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当子午而北(2 / 2)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继续饮酒赏乐。阿谢则默默将夏侯楙的话记在心上。
等夜里宴会散了,阿谢回到府邸,便急忙写下一封密信,派亲信送往周默军中。
这夜凌晨时分,夏侯楙在宿醉中被人喊醒。
他极度恼怒,正想破口大骂,甚至杀个人来泄愤,却被耳畔老宦官吐出的几个字吓得瞬间清醒:
“蜀军杀到长安了!”
“什么?不可能!”夏侯楙大惊。
“千真万确。将军赶紧穿衣吧,京兆太守、都督御史等人正在外面候着,只等将军下命令呢。”
“下什么命令?”夏侯楙一面穿衣,一面骂道,“这帮酒囊饭袋,不好好在城头上守城,跑来找我有什么用?”
“将军手握三辅兵权,没有将军的命令,他们岂敢轻动?”
“好吧。”夏侯楙这才想起,在曹真赶来之前,自己还是一把手这回事儿来。
不一会儿,夏侯楙换好衣服,出来接见诸官僚。
京兆太守报告道:“蜀军自子午谷而来,约莫有一两万人,此刻已经到达长安郊外,天亮之前,便将直抵城下。”
“我长安城中有守军多少人?”夏侯楙问道。
京兆太守道:“我城中守军共有五千人,尚有五千人屯于扶风郡槐里,现在调兵,一日内便可赶来。”
“所以,敌军有一两万人,我们只有五千人?”夏侯楙惊道,“那还守个屁啊!”
京兆太守道:“将军,能守。我们只需坚守十日,待大将军兵马赶到,蜀军自溃。”
“十日真能守得了吗?”
“一定能。”
听到京兆太守笃定的话,夏侯楙却是满腹狐疑,略加思索之后,又问道:“你最少需要多少人,能确保长安十日不失?”
“最少需要多少人?”京兆太守不解道,“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长安城大,四面共有十二个城门,五千人虽然不少,但分配到每个城门,每门也只有四百来人,实在是捉襟见肘,如何还能减少?”
夏侯楙道:“每门给你三百人,十二门共三千六百人,由伱指挥守城。剩下一千四百人,归我调用,你就不用管了。从槐里支援而来的五千人如果到了长安,也归你调用。”
“长安城,就交给你了。”夏侯楙道,“若能守到大将军赶来,算你大功一件。”
京兆太守虽然不知道为何夏侯楙要留下一千四百人,但上命难违,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然后急匆匆告辞,点派兵马,加固城防去了。
等将官吏们全都送走,夏侯楙终于对他身边的老宦官说出了他的目的:“我在长安这么多的东西,天明之前便要搬走,一千四百人如何够用?你快去找阿谢,让他去多找一些人手来帮忙。同时派人去城北调集船只,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