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颜斐自裁(2 / 2)
“好!”周默颇为激动,大声道,“我保证,北伐结束之日,便是颜太守妻子家眷东归之时。”
颜斐也是激动地老泪纵横:“颜某虽不才,但只要我尚在一日,必能确保城中魏军降卒之忠诚,以效力于将军账下。”
……
颜斐归附之后,降卒问题解决,周默已再无后顾之忧。眼下军情紧急,于是急忙同魏延和张嶷回到军营,商讨接下来的问题。
颜斐身体虚弱,周默准许他先休息,但他却强打着精神,无论如何也要来参加军议。
周默开口道:“我军虽如尖刀入腹,直捣长安,但却是深入了魏国腹地,四面受敌,而曹真的八万大军,不日便将抵达。我们该如何防守长安?”
魏延早又准备,开口道:“守长安,必守潼关。我军一日夜便拿下了长安,而曹真大军尚有数日才能赶到,这个时间足够我军趁胜东进,占据潼关了。我意亲自带领本部兵马前往。”
张嶷却道:“占了潼关,那么蒲坂津呢?当年曹操西征马孟起,便是徐晃自蒲坂津渡河,起到了关键的牵制作用,迫使关中联军分兵,曹操大军成功渡过渭水,奠定胜势。”
魏延道:“分兵拒之。”
张嶷又道:“占了潼关和蒲坂津,那么武关呢?当年高皇帝灭秦,便是走武关道进入关中,屯兵霸上直逼长安城,于是子婴出降。”
魏延道:“还是分兵拒之。”
张嶷道:“可我军一共也只有万人。”
魏延道:“伯岐不必担忧,我也知道魏军势大,因此必然难以久守,但我军的目的是拖,而不是守,只要能拖慢魏军西援的步伐哪怕一日,思潜便能为长安防御多做一日准备,丞相在陇西的大军也将多一分能够及时赶来汇合的希望。”
张嶷道:“魏将军言之有理,不过还是由我部兵马前去潼关更为妥当。此役凶险万分,我的人马都是同乡同族组成,遇到逆境,更能坚持。”
魏延眼一斜,大声道:“伯岐难道是说我魏延的部将扛不住逆战之凶险吗?”
张嶷道:“非也。我只是站在大局的角度分析,绝无他意,魏将军勿怪。”
魏延嘿嘿一笑道:“那还是我去罢。你还是陪思潜留在长安更好,伱们常年并肩作战,又是老乡,配合更默契。”
“你们不用吵了。”周默道,“依我之见,谁都不用去守潼关。”
“什么?不守潼关了吗?”魏延和张嶷都惊了,不约而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