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宁郃逆天资质与两大界变化(1 / 1)
也在小和尚稍后整理心神,准备找一处地方感悟与闭关的时候。 随着时间过去。 西荒中心的朝野地界内是一片平静,缘来客栈的故事也止步于了附近三城。 又过半年。 这故事也彻底的泯灭于众,无人再刻意的前来寻找。 亦是今日。 客栈内的宁郃等人闲来无事,也归整了一下客栈几年来的食客。 这一算,一共是来了十二位有灵根者,其中包括了小和尚和一开始的那位侠客。 但最终获得他们机缘的人,也只有小和尚。 剩下的人,要么就是心怀贪念的特意前往。 要么就是不曾听说这个故事,继而真把这里当成了客栈。 于是他们就是简单的吃饭走人,也没人会花上一两银子买未曾听过的‘云鹤手书’。 也是这般,云鹤的手书也没有送出去。 宁郃等人见了,也是闲来无事,准备再等一些时日。 如果再无人,那就去寻午宗主,先商量一下‘七窍之世’的事情。 也随着时间过去。 在宁郃等人继续闲时喝茶吃饭,无事就在客栈里下棋悠哉的时候。 在来年春。 仙历三十七年,三月。 属于玄门主的大界林界内,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那就是赵族长在两年前筑基之后,又用时一年左右,将林界内的门派与大家族一一‘拜访’。 且今日,也拜完了最后一家,也是有筑基修士的一家。 最终的斗法结果,还是赵族长更胜一筹,战胜了这位筑基修士。 而作为失败的一家。 这位筑基修士也拿出了家族中所珍藏的‘仙家感悟’,交于了赵族长之手。 同样,赵族长之所以拜会这些门派与大家族,其目的就是为了这些仙家感悟。 包括皇宫内的感悟,他在半月前也特意拜访,并且取到了。 只是这些感悟对于赵族长来说,那是精妙的仙术之法,所以才需要这般大动干戈,甚至不惜得罪筑基修士。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仙家感悟,就是许道人几十年前下界的时候,所传授的那些。 大致就是山下学堂内,一些‘练气学生们’的探讨心得,或是一些筑基修士的讲术笔录。 这些在如今的仙界内,对于才入修行的修炼者而言,算是还值些价值的物件。 只不过对于山下学堂来说,那就是藏书阁内一抓一把。 莫说,山下学堂如今是有元婴小成的方道士坐镇,其内也有一些金丹大修士长期驻守教术。 所以这四十几年前的练气感悟,已经不算是很有用。 山下学堂内,如今基本都是筑基修士汇聚。 可是对于修道经验匮乏的赵族长来说,这就是仙界珍宝! 甚至其上的每一字,他都要仔细阅读与琢磨,想要体会出里面的深意。 而也在今日。 林朝京城内。 赵族长拜会完最后一位修士,也拿上了心得,准备回往京城家中。 他如今的家族众人,也在京城。 他们都是前些日子搬过来的,没有再选择隐居。 因为赵族长发现这个上界内的修炼中人,都是这般生活的。 那为了融入进去,也为了今后更好的交流与论道,赵族长继而也已‘朝外隐世家族’的身份,带领家族迁移。 毕竟迟早要接触,不如趁着自己风头正盛的时候,尽快融入到这里,贴上‘上界原著’的标记。 否则‘天外之人’的身份,总是听起来像邪魔一样。 同样,赵族长也明令禁止家族里面的人,莫要和别人说,他们是从下界来的。 这就怕将来上界内的修士们共同对外。 那时候就好汉难敌四手了。 可也在今日傍晚。 热闹的京城街道上。 赵族长回往家中的路上,却忽然发现四周瞬间一静,可是眼前与身边依旧有来往的百姓与行客。 只是自己怎么都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心下警觉下,他误以为自己中了谁的术法。 