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春风不度(2 / 2)
在他看来,想要说服,人也未必肯听。想要人听,多半也是需要建立在先打服的基础之上。一场艰苦的战斗,似乎在所难免。
而尹赏的信息,却是给他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尹赏却是摇了摇头,笑道:“将军谬赞了。这些观点,其实都是伯约临行之前,与我讨论西北局势的时候,说与我听的。我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周默拱手道:“即便是伯约的观点,尹太守慷慨快士,也是令人敬佩。”
在冀县休息两日,周默又前往阿谢居所,打听阿谢的消息。
自从收复长安之后,阿谢便马不停蹄,亲自返回大月氏国去了,其目的便是筹划扩大商路以及二国盟好的事宜。只是路途遥远,这一去一回,起码也得半年之久。
听阿谢的仆从说,阿谢一个月前就已经从冀县出发,此时多半还在路上,尚未收到他的消息。
离开冀县,周默军一路北上,从金城(今兰州)渡过黄河,便是进入了凉州地界。
相比于陇西地区的地广人稀,凉州更是荒芜,常常行军一日,也难遇到人烟。
这一日,终于到了武威,魏延听说周默到来,大喜过望,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
一见到周默,魏延就大笑着阔步上前,勾住周默的肩膀。这个姿势汉人并不常用,魏延也只是跟周默学坏了而已。
魏延开口笑道:“多日不见,实在想念啊。思潜,这一路够辛苦的吧?”
周默道:“我本以为,出金城再往北,便是一路的戈壁沙漠,商队的骆驼驮着货物,脖间的铃铛叮当作响,穿行在沙丘之上。没想到,走了这么久,也没看见一片沙漠,这里和陇西也差不多嘛,就是人再少了点而已。”
“想看沙漠,还不容易?”魏延笑了笑,指着东方山丘上一排排的烽燧台,“站在那烽燧台上,朝东望去,就全是沙漠了。”
周默一时兴起,二人于是骑马一路向东,爬上山丘,来到烽燧台。
这些烽燧台最早是汉武帝所建,用途就是烽火戏诸侯,不是,是快速传递消息,防止匈奴人入侵。
如今,匈奴人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鲜卑人,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等等。
“河西鲜卑诸部就生活在那里吗?”
站在烽燧台上,周默指了指东边辽阔无边的沙漠,问魏延道。
魏延笑了笑:“怎么可能。鲜卑人也是人,沙漠一滴水都没有,如何能够活人?”
“据我所知,河西鲜卑部族众多,分布极广。其最强的一支,称作没鹿回部,目前主要居住在河套一带,距离这里极远。河套水草丰美,通常游牧人中的最强者,才有资格居住在那里。这没鹿回部的首领名叫窦宾,其祖上也是咱们汉人。窦宾善于拉拢其他部族,数年前拓跋氏族内乱,其中最强的一支,以拓跋力微为首领,暂时就依附于窦宾。”
周默笑道:“这个拓跋力微的事,我已经略知一二。他就是和郝昭苟合,频繁入境骚扰我们,还杀死安定郡的杨太守,搞得文长兄气急败坏的那个人吧?”
“没错。”魏延提起此事,气血上涌,气得说话声音猛地增大了不少,“此人十分狡猾,神出鬼没。我有心率军出击,想要彻底铲除这个威胁,他却像个狐狸一样,稍有风吹草动,跑的就比兔子还快,始终找不到他的具体位置。”
周默问道:“那西域诸国使者的事,也是因为这些鲜卑人?”
“一半是,一半不是。”魏延道,“自从黄巾乱起,汉室衰微之后,西域诸国事实上已经独立了二三十年,现在他们各自过各自的日子已经惯了,不太愿意归附一个看上去并不是很强大的汉朝,毕竟,中原之地并不在我们手里控制着。所以鲜卑人稍一作乱,他们就有了借口。”
周默道:“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鲜卑人和郝昭的问题。”
“没错。只是这凉州地方太大,鲜卑人又太狡猾,实在头痛啊。”魏延叹了口气,“自从来到凉州,我就没过过一天舒坦日子。每天就在这鸟不拉屎的狂风黄沙里吃土,还受这鲜卑人的鸟气。我这凉州刺史当得,实在是又憋屈又窝囊,还不如当年在汉中时候呢。那时候,你我每日饮酒吃肉,谈论军机,那是何等的痛快啊。”
周默笑道:“凉州联通丝绸之路,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来源,事关重大,丞相和我商议之后,觉得朝中诸将,只有文长兄才能胜任,所以才派伱来到西北。可你这家伙,倒是发起牢骚来了。”
魏延哈哈大笑:“活儿要干,牢骚也要发。这不终于把你也搞过来陪我吃土,我心里可就平衡多了。”
周默笑道:“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魏延收起笑容道:“这你就错怪我了。老弟有所不知,我是真需要人手啊。如今我魏延虽号称统领一万多人,但整个凉州地方实在太过广阔,处处都需要兵马驻扎。我手上真正能随时调用的兵马,也不过三四千人,而拓跋力微和郝昭,一共有两三万人之多,实在是双拳难敌四手,所以才急需支援,否则也不会腆着我这老脸,跟丞相和你要人啊。”
转过头来,魏延一脸期盼,问周默道:“你这次来,带了多少兵马?”
周默道:“精骑一千。”
“多少?”
“你没听错,就是关营的一千人。”
魏延一脸失望,道:“你好歹也是个堂堂的车骑将军啊,大军出征,只带一千人来,跟个偏裨小校似的,不觉得寒颤吗?”
周默道:“朝廷没那么多粮食啊,带的人多了,你能供养得起吗?而且,东边的曹真也一直不消停,不给喘息的机会啊。”
“唉。”魏延重重呼了口粗气道:“就带这么点人,如何能收拾鲜卑人?而且,这事要是让西域那帮人知道了,不又得小看我们吗?”
“别急啊文长兄。”周默笑道,“收拾鲜卑人,这一千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