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乱臣贼子(2 / 2)
“最好不要走到这一步。”周默道,“这件事情,责任在我,受些委屈和惩罚,我也接受,没什么可后悔的。我唯一心中有愧的,就是又连累了你们。你们几个跟着我,也太可怜了,没享过几天福,却总是一天天的担惊受怕。”
周母和三个老婆闻言,都默不作声,眼眶却红了起来。
“我已经想好了,倘若此事能够平息,我多半也会被削去官爵,不能在朝中军中任事。这也好,咱们可以就在这长安城,当个富家翁,也是不错的。”
朗星道:“我们倒是希望你天天能在家里。可是,夫君你是干大事业的人,这种生活并不是你想要的,你能甘心吗?”
周默道:“不甘心,可又能如何?我只希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过境迁之后,总有我时来运转的一天。”
周母道:“大风过岗,伏草唯存。勾践卧薪尝胆,也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周默道:“母亲说的没错。”
朗星道:“夫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我们都和你在一起。哪怕陛下真要杀你,我也陪你一起去死。我们在九泉之下,还做夫妻。”
花鬘花容见朗星这么说,也赶紧表态,愿意同生共死。
周默笑了笑道:“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也很感激,但没必要这样。能活着,咱就好好活着。九泉之下,谁也没见过,若是那边人又多又乱,小鬼跑来跑去,你们下去找不到我了,又怎么办?不是白死了吗?”
周默这地狱笑话,让大家在紧张悲凉的气氛之中,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宅子被四面八方包围,水泄不通,周默与外界彻底失去了了联系,也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
就这么吃吃喝喝,过了数日,外面一点动静都没有,直到一个下雨的夜晚,外面把守的卫兵突然哐哐哐敲门,说是要找周默。
周默急忙打着油伞,出门查看情况,却见一身材高大的男子身着黑袍,兜帽盖住了脸,站在门外。
那男子一言不发,走进周默宅中,卫兵又把门关上。
只见来人摘下兜帽,露出一张冷峻的面庞,正是诸葛亮本人。
“丞相……”周默道。
诸葛亮皱着眉头,像训儿子一样,厉声道:“你这事情做的,叫我怎么说你才好!”
周默道:“丞相息怒。我承认我当时确实是冲动了,但陛下做的事情,与街头流氓无异,岂是人君所为?我实在是不忍直视,所以就教训了他。”
诸葛亮道:“皇帝再错,也是至尊,臣子罚君,以下犯上,就是作乱,你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只能说明,你心中无君。”
周默道:“君名义上是天子,但说到底,他也是人,不是神仙,既然是人,就会犯错。丞相总说,赏罚分明,可臣子犯错,自有君主和有司来惩罚,而君主犯错,又由谁来惩罚?”
诸葛亮道:“火灾旱灾,天狗食日,君主倘若犯有大错,上天就会通过灾祸和天象,以示惩罚。前汉哀帝王莽之时,后汉桓灵之时,都是明证。”
周默明白,诸葛亮说的是天人感应。这是董仲舒搞的儒家学说里面的核心部分。自汉武帝以来,朝廷对天人感应一直都无比重视。本质上,这是某种规范君主行为的政治哲学。
朝臣们想要抨击朝政,就去民间寻些灾异,想要拍马屁,就去民间寻些祥瑞。而每每有日食或者大灾,朝廷都要将之与德政不施进行强行联想,严重的时候,三公级别的官员都要引咎辞职,替皇帝背这个黑锅。
以至于到了汉哀帝时,民间灾异不断,汉哀帝笃信不疑,觉得这是自己皇帝当的不行,上天在惩罚自己,差点就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断袖情人董贤。
诸葛亮虽然受限于时代,对于未知的东西充满敬畏之情,但他本质上还是个现实主义者,这些祥瑞灾异之说,其实他也是半信半疑,并不像益州那帮谶纬学者一样,痴迷其中。
周默道:“天人感应,都是虚妄之言。丞相真的相信那些东西吗?”
诸葛亮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们周氏擅观天象,屡屡预言天下大事,难道那些都是虚妄之言吗?”
“这……”周默一时语噎。
“你不必说了。我今天来,也不是为了和你争论这个的。”诸葛亮道,“即便你做出这样的不臣之事来,我还是愿意相信,你的初衷是好的,你并没有反心。只是,别人并不会这么想,你明白吗?”
“明白。”周默道,“别人只会觉得,像我这样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你知道就好。”诸葛亮叹息道,“这几年我们苦心经营,筚路蓝缕,终于北伐成功,才有了一些起色,朝野上下难得的一片团结。可你这一耳光打下去,把天都扯了一个口子啊。”
“一人做事一人当。”周默道,“我已经想好了,这件事,处罚我一人便好,不必牵扯太众。张伯岐,魏文长,孟获等人,若是有什么想法,我可以给他们写一封信,他们一定就不会生乱。至于我这车骑将军,不做也罢。学丞相当年,躬耕于陇亩,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胡闹!”诸葛亮大声道,“还躬耕于陇亩,谁允许你的?朝廷离不了你,我诸葛亮离不了你,你明白吗?你倒是甩袖离去,去种田逍遥去了,可这么大的朝廷,这么强大的敌人,还有这么不叫人省心的皇帝,你打算让我一个扛吗?”
周默没有说话,但听到诸葛亮的话,心中难免升起一阵酸楚。
“我准备保你,不惜一切代价保你。想来我这张老脸还算拿得出手,哪怕是太后一家子和李严,也要给我些面子的。这几日,你就待在家中,该吃吃该喝喝,但不要有任何的异常举动。一切事情,都由我来安排。出于避嫌,我不方便经常过来,如果有重要事情要通知你,门外守卫是我的人,会和你对暗号。”
周默点了点头,却道:“可是,丞相一生清正廉洁,何必为了我而自污。”
“我不是为了你,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国家,为了实现先帝的遗命。”
“难道就没有一点点是为了我吗?”
诸葛亮想了想,却是欲言又止,只自顾自带上斗篷,转身离开。
“丞相,你还没回答我话呢?”周默追问道。
“能不能不要这么臭美!”诸葛亮头也不回地怒道。
望着诸葛亮离去的背影,周默笑了,却有几滴泪水从脸颊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