可在下一瞬间,他就看到远处街道上有一位少年正慢悠悠的走来。 哪怕是此刻四周行人再多,他还是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位少年。 皆因正是这位少年仙人,他才有缘带全族飞升上界。 这少年,也正是玄门弟子。 且之前也拿了天地仙缘,如今更是元婴小成。 他此刻来到这里,当看到赵族长行礼时,表情也没有过多波动,只是略微还礼,便开口言道:“赵道友,我今日游历此界,听闻你近年来拜会各门各族。” “是”赵族长面对这位接引恩人,是如实回道:“前辈,晚辈是想要求仙界之法。” “嗯。”少年轻轻点头,“你本可以随我回仙界,届时也无需这般费神费力的寻找仙法。” 少年说着,又看了看赵族长,发现赵族长已经是筑基大成。 当发现这些。 少年也不由暗叹,叹,赵族长这般短短七年内从练气圆满,到筑基大成,这已经是灵根与悟性绝佳,不愧是六成资质。 或是生在他等仙界五洲,估计如今已经筑基圆满,探寻金丹之道了。 于是,也是可惜这天赋。 少年难得的旧事重提道:“我且问你,你是要随我去上界?还是依旧带族人?” ‘嗒’赵族长歉意一抱拳,“晚辈还是想带族人..” 他说到这里,又小心的问出了另一个问题,“敢问前辈,如若带族人,是如何?独自飞升,又是如何? 如若前辈没这般帮我,那我想要被接引,应该是何等境界?” “灵界,在金丹小成就可以被接引。”少年听到赵族长拒绝后,也没什么可惜,更没什么动气。 相反,少年是很细心的解释道:“但要想自己飞升的话,是需要金丹大成。” 少年说到这里,也郑重的看向赵族长,“你可是要想好,今日我一走,来时不知何日。 而玄祖曾推演,此界五十年后便为元婴。 你若想再次被接引,是需要金丹圆满,就不再是今日这般,我可惜你的资质。 且就算破例,我也需要先回仙门向长老申请,但以你的资质,应该是能过。” “多谢前辈!”赵族长先是一礼,随后也是郑重考虑后才道:“晚辈还是想要带全族飞升仙界,不知这般又需要何等?” “那就三十年之内金丹大成。”少年目光平静,“六十年后,你则是需要元婴之境。 否则,此事无需再提。 而三十年之后,我会再次下界寻你。 若是你未有金丹大成,我会再过三十年寻你。 若是你也未幻化元婴,那你我二人的缘法也到此为止了。” “晚辈知晓..”赵族长躬身抱拳,心里却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 少年看到赵族长的选择与纠结后是摇了摇头,也没有多言什么,便身影消散,去往了林界之内的其余下界。 而赵族长之所以纠结,是他想去仙界,可又放不下自己的族人。 难全之下,他想来想去后,觉得还是族人最亲,家人最近。 他也没有什么质问,如‘他这般心性与悟性,还有这样的情义中,前辈为什么不感动?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机缘?’ 前辈又不欠他。 他若是说了,那是他贪得无厌。 相反,这位前辈能带他来上界,已经是他家族之福了。 要知在灵气充沛下,他们家中如今已经有练气修士一百余人,占家族众人的三成。 筑基修士则是有一位。 再算上他,是两位了。 他们这两位千年寿的修士,足以从他们家族成立之初,从四百年前的第一世活到如今,且寿命还有一半有余。 更足以看守后五世、十世的安危,让晚辈子嗣安心修炼。 可在下界的时候,这是想都不敢想的。 那时候他们整个家族还在为练气四层发愁。 甚至赵族长还在想着,如果自己百年老死之后,剩下的族人又该如何? 但如今一切都迎刃而解。 特别是赵族长这些年来与诸多大家族斗法的时候,还曾说过一句,‘一位筑基圆满的修士,可保护家族千年不衰。’ 