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声东击西(1 / 2)
第199章 声东击西
像马镫一样的简单发明很少,也没几个会像马镫那样对历史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林恩·怀特
这个夜晚,长安城的所有铁匠铺,彻夜灯火通明。
所有铁匠开足火力,加班加点,叮叮咣咣只打造一样东西,就是铁环马镫。
这玩意儿的确很简单,铁匠们仅用了一天时间,便将所有两千匹战马,全部都装配上了。
双边马镫,再配合高桥马鞍,使得人坐在马背上,能够更好地控制重心,保持平衡,不会左右晃动,也不会前后出溜。
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一个普通人便可以学会骑马。
更何况周默所选的骑兵营,都是些胆子大,体格壮的年轻小伙儿,很多也都是骑过马的,只是没有经过完整的马战训练,学起来,就更快了。
就像后世年轻人喜欢跑车摩托车,三国的年轻人,哪里有不爱骏马的?
得知入选骑兵营,士兵们个个都是兴奋不已。当领到自己的马匹之后,也都是爱不释手,一会儿拍拍马脖,一会儿摸摸马头,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训练起来,也是格外专注用心,生怕达不到张将军的要求而被除名。
在周默的安排之下,士兵们集中在长安城中心宽阔的横贯驰道上,进行骑马训练。
也就长安城,能有这样完美的练马场所。换做其他小城小县,道路狭窄逼仄,根本不可能施展开。
而负责指导骑马的教练,除了张嶷等少数蜀军军官外,大部分都是从魏军降卒中找的骑兵军官。他们常年在西北从军,浸淫骑兵战术,更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论专业程度,是蜀军比不上的。
还有一部分教练,是负责教导如何喂养马匹,快速增进人马感情的。这些人都是从杜恕的马场中找来的饲养员,常年接触陌生马匹,对于如何讨马儿欢心,很有一套。
在双边马镫这样先进技术的加持下,再配合给力的场所,专业的教练,以及热情满满,身体素质过硬的年轻士兵,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已经能够熟练操控马匹,纵马疾驰,减速转向,踱步慢行,令行禁止,整齐划一。
当然,也有个别实在脑子缺根弦,平衡性天生不足的人,无法达到要求,张嶷出于无奈,也只能把他们踢出骑兵营,从魏军降卒里面找了一些熟练手进来。
双边马镫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解放骑手的双手,进行更多的战术动作,仅利用双腿紧紧夹着马腹来控制坐骑的方向和速度。
没有双边马镫的情况下,骑手们想要进行类似骑射这样的动作,也不是不行,草原马背上长大的民族,比如匈奴人,鲜卑人,几乎个个都能骑射。
但对于农耕文明区的汉人骑兵来说,没有从小耳濡目染的条件,便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掌握这项技能。
双边马镫,让他们可以大幅度缩短掌握这项技能的时间。
而对于一个娴熟的骑手来说,使用双边马镫,也是大有裨益,能够在马上更加灵活自如,解锁更多的动作和姿势。
五天时间很快过去。
仿佛像是游戏里面点个升级按钮一般,两千步兵摇身一变,升级成了骑兵。
魏延如约来到横贯驰道,检验张嶷训练的成果。
驰道一侧,一字排开,摆着四个巨大箭靶,分别为黑、白、红、黄四种颜色,士兵们分成十几骑一组,纵马加速,飞驰而过,等到了近前,有教练会随机举起一种颜色的旗帜,于是士兵们拉弓射箭,射向相同颜色的箭靶。
马儿速度很快,教练举旗的时间也是随机不定的,有时候给士兵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
基本上可以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
魏延陪同周默,坐在高台之上,一脸认真地仔细观看训练,连连拍手叫好。
虽然也有大量箭矢脱靶,比他魏延自己的骑射技术那是差得远了,但作为一支骑兵部队整体来看,却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