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小手术(2 / 2)
刘禅也下诏书安抚吴懿等人:“经过一年的观察,朕认为兄长周默已经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如今大战在即,我军中论领兵作战的能力,无人能出周思潜之右,不派他上战场,实在是有些浪费了。就让他戴罪立功,报效朝廷吧。”
冬去春来,时间已经是建兴七年(229),随着大地解冻,冰雪消融,战争的脚步也越来越近,整个长安城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起来。
火器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三种成熟的火器:火老鼠,窜天猴,震天响,已经全部交付军中使用。
火老鼠,是用来进行快速引火的火攻武器。窜天猴,是用来传递消息的信号弹。
震天响,就是炸药包,也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战略武器,用来开山破墙,不在话下。
……
一间明亮的屋子中间,放着一张长长的高凳。
赵云几乎是赤膊上身,趴在凳子上面。
过去十几天了,他都是这个姿势睡觉。
因为他的背上,有一个形态可怖的巨大肿块,高高隆起。
因为这个病,赵云已经受尽折磨,痛苦不堪。
他的年纪已经不小,倘若得不到正确的医治,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军中的医生已经束手无策的时候,刘禅得知了消息,急忙从长安前来军营,探望赵云。
“赵叔。”刘禅推门进入。
“陛下!”赵云急忙想要起身行礼,却被刘禅按住:“赵叔不必多礼,你的身体要紧。”
“多谢陛下。”
刘禅道:“我把兄长也带来了,他听说你这个病之后,也非常担心,想来看看,说不定有治疗之法。”
“赵将军。”周默道。
“思潜啊,一点小疾,何须叨扰你们?”赵云道。
“什么小疾,赵将军,你这是背疽,严重了,可是要人命的。”周默轻轻按了按赵云背上的肿块,问道,“疼得厉害吗?”
赵云强忍着疼痛,皱了皱眉头道:“当然疼,钻心一般疼痛。不过尚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周默仔细查看这颗背疽,只见它已经溃烂,深入肌里,脓疮流淌着组织液,发出阵阵恶臭。
这样的背疽,周默见过不少,也处理过不少。只是赵云这颗生长的位置,十分靠近脊柱,倘若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中枢神经,造成瘫痪。
一旦瘫痪,以赵云的岁数,基本就是要命的节奏了。
“赵将军,你这个背疽,必须要尽快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要做个小小的手术了。”周默道。
“手术?”
“就是用刀切开你背上的肌肤,将脓肿全部取出,清理干净,再用药敷在上面,防止其继续病变化脓。”周默道,“我也是从神医华佗之处,听闻此治病之法,虽然听上去很荒谬,但的确是治疗这个病的最佳方法。”
“只是,我也不是熟手,所以可能会比较疼。”
赵云丝毫没有犹豫,马上道:“我不怕疼。我相信你,思潜,你尽管动手吧。”
一旁刘禅开口道:“兄长,你一定要保证成功啊。”
周默道:“说实话,我也没有万全的把握。但我一定会尽我的全力。”
刘禅急忙道:“你没有把握怎么行?这可是在背上开刀子啊!”
赵云虚弱地笑了笑,嘴唇毫无血色:“没关系,陛下,让思潜来吧。我的身体我知道,你就死马当活马医吧。眼下战争在即,倘若能治好了我,我也好再披甲征战沙场。若是治不好,死了也就死了,当是我命数已定,我不怪你。”
周默拿出一柄锋利的小刀,在油灯上将刀子烤了烤,杀了杀菌,然后稳稳地放在赵云的背上。
轻轻一拉,将那脓疮划破一个大口子。
滚滚脓液几乎是爆浆而出,流了满地,臭不可闻。刘禅不由得捂了捂鼻子,向后面躲了几步。
而周默却是凝神屏息,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待脓液流的差不多了,继续将伤口划开,清理里面的脓疱。
“棉签。”周默低声道。
刘禅急忙将准备好的棉签递给周默。
这个脓疮,已经烂到体内两寸有余了,清理完脓疱之后,几乎已经变成了一个硕大的坑洞。
周默撒了许多止血消肿的药材在伤口上,然后还在里面填了一团棉布,作引流之用,避免伤口之中再产生积液,发生感染,影响愈合。
整个过程完成,赵云虽然汗珠布满额头,嘴唇煞白煞白,却是一声未吭。
“赵将军,手术做好了。”周默说着,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感觉如何?”
“是真疼啊。”赵云笑了笑道,“若不是我脑海中一直在想着当年云长兄刮骨疗毒之事,我可能就要疼得叫出声来了。但疼痛之余,却感觉背上的压力顿时消失,颇有一泻千里之快感,你这手术,还真的挺管用呢。”
周默一边用清水清理着赵云满身的脓液和血水,一边道:“今后几日,我就待在将军营中,每日要检查伤口,清洗伤口,换药。再坚持几日,将军一定能痊愈。”
一旁的刘禅擦了一把汗,感慨道:“我的天啊,赵叔你还笑得出来。我光是在一旁看着,都心慌意乱,不忍直视呢!”
周默笑道:“先帝曽言,子龙一身是胆也。赵将军的胆勇,岂是一般人所能比的。”
“哈哈。”赵云笑了。
赵云不可能知道,若不是有周默这个二把刀大夫的胆大妄为,敢在他背上动刀,建兴七年,就是他寿命的终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