这句话也让所有的大家族十分认同。 特别是一些家族里面,如一开始与许道人同辈的两位武者。 他们当时年龄已经有七八十余岁,但之后成功筑基,又延寿八百载左右。 这样的寿命,只要不身死,就足够保证他们家族长久不衰,而不是他们百年老死后就被其余家族吞并。 并且有意思的是。 这又将近四十年过去,当时身为‘祖爷辈’的他们,这些年内又添了两代后人。 筑基修士已经与晚辈隔了六代亲、有的子孙成亲早的,甚至隔了七代亲。 这要是叫祖爷,是辈份低了,且以前林界也没人能活到一百三四十岁。 使得如今的晚辈,就开始称自家的筑基长者为‘老祖’。 久而久之,倒是有了‘筑基老祖’这样的称呼。 哪怕是他家的人,为了体现对另一家的尊重。 当称呼别人家筑基修士的时候,如,称呼赵族长,就是喊‘赵家老祖在上’。 筑基老祖,是林界内最高的称呼,也是众人所羡慕的。 甚至皇帝都远远不如。 毕竟皇帝可活不了千年。 但相较于林界的众家族林立,且如今尚能和平共处,少有摩擦。 在另一方大界内。 属于恒仙宗的小灵界中。 这里却是祥和一片,且众多仙门林立。 只是这些仙门,都是恒仙宗的。 或者准确来说,是恒仙宗内的下界弟子,在功成筑基之后,便开始完全放养。 这放养的筑基修士一共有二百七十五位。 其中九成是去往了仙界,想要修仙证道。 剩下的一些就建立了宗门。 这些建立宗门的弟子,也是自家知道自家事,知晓自己的悟性与灵根皆为不足,继而没有去掺和了。 尤其他们也很明白,若不是前些年的时候法主聚八荒,天地散下无尽缘法,那他们其实筑基也难,甚至很可能一辈子练气。 所以无缘更高境界之下,他们就不去金丹遍地走的仙界内当小娃娃了,还不如回往下界建立宗门,看看能不能教出来一位天才弟子。 若是有天才弟子,这也可以仰仗徒弟之威,震慑四方寰宇。 况且仙界恒宗最近几年对新宗门还有扶持。 资源是要多少,给多少,极品灵石与更高的五品,就像是不要钱一样,整麻袋整麻袋的送。 趁着这个机会,若是不好好把握起来,那今后想要再建宗门,这只能靠自己一点一点的打拼了。 也是这般。 小灵界内如今有宗门十七处,遍布整个灵界。 他们收徒,也不是如曾经那般广开仙门,而是每隔三年,就派出各自弟子,去各自地界内的村镇中筛选。 有资质的,就带走。 没资质的,那就不提了。 而也在两方大界都在慢慢发展的时候。 时隔三月。 在今年夏。 宁郃等人等不到和云鹤有缘的人之后,也随即先收了客栈,准备去找午宗主一叙。 又在路上。 众人也不急,反而是游游玩玩。 因为等午宗主的弟子出山,这怕是要最少十年。 十年之内去通知就好了。 毕竟这位弟子如今是才入道。 可也是说起这个。 众人也打趣之间,猜午宗主能不能发现他弟子的‘神异。’ 最后众人猜来猜去,感觉九成是不能。 因为午宗主如今只是化神圆满,尚未洞虚。 倒是没有看清虚妄的神通,自然也看不到这位弟子的七窍玲珑之心。 但就算是洞虚,他估计也只是觉得这资质有点奇异,这‘灵根’有点不同。 毕竟七窍玲珑之事,知道的也只有他们六人。 同样的,七窍玲珑,也不是指心脏有七窍,而是生来就有一些堪破虚妄的能力,以及神魂聪慧,属于一种特别的资质。 也是在神魂聪慧之下,也会出现很多种神异的天赋。 比如许道人的法力,相较于其余七窍之人更为雄厚,堪比一些两千年道行的城隍。 这两千年香火神官道行,也相当于寻常修士四千年修为。 褚源,则是善于隐逸自身气息,寻常人查之不到。 可惜修道时日尚短,他还没有完全掌握,所以才被许道人给抓着了。 而如今。 宁郃等人闲来无事。 宁郃也稍微推算了一下这位午宗主的弟子,看看他的天赋。 这一推算。 宁郃也和众人言说了,这位弟子是擅长炼制丹药,其灵性之高,虽然只是筑基境界,但不亚于元婴真人的控火之法。 