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越雟归心(2 / 2)
“饶恕我部族人吧。”
诸位首领纷纷出席,跪拜恳求。
诸葛亮忙伸手虚扶:“欸~各位首领快快请起。各位所言差矣,此次刀兵相见,皆是那高定、雍闿、孟获等人从中作梗。今日吾与各位坦诚相谈,理当尽释前嫌。
“汉中王与太子皆是仁德之主,兴兵南伐,只诛叛乱首恶,并无掠夺之意。日后若能守望相助,使我汉夷各族亲如兄弟,以免再遭刀兵之祸,实乃南中之幸,百姓之幸也。”
诸葛亮说完,又举起酒盏笑道:“诸位此番回去,当与我等罢兵修好、休养生息、造福汉夷百姓,方无愧诸位首领之名。”
回去?
刚刚起身入席的部落首领们瞪大了眼睛,他真要放我们回去?
“谢军师!”
众人端酒共饮,却仍有些不敢相信。
直到诸葛亮亲自出府,将他们送至卑水城外,首领们心跳顿时加速起来,居然……真就放我们回去了?!
“来。”诸葛亮行至城外,向身后招手,自有士卒将布帛、玉器承上。
“此乃蜀中玉器丝织,特赠予诸位,以志汉夷永世之好。我汉家有‘化干戈为玉帛’之典故,干戈玉帛只在咫尺之间,盼诸位此后慎重思之。”
有些部落首领已忍不住眼含热泪,躬身连连称是。
然而正当他们以为这就算结束了的时候,诸葛亮一句话,又在他们本就一败涂地的心防上,给了重重一击。
“诸位麾下士卒面黄肌瘦,想是平日缺粮,不得饱食。吾已命人取军粮分与他们,尔等且随吾来。”
大脑一片空白的部落首领们,傻呆呆的跟着诸葛亮一路行至看押俘虏的临时营盘,只见真的有许多汉军士卒在营寨门口为夷兵分粮、维持秩序……
得到粮食,又听说可以回家的夷兵各个面带感激,拿到粮食后纷纷向汉军行礼。
诸葛亮来到营前,见将士们皆依令行事,未敢擅作主张,亦是含笑点头。
随后他高声道:“尔等虽非我汉家儿郎,亦本是良善之民。今日被俘,家中父兄妻子定倚门而望,悲痛万分。今吾便赠与米粮,纵尔等归家,以全此情,去吧!”
待翻译过后,夷兵们纷纷跪倒叩拜,高呼诸葛亮之名谢恩。
“让开道路,放夷兵归家!”诸葛亮一挥手,而后又对身后呆若木鸡的一众首领道:“尔等自率他们去吧。”
首领们此时再无怀疑,纷纷抚胸跪倒,泣道:“诸葛军师大恩,南人永世不忘,后若复反,天地不容!”
“呵呵,去吧,待平定他处叛乱,我等还会派人助尔等开荒耕种、种桑养蚕。夷人亦是南中百姓,不可世代贫苦如斯。”
李严见此低声道:“军师,纵夷人大军归去,彼若复反……”
诸葛亮面色不改,低声笑道:“再败之、纵之便是。”
李严:“……”
越嶲夷人各部纷纷率兵归家,果真未再统兵杀回。
此地多是夷人部落,没有汉人大姓,欲平越嶲,铲除高定势力后,令这些夷人首领归心才是关键。
而后诸葛亮又亲率大军,围了邛都,高定部余孽见夷王身死,大军灰飞烟灭,心知大势已去,顿时开城献降。
先前被高定设计诓骗,强虏来的青羌三部大量族人亦在其中,今方获救。
几位青羌将领亦是感恩戴德:“我等此去,定要说服大王罢兵休战,不负军师厚恩!”
而后自领青羌族人南去,亦不复返。
诸葛亮率大军五月渡泸,分兵平定越雟其他诸县,闻者无不望风而降。
大军一路行军,一边宣传汉夷修好,永罢刀兵,共同致富。
六月前,越雟已定,大军此时有两个选择,继续进兵永昌,或东去开赴益州郡。
永昌遥远,此时情况不明,诸葛亮不欲孤军深入,加之心忧益州郡的太子刘禅,故而果断率兵东去,准备与太子刘禅会师。
感谢“书友20210720175302032”大佬100点币,入资季汉武装集团,您的点币将用于南中大开发,感谢支持~
PS:1934年英军入侵,强行于南方采矿,班洪王召集佤山17部落誓师,组成“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抗击英军,并发“告急求援书”,信中仍感念诸葛武侯之恩,坚守“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祖训,前仆后继,绝不屈服,甚至一直浴血抗争至新中国成立。1960年中缅两国签署边界条约,班老地区终于正式回归祖国。而时至今日,班老乡人仍在代代守卫祖国西南边境。
班老地区不是越雟郡,仅以此佐证诸葛武侯平南之功。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cc/yt97738/373462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cc。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