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尘埃落定(2 / 2)
这也是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设想之一。
诸葛亮派遣了多名使者,以汉使之仪,出使临近的西北羌、胡、鲜卑各部,尽最大可能化解旧时恩怨,抛弃成见,结成友好盟约。
一句话,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势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将整个关陇的政权平稳过度到大汉手中的目标。
时间进入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
来自成都朝廷的任命和封赏,也传至长安城。
这个安排是由丞相诸葛亮等人共同起草,并由朝廷的尚书台官吏审阅,最终由皇帝刘禅本人亲自确认生效的。
刘禅下诏,
以军功进封丞相诸葛亮为新都侯,周默为阆中侯,赵云为朱提侯,魏延为南郑侯。
这是北伐功劳最大的四人,所以全都进封县侯。
降人颜斐封新丰侯,孟达封上庸侯,这两人都是诚心归附且立有大功,所以特殊对待,封为县侯。也作为一个招牌,让心怀汉室有心归附的魏国官吏都看一看,诚心归降之人的待遇如何。
吴懿,吴班,高翔,陈到等人进封乡侯。
降人魏兴太守申仪率众归附,封乡侯。
天水姜维为平定陇西立下奇功,封都乡侯。
张嶷、陈式、马谡、王平等封亭侯。
降将王双守长安有功,封亭侯。
向朗,杨仪等封关内侯。
姜维的友人,冀县吏梁虔、梁绪兄弟,以及尹赏,都封为关内侯。
孟获本就已经是云南王,封无可封,这一次便只封了其弟孟优,其侄孟琰的官职,而给了孟获部族更多在南中地区的权力。旄牛部朗路亦是相似的待遇。
其余各大小、官吏、将军皆有封赏,可以说,朝野上下,人人满意。
唯独只有一人不满,就是李严。
虽然整个北伐过程,李严一直守在他的江州大本营,除了派遣陈到偏军支援之外,就是供应了不多的粮草,基本就没出过什么力。
但诸葛亮还是公平起见,给李严这个都乡侯的爵位增邑五百户。
然而,在李严看来,五百户可太少了,如何能让他满意?
毕竟,就连并没有什么具体功劳,只是随军陪在诸葛亮身边清谈讲经的刘琰,也增邑千户。
毕竟,就连李严的部将陈到,这几年跟随周默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其爵位也已经是乡侯,不亚于自己这个先帝托孤重臣了。
但是,李严却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公开。
以诸葛亮和周默如今在朝中的声望之隆,他要敢公开表达不满,唱反调,都不用诸葛亮亲自动手,群众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他淹死。
到时候,怕是现在的江州都督官职和都乡侯的爵位,也不能保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