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城里小泥人(1 / 2)
“邵宇,你回来,不许乱跑。”
看着跑出去的儿子,苏璇想要把他给逮回来。
“没事的大姐,就让他去吧,那些孩子性格都挺好的。”
前面的挖泥鳅的那群娃娃,就是张宝他们那一伙。
以前张铁是他们的头头,现在张铁上了初中,这接班人的位置,就到了他的身上。
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张安对他们的脾性也算是了解。
果然,一堆小孩子,看着穿着干净的小邵宇并没有排斥,反而非常欢迎。
很快,小邵宇就跟他们打成了一堆。
甚至有个娃娃,挖了一条黄鳝出来,还喊小邵宇去捡。
这个可是很大方的行为,因为在娃娃堆里面,这种大家一起来的,谁捡起就是谁的。
只不过陈邵宇这个城里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接触过这些鲜活的东西。
看到地上活蹦乱跳,不停扭动着躯体的黄鳝,终究是有些害怕,没敢递手。
虽然没捡到黄鳝,但别的孩子抓到大黄鳝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起高兴。
“小安叔,你怎么来了?”
看到张安过来,一群小孩子争相喊着,有的喊叔叔,有的喊哥哥。
“我过来看看,你们今天挖了多少黄鳝。”
张安揭开盖着水桶的蛇皮口袋,桶里的黄鳝泥鳅真不少,都小半桶了。
“嚯,已经挖了这么多了,够厉害的啊,什么时候开始挖的?”
“嘿嘿,我们吃完饭就来了。”
被张安夸了一句,一群娃娃都笑得合不拢嘴。
“只不过没遇到大的,都不如小安叔你家鱼塘里的那些黄鳝大。”
他们挖的这些黄鳝,最大的也才半斤的样子,而且就一两条。
之前张安家捞鱼的时候,那黄鳝都是一斤多一条,他们看了可羡慕了。
“那能一样吗,我那是养的,饿不着,你们挖的这是野生的没人喂食,当然没那么大了。”
能在田里挖出这么大的黄鳝,已经很不错了。
也就是现在资源好,放在后世,见都见不得。
“你们挖这么多,今天还有人来买吗?”
虽然这两年大家生活改善了不少,但是非常耗油的黄鳝跟龙虾村里人还是很少吃。
“嗯嗯,在洋子哥家那里,好多人都收呢,说我们挖多少他们要多少,五块钱一斤呢。”
说起这个,张宝就更高兴了,这么多黄鳝可是能卖不少钱的。
即便是剩下的泥鳅,如果没人要,还有能卖给周洋家。
虽然刚过完年,大家都有压岁钱,可他们的压岁钱根本没多少。
而且那压岁钱刚揣了一会儿,就被家里的老母亲给收了。
“不错不错,自力更生,你们要继续加油。”
看着一群娃娃眼里的憧憬,张安知道他们想卖了这些黄鳝,然后去买玩具买东西吃。
张安只能摇摇头,这个想法有些天真,他们似乎忘了家里那位。
估计待会钱还没揣热乎,又要被以某些保管的名头给没收回去。
毕竟这么多钱,都抵得上家里大人干一天活的工钱了,放在娃娃身上却是太多了。
只不过张安也没直接告诉他们,不然他们心中美好的憧憬可要破灭了。
“那你们继续努力哈,不过记得别挖人家田埂,挖开的洞记得给人家填起来。”
小孩子们喜欢挖泥鳅挖黄鳝,在村里非常正常,大家都不会说什么。
只要不把人家田埂挖得稀巴烂,通常别人都不会说什么。
但要是把别人家田埂挖垮了,那回家不用别人开口。
家里的大人知道后,就会先赏一顿又麻又辣的面条,再上门去道歉。
同理,去挖折耳根也是这样的。
“嘿嘿,我晓得嘞,昨天伍松林把大舅奶奶家田埂挖垮了,回家就被他老汉吊着打了一顿。”
一说起这个事情,一群小孩子们都非常高兴。
为啥,因为他们都是要挖黄鳝去卖的,是竞争对手。
看到竞争对手倒霉,他们怎么能不开心。
“好了邵宇,我们该走了,外婆跟伱妈妈在喊你了。”
“小姨父,我想跟他们玩。”
一旁的小邵宇却是舍不得离开,因为他从来没有跟这么多小朋友们玩过。
这就跟当初李耀一样,来到村里跟这群娃娃打成一片以后,家都不想回。
“那你去跟你妈妈和外婆说一下,再过来跟大家玩。”
这位可是陈家太子爷,张安那是一点主都做不了。
小家伙一听,就朝着自家妈妈跑过去。
“妈妈,我可以在这里跟他们一起玩吗?”
苏璇一听,就犹豫了,儿子不在眼睛前看着她一点都不放心。
小邵宇打定主意,要是自家母亲不答应,他就马上撒泼打滚,反正他知道他妈妈是最吃这一套的。
“没事的大姐,那些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都挺懂事的,可以让邵宇跟他们一起玩一玩。”
“而且邵宇难得跟这么多小朋友认识,总不能让他以后也一个人吧。”
小孩子都喜欢扎堆凑热闹,要是让他一个人待着,没有玩伴,慢慢的就会不善于社交。
这样的情况,多数都是发生在城里的孩子身上,等长大以后,可能会有些孤僻。
“那好吧,不过邵宇,不能从高处跳下来,不能去玩水,也不能去玩泥巴,听到没有。”
看着儿子这样子,苏璇太熟悉,她知道要是不答应,肯定在地上打滚给她看。
“行了行了,小孩子沾沾泥巴能有什么事,邵宇快去吧。”
苏璇还没说完,就被陈诚给打断了,这不让玩那不让碰,过去就只能看着别人玩了。
他老陈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过的这么可怜了。
再说了,人家农村的孩子,天天在地上玩,那身体可比城里的孩子们健康多了。
小邵宇一听自家爸妈同意了,高高兴兴的冲着孩儿堆里跑。
看着儿子这开心的笑容,陈诚也笑起来了,孩子确实是需要玩伴的,这样才会开心起来。
以前他们都忽视了这个问题,总把孩子捧在手上,当做花朵一样,怕碰到磕到。
今天听张安这么说,再看到跟其他孩子打成一片的儿子,他才重视起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