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周敏与小猴子和解了(1 / 2)
第219章 周敏与小猴子和解了
一边干活,江跃一边低声问,“周敏姐,咱们一会儿编好了网,然后就去打猎吗?”
“不,我们得等到晚上才会展开行动。”
周敏头也不抬着回道,“我们得等到这群岩羊,全部都回到洞穴中过夜,到了那时,咱们才会给它来个一网打尽!”
江跃不解,“咦,周敏姐,你不是说在山里打猎,首先是要抱着一颗敬畏之心,要敬畏大山,敬畏自然。
其次就是猎人得心怀一颗怜悯之心,绝不能将猎物赶尽杀绝吗?现在怎么又说,要一网打尽了呢?”
“一网打尽归一网打尽,可并不代表我要赶尽杀绝呀!”
听到江跃把自己所说过的话,都一字不漏的记在心里,于是周敏笑了,“干活吧,正好武小杰也回来了,至于说,我怎么来个一网打尽?到了晚上,你们自然就知道了.”
等到周敏带着武小杰、江跃编好了铁丝网,此时已经是下午5,6点钟了。
大山里的山高,太阳能提前下班。
或许此时在平原上,太阳顶大也就是位于树梢上方1,2丈的位置。
但此时在大山里,太阳已经被西边的山脊给挡住了,山谷里一下子就变得阴暗起来。
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岩羊群也就该到回栖息地,随后在附近晃荡两圈,然后就该进入巢穴过夜了。
周敏和江跃、武小杰躺在灌木丛后面的草地上。
一边默默的咀嚼着带出来的干粮,一边透过灌木丛间隙,时时刻刻盯着半山腰那个石穴。
“咩咩咩——”
落日余晖映耀之下,领头羊终于出现在对面石壁顶部,驻足观察良久之后,领头羊发出一阵低沉的嘶吼。
随后不久,在山谷的一端。
大大小小的岩羊排成一条蜿蜒的纵队,陆陆续续的开始沿着石壁底部的小斜坡,逐步攀缘而上。
它们这是准备归巢了。
伸手从兜里掏出2颗硬糖,周敏把糖丢给坐在草地上、正不停的用前爪扒拉着武小杰的头发。
似乎要从他找出头上的虱子来一般的小猴吱吱。
这次很精准的就摸到了一大群岩羊的老窝,小猴子吱吱居功甚伟,值得给予它一点奖励。
看到有东西朝自己砸过来,百无聊赖、有点提不起精神头的小猴子,一刚开始还吓了一跳!
它还以为这个可恶的、长头发、两条腿,吃东西总是吧嗒吧嗒嘴的人类,想要暗算自己哩!
可等到吱吱看清楚掉在地上的是2颗硬糖,这才鼓起一双清澈透亮的大眼珠子,冲着周敏咧嘴一笑。
只是显得有些狰狞。
周敏回以一个微笑,同时又掏出2颗水果硬糖,分给武小杰和江跃一人一颗。
这下子,吱吱看看别人手里的那颗糖果,再看看自己爪子里的2颗,顿时就显的更开心了!
看来眼前这个个头儿不大大,但是枪法很准的长头发人类,似乎也不是那么可恶嘛
现在的吱吱,可不是以前流浪于山沟里的一只孤独小猴。
它已经和野生蜜梨那边的猴群打成一片,甚至已经发展成了那个猴群之中,猴王身边的亲信。
这主要是因为吱吱,它长期和人类相处,所以吱吱的智商发育的,明显要比那群野生的猴子高。
再加上现在吱吱还属于幼年期,对猴王的地位,造不成任何威胁。
更不会给猴王送顶碧绿碧绿的遮阳帽。
更更重要的是,那个猴群里所有的成员都知道吱吱的背后,有着强大的人类做靠山!
所以现在的吱吱,早已不是当初那只,彷徨弱小可怜又无助的流浪猴了。
如今它不仅有了同类玩伴,甚至吱吱还能调动猴群里的成年猴子,替它四处去搜寻猎物。
而周敏则正是因为看中了吱吱身上的这些利用价值,所以才会降低身段,开始尝试着和小猴子缓和缓和双方之间的关系.
周敏那边,静静的潜伏于灌木丛中,耐心等着夜幕降临。
而在阿菊的小屋这边,常龙磬父子挥汗如雨,干劲十足。
毕竟一想到马上就盖的屋子,和开垦出来的这些荒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何尝不是老常家以后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呢?
替自己干活,谁也不会偷懒。
尤其是常龙磬故意把家底彻底败光、在很长的一段、可预见的时间里,都不会再回到原来的生产队里苦苦求生的背景下。
他们也不敢怠慢。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社员脱离土地、离开生产队到外面去打野斋(其实也就是经过生产队允许,私底下出去务工),每个月是需要向生产队上交一定的“管理费”的。
常龙磬作为一个滥竽充数的“壮劳力”,每个月需要向生产队上交9块9毛钱,也就是每天3毛3的管理费。
常德华算半个劳动力,每个月上交4块钱9毛5分。
常德玉属于劳动妇女,她在生产队干活是拿8个工分,所以常德玉每个月需要上交8块钱1。
这笔钱,对于毫无收入的老常家来说,其实是根本就负担不起的。
每个月这笔钱,其实是陈晓端和陈伟两兄妹,在替常龙磬垫付着。
一个月20多块钱的支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这得看对象。
假若常龙磬要偷偷跑到某个铁路工地、或者是大型项目上,去当一个管理人员或者是技术员,这笔支出他倒还是能够挣回来的。
可问题是哪一个铁路工地、大型项目工地,又会要常德玉和常华德这样的人呢?
别说什么常德玉长得漂亮,人家工地上就一定会要这样的姑娘
拜托,别人那种位于深山老林的工地上,需要的是能干活的人!
而不是需要招聘像常德玉这样,白白净净、瘦瘦巴巴的好看美女。
没用!别人讲究实际,不喜欢玩这些虚头巴脑的。
工地上有了常德玉这种干活一般般、又很容易招蜂引蝶的年轻姑娘,反而只会扰乱别人的军心、扰乱大家干活的节奏。
要知道能够抛家弃子,敢于离开生产队,跑到工地上去干活的人,人家图的是什么?
赚钱!
他们只想多多的赚钱,只想等到卷起铺盖卷回家的时候,能够从鞋垫底下掏出一笔,给家里的父母买药的钱、给孩子交学费的钱。
他们只想着能让自己的父母,老婆,孩子能够痛痛快快的吃上一次肉。
给自己家女儿买一根新式红头绳,给老婆添置一身新衣,给自家年迈多病的父母买上几副好一点的中药
工地上那些人之所以这么实际,并不是他们不向往美,不想有一个女人让自己放松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