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姜维献城(2 / 2)
姜维瞧了她一眼,对属下道:“府中一应人等,全部绑了,交于丞相发落,休要漏走一人。”
说完,姜维便提着马遵尚在滴血的人头,离开太守府,命人骑快马将人头送往东西南北四城门,给守城军士们传看。然后便亲自前往南城门,迎接诸葛亮大军入城。
冀县南门口。
诸葛亮在接到姜维密信之后,即刻出发,马不停蹄,亲率大军前来接收城池。
刚一抵达,果然见到冀县如姜维密信中所说,城门大开,城头高挂汉字大旗。
不多时,姜维亲自带领梁绪、梁虔、尹赏等城中守将官吏出城,将马遵人头,及太守印绶等物献上。
诸葛亮大喜,即命杨仪接受投降,同时宣布赏赐大量钱财布帛给城中三千将士,加以安抚。
然后亲自上前,拉着姜维的手,将他扶起来。
见姜维剑眉星目,一表人才,诸葛亮心中喜不自胜,笑道:“思潜曾数次对我说过,姜伯约乃凉州上士,才智高绝,又心怀汉室,实为天下第一等的俊秀之才。我一直心有怀疑,不知其真假,今日一见,果真令人刮目相看。”
姜维道:“丞相谬赞了,吾亦仰慕丞相久矣,今日得见尊容,足慰平生。”
诸葛亮哈哈大笑,邀姜维同乘一车,一起入城。
蜀大军入城,与百姓秋毫无犯,百姓们见到蜀军纪律严明,不抢不夺,也都心生好感。
整个接收过程,城中秩序井然,三千守军全部投诚,没有发生一起再叛事件。在只死了马遵一个人的情况下,蜀军便全面拿下了冀县。
诸葛亮知道姜维与马遵颇有仇怨,但此次事件中,姜维却也只杀了马遵一人,将马遵的家眷全部放过,不由得心中默默称赞。
随后,听闻姜维讲述其归顺之后的经历,诸葛亮感慨万千。
周默也曾同诸葛亮讲过他北上雍凉与夏侯楙谈判的故事,但与姜维所讲一比,周默的讲述便明显夹带了不少“私货”。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周默将其中的凶险程度给大大弱化了。
再听姜维一讲,周默北行,堪称九死一生。若不是他胆大心细,收服姜维,可能他们早就被姜维和郭淮联手一锅端了。
而仁摩罗之死,从姜维这个当事人口中说出,也更令人感慨痛惜。
而姜维能够成功取得郭淮的信任,借了他一千士兵不说,竟还能绕过太守马遵,掌握了冀县的兵权,更令诸葛亮啧啧称奇。
更可贵的是,姜维在郭淮如此重用之下,仅凭与周默的数面之缘,便生死追随,即便历经考验,都能矢志不渝。
这份信任和忠诚,古今又有几人能够与之相比?
诸葛亮不仅暗自感慨:“周思潜啊周思潜,你是如何能够慧眼识珠,发现姜伯约这样的人才的。难道你们周氏,真的有洞察天机的本事吗?”
诸葛亮见姜维无论样貌,还是品格,以及言谈举止间表现出的才思敏捷和过往事迹中展现出的能力和忠诚,无一不是俊秀拔群,越看越是喜爱,便生了将他留在身边的想法,于是命其为兴汉将军,兼丞相府参军,随他左右参与军机决策。
姜维大喜,急忙拜谢。
诸葛亮道:“伯约立下大功,这些官爵只是临时性的。等回了朝廷,报告陛下,另有封赏。”
姜维闻言,心中一喜,又迫不及待地开口道:“多谢丞相。拿下冀县,只是开胃菜。我还有一道大餐,要献于丞相。”
说着,便将手向地图上一指,正是上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