并且还是火木双修,木为主,火为辅,可以让炼制的灵丹拥有更多的生机与灵气。 众人听了,也是心下了然,知道若是火为主,木为辅,那在先天的影响下,会多少影响药力。 这无关控法之术,也无关境界,就是自身先天上的因素。 但在斗法的时候,火主修的修士,倒可以木助火势,实力是更上一层。 同样,在五洲灵气越来越浓郁的如今,双修的修士也逐渐增多了,术法筑基也变多了。 毕竟如今的灵气是四十年前的二十倍! 可哪怕是术法筑基相对简单,但大多修士还是一法为主,一法为辅。 这前提,还是得自身有两种行属。 更必须得是‘相差不到五成’才能修炼。 如若主属性为木,那木就先算十成。 火,必须五成以上才行。 不然的话,副属性灵根太差的前提下,那很容易就拖慢自己的修炼速度。 可要是五成以上,且悟性上佳,那基本不用太多的耗费心神去参悟此属性术法,就可以慢慢的孕养上来。 可若是悟性与灵根不够,那两者都修行,都要参悟学精的话,就拖垮自己了。 也是由此。 听到这些关于灵气与七窍的讲解后。 云鹤等人赶路时,无聊间也相互传音,算了算宁道友的灵根与悟性,看看多久能修到仙境。 但算之前,不能算宁道友如今的心境与道境。 于是乎,云鹤等人就避着前面带头赶路的宁道友,然后悄悄的传音。 最后众人总结出。 比如此时此刻,在灵气浓郁的现在,宁道友偶然间踏入修行,高兴的得了一本练气功法,又被一位五洲老修士指点。 这老修士也不用太高,只需要筑基期,且告诉宁道友,‘修道修心’四字就行。 于是这高兴的心情,以常人来算,是要高兴三个时辰,或者五个时辰。 但以宁道友的悟性,以及被指点之后,可能短息内就能平静。 于此,在平静之后。 宁道友开始修炼,然后刚一入定感悟,想要凝聚气感的时候,就感到四周全是灵气,不仅有五行风雷,还有妖煞各属,且每一种都符合自身。 可谓是任君挑选。 但寻常的练气功法上,肯定是不会写千万种行属同修,反而只会让修士选择一种。 那老修士肯定也会说,不要同修,否则会耽误修炼。 尤其这老修士必然也不相信宁道友会感受到所有灵气存在。 然后宁道友因为是才踏入修行,所以他很懵,不知道该如何,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听老修士和书中所讲的话,选了一个看着温和的风属。 同时在风属进身后,宁道友也有气感了。 可谓是一息凝气感。 之后,老修士发现自己教不了,只说了一句,‘道友资质惊天为人,请随我去往中州之地,让玄门主教导道友,才不会可惜了道友一息凝气感的七成天赋。’ 也是推算到这里。 众人也是觉得宁道友不在的话,天地肯定未开,玄门主依旧在中州看着那一亩三分地,所以宁道友才会去中州。 且山下学堂也不在,但灵气就按如今算。 而推算中的玄门主虽然不是如今的大乘,可应该也是洞虚左右,依旧是五仙之一。 于是,继续推算。 也在老修士话落。 宁道友一听有洞虚的大仙人,再当知道五洲祥和之后,那可能是会去往的。 由此。 两人开始从吴朝启程,向着中州赶去。 且在路途中。 再以宁道友的资质,那么在第一天刚出梁城地界的时候,宁道友就练气圆满了。 且以宁道友的悟性,也发现吸收其余行属也无碍。 所以想来想去,宁道友选择了众道同修。 最后就是三日筑基,十五天金丹,第二月元婴,第三月化神,第五月洞虚,年底成就仙境。 这是半年走完了所有修士的路,可谓是功德圆满,只等渡劫成上仙。 再等到了中州,老修士也惊奇的发现,这不是玄门主指点宁道友,而是宁道友开始指点玄门主。 老修士是为玄门主带来了一位老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