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听不懂也搞不懂(2 / 2)
韩晓康只能退而求其次,干脆就给对方买点肉过去算了。
还别说,在这个时期访亲探友的话,顺手提上半斤白糖、或者一斤肉,甚至哪怕只是一小捆粉条。
那也是绝对拿得出手的。
让黄文龙稍等,韩晓康拐进饭店,花高价从饭店里买了只铁头卤鹅。
“再买点猪头肉吧。”
隔着玻璃橱窗,站在街边的黄文龙看的分明,只听他开口道,“这家的卤猪头肉,也是不错的,买上半斤,一会儿用得着。”
其实客人买什么东西作为遮手礼,身为半个主家的黄文龙,是不应该多嘴的。
这样干会显得很没礼貌,好似追着别人要东西一样的。
不过既然对方已经这样说了,那韩晓康索性又掏高价,从饭店里买了二斤猪头肉。
而之所以要掏高价,那是因为韩晓康身上没有肉票。
不过在做生意相当灵活的揭羊县,没肉票,粮票这些都不是事,只要顾客愿意掏钱,饭店负责人他们有的是办法走账。
买好东西,韩晓康和黄文龙抓紧时间赶路。
得亏他叔公的村子,离县城并不是太远。
两个人出了县城没走多远,就遇到两个40来岁的婆娘,双眼红肿,一边走一边抹泪的迎面而来。
黄文龙停下脚步问,“阿瑶老姆,你这是去哪?”
那女人回道,“我家安佬不行了,我回娘家叫我叔、阿弟过来看看,要是真熬不过去,也好帮忙抬他上山。”
黄文龙皱眉,“先前我看你家阿良的伤势不是很严重,想晤到喇!”
“是啊.我家安佬后背挨了一锄把,咯出来的血都有一盆.文龙仔你先去,我回娘家一趟先。”女人无心久留,抽抽噎噎去了。
接下来的一路上,黄文龙不由加快了脚步,急急往山村里赶。
可能他是心心念念的,是想把手上提的这几包药赶紧拿回去,说不定还能多救回来几个,家族里的堂哥堂弟。
往前走了有个7,8里路,天色已经渐渐黑了。
摸着黑进村。
此时黄文龙叔公所在的整个村庄围墙上,灯火通明,上百支松油火把将围墙内外几十米范围,照的亮亮堂堂,兔子难逃。
无数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在石头围墙上来回巡逻。
火铳锃亮。
可能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土炮,炮口黑漆漆的,宛如一头头随时准备择人而噬的巨兽。
等到黄文龙叫开村口的沉重木门,带着韩晓康进入到村子当中的一处、看上去好像是家族祠堂一般的建筑面前。
“阿叔,我回来了。”
走的满头大汗的黄文龙把药递上去,却招来一位老者的好一通埋怨:“点梗久佐?阿胥、阿坤都挺直了!”
“我也勿法啊阿叔!区卫生院要乜没乜,这还是我去县医院买的天收的林家村,他们也在那里买药!”
黄文龙一脸悲催,“红霉素抢不到,土霉素又缺货,就这些东西,还是我拖医院里的药剂师,偷偷给我留下来的!
阿公你知唔知,林家直接找的院长!要不是药剂师那边帮忙,我差点买不到药哩!”
老者摆摆手,“得了得了,无需讲,真真口水多过茶,快快进去帮忙咦,这仔是.?”
黄文龙抹抹额头上的热汗,“这就是我以前同叔公你讲的,那位韩晓康同志,他这次是专门过来买海带的。”
“嗯?”
老头驻足,借助着祠堂门口挂着的灯笼,所散发出来的光芒。
真个是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仔细再仔细的把韩晓康给看了个通透!
直看的韩晓康发毛!
“唔,蛮好一个仔。”半晌,老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招娣有了好去处,也算是我们下林黄氏,对得起她老公,那些年帮我们的恩情了.”
“去吧,去把阿娣叫出来,让她回家做饭,好好招待客人。”
老头吩咐旁边一个小伙子,“这里的事,就不用阿娣两姐妹管了,让她们赶紧回。”
看老头指挥这个跑腿、吩咐那个干活,一看他就是这里的话事人。
于是韩晓康赶紧递上铁头鹅,以示敬意。
这只鹅可不小,油亮亮的,足足有6,7斤。
老头也不客气,当即吩咐几个妇人过来,“你们去搞点沙参,大枣、枸杞,我家里还有一根西洋参,你去找你老嫲要。
再加些海带头、八爪鱼,连同这只鹅一起炖,焯一盆子雪蛤,给伤员开小灶。”
卤鹅啃着香。
但如今村里经历了惨重伤亡,有不少人都因此而伤筋动骨的。
所以族长也顾不得讲究细腻了,而是让村里的妇女们把卤鹅一锅炖了,专门给那些伤员吃。
刚刚吩咐完毕,韩晓康和族长还没来得及进一步细说。
正在此时,从祠堂旁边的屋子里走出一对姐妹花来。
这对姐妹个子都很高挑,但是很瘦,瘦的那小蛮腰好似细杨柳枝似的,飘飘渺渺、若有若无。
走在前面、穿着一身小碎花衣服的姐姐,她可能是外婆带大的,和爷爷没半点关系,很肯定,她与奶奶关系也不大。
但一张嘴唇却偏厚,异常丰润,红通通的,在灯光下看着比铁头鹅还馋人。
尤其是那双、因为脸小而瘦,所以就显得特别明亮又特别大的眼睛,真的是很好看。
让人过目难忘。
走在姐姐身后的那个妹妹,身子骨和她姐姐差不多,长相也相仿,整个人也瘦的不行。
而且妹妹的腰,好像比她姐姐还要细上几分,跟县城里的电线杆似的。
一把都能抓住。
不过好在妹妹看起来,却似乎不是外婆带大的,看起来有点突兀。
“招娣,盼娣,你们不用在这里忙活了,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把你们未来的夫婿招待好。”
老头拍拍招娣的瘦弱肩膀,“家破家还在,有土就能扎根.去吧。
明天我会抽空过来,和你们安佬话事,更夜你们吃好喝好,系咪咁啦!”
老头的话,韩晓康听的一头雾水,根本就没听懂他在说什么。
就像先前他说招娣的老公也就是说,眼前这个叫“招娣”的姑娘,她已经嫁人了?
既然人家以为人妻、为人妇,为什么又说什么“未来的夫婿”?还要她出面负责招待自己?
而且还要“好好的”招待.
那又是个什么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