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比谁快(1 / 2)
第148章 比谁快
木兰塞以东三十里,钖县。
魏奉义中郎将李基奉司马懿之命,带本部兵马千人连夜行军,前往木兰塞立栅扎营,阻拦蜀军支援孟达。
李基是魏国名将李通之子,在荆州为将已经十余年。
他接连伺候过曹仁、夏侯尚、司马懿三任长官,也算是三朝元老了。但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像司马懿这么奇葩的领导。
上任第一天,就把人们像遛狗一样晾在城门口晒了一中午的太阳,到了晚上,还不让睡觉,都在都督府排队等着汇报工作,直到夜里子时才回家休息。
上任还不到一旬,便毫无征兆地,突然命全军将士连夜出发,奔袭上庸。
甚至走到半路,李基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是上庸,是去讨伐孟达叛军。
李基当了十几年军官,还从来没有赶过这么着急的路。
司马懿就像赶着投胎一样,每日里都三番五次催促各部兵马加速赶路。
还在各部曲中都派了监军,随时监督将军们的执行情况。
吃饭也不让好好吃,都是带着干粮,边走边吃。
睡觉也不让好好睡,只许规定时间的一半,每天只睡前半夜,一到丑时,就把士兵们叫起来,继续赶路。
李基实在想不通,这孟达小儿有何可惧,何须如此郑重其事,如临大敌?
新官上任三把火,烧的也太过火了吧。
就这样,全军八日奔袭了一千两百多里路,终于到达上庸郡地界。
李基已是疲惫不堪,想着终于到了,起码能来得及喘口气,却又马上接到司马懿新的军令:
命奉义中郎将李基部,昼夜不停,继续沿汉水道向西行军,前往木兰塞扎营立寨,阻拦可能的蜀军援兵。
收到这个命令之后,李基的反应就三个字:
开玩笑?
魏军从宛城出发,距离上庸确实很远,可蜀军也不近啊,也足有千里之遥,何况中途还要经过申仪镇守的魏兴郡西城县。
他申仪是废物吗?会让蜀军安然通过?
何须去守那木兰塞?
再说了,就算蜀军即刻收到消息,赶过来起码也要七八天时间。为何要求我部昼夜不停行军?
吃不消啊。
但是,军法无情,司马懿派到军中的监军也个个都是有铁面无私,油盐不进,李基实在没有办法,也只好连夜行军,硬着头皮上了。
凌晨时分,天还未亮,路过钖县,距离木兰塞只有不到三十里之遥。
钖县城虽然不大,却是汉水重要的交通要塞,沿路有不少酒家茶舍,起码能提供些解渴的茶饮,供士兵们歇一歇脚,缓解一下疲劳。
属下部曲长们纷纷表示,士兵们已经筋疲力尽,实在走不动了。
于是李基向监军提议,在钖县稍作休息,过了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再行出发,入夜之前必然可以到达木兰塞。
可监军却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要求严格按照都督之命,不作停歇,一鼓作气到达木兰塞。
好说歹说,也只勉强同意从钖县的茶铺里采购一批降暑败火的茶叶,等到了木兰寨,再给士兵们沏茶饮用。
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一肚子的抱怨,继续西进,天亮时分,距离木兰塞已经不到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