼,就差举手大喊:“叔原!鲁直!我是苏子瞻!我在这里呢!快看看我!” 奈何,他地位太高了——已经是朝官! 身上穿着的绯袍,让人不敢直视。 而晏几道和黄庭坚,一个是选人,一个是改官的京官那里敢在閤门通事舍人眼皮子底下随意张望? 毕竟他们可不是苏轼,都已经不知道几进宫了。 好在,很快宫门就被开启。 在通见司的人的引领下,二三十号官员鱼贯而入。 苏轼抓住机会,趁着排队进入内东门的时候,轻轻咳嗦一声,然后将自己的朝笏的一端故意伸到晏几道和黄庭坚站着的地方。 晏几道和黄庭坚看到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伸到他们面前的朝笏。 然后就都看到了朝笏上的文字:叔原!鲁直!吾苏轼! 两人都是抬头,看向了在他们前面一点的那个穿着绯袍的大胡子。 两人眼中同时出现了光彩。 苏子瞻啊!久仰大名了! 特别是黄庭坚,他这两年其实一直在给苏轼写信,两人是笔友。 于是遥遥一礼。 三人就这样跟着通见司的人,被领着走向了大内深处。 一路上,他们虽然依旧不敢说话、交谈。 但是,已经开始用眼神或者肢体语言交流了。 只等陛见了天子,就可以出宫,大家可以去找个地方,一起喝酒一起聊聊诗词。 一刻多钟后,通见司的人,就在延和殿的便殿前停了下来。 “直龙图阁,新知庆州范纯仁……” “朝奉郎,知登州苏轼……” “秘书省校书郎黄庭坚……” 閤门通事舍人拿着今日陛见的名册,将官职最高的三个人点了出来。 “随我殿门等候陛下召见!” 今天,只有他们三个可以入殿,觐见圣容。 剩下的人? 宫门口给御座上的天子拜上两拜,给太皇太后、皇太后也拜上两拜,就算是陛见了。 这就是等级! 本来黄庭坚的级别也是不够的。 他只是京官而已! 可他是文太师亲自向两宫推荐的! 所以,两宫才给了他恩典,让他有幸入殿御前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