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年轻人,说得好(1 / 1)
陈叔达年纪已经不算了,再加上脸色黝黑,这一看上去,居然有些让人同情。 颇有一些为过鞠躬尽瘁的样子。 让一旁的上官仪看的眼睛都在冒泪花儿。 在上官仪看来,陈叔达定然是陛下的心腹之人。 毕竟这是陛下变革科举之后的第一次取士,能担任这次的主考官,那绝对是陛下信任之人。 所以上官仪以为,陈叔达一定也是赞同变革的。 所以十分的敬佩。 上官仪也是一个自来熟。 看到陈叔达如此激动,立刻就站了起来,走到陈叔达面前行礼。 恭敬的道:“老师,您为了大唐劳心劳力,实在我等楷模。 我等定然以老师为榜样,为大唐出力。” 听到上官仪这么,陈叔达连连点头。 心中感动不已。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啊。 有了这些人,那他们世家大族,就谁也奈何不了。 “年轻人,的好! 本官年纪大了,这朝廷,早晚还是你们对。 你们一定要努力!” “老师!!” 立政殿之中,氛围非常好。 一片和谐。 陈叔达颤巍巍的端起酒杯,大声道:“诸位,你们以后,都是大唐的肱骨之臣。 大唐江山,以后就靠在座的诸位了! 我陈叔达,在这里祝诸位前程似锦,飞黄腾达!!” 陈叔达这话,是发自内心的。 他是真的高兴啊。 陛下啊陛下。 你看到了吗? 纵然你变革了科举又如何? 读书人,还是那些读书人。 他们的思想,还是儒学。 有这些人在,我们世家大族的地位,就能不动如山。 陛下,终归还是你输了啊。 上官仪郑重的点点头。 “谢老师吉言。 我等定然铭记于心! 陛下乃盛世名君,亘古罕见。” “朝中区区几个奸人想要阻挠变法,不足为虑。 我等忠心拥护陛下变革,谁要是阻拦,那就是我等到仇人。 定然杀之而后快。” 陈叔达听的连连点头。 “你们的没错,我们就是要拥护……嗯???” 话到一半,陈叔达就愣住了。 不可思议的看着正在和自己话的上官仪,眼珠子差点飞出来。 这特么的不对啊。 此时的上官仪,也喝了一点儿酒,没有注意到已经黑了脸的陈叔达。 另外一个士子过来,拍拍上官仪的肩膀道:“上官兄,今日陛下之言,你都已经听到了。 我等诸人,都是陛下变革所用之人。 如无意外,都会被外放到大唐各地担任县令,教化百姓,推行新法。” “同时,我们这些人,不能仅仅是自己拥护变革,还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只有如此,大唐才能能最短的速度强大起来。” 上官仪眼睛一阵冒火。 “正是如此。 我们要告诉那些迂腐之人,只要有我们在,他们那些阻碍变革之人,根本就成不了气候。” “对! 那些人,不过就是跳梁丑,根本不足为虑! 我们跟随陛下,一定能看到一个盛世大唐!!” 一帮士子慷慨激昂。 气势把旁边的陈叔达都给压制下去了。 让陈叔达心里一阵不爽。 一张黑脸耷拉的老长。 啥意思啊? 这感情闹了半,你们这些人不是和我陈叔达一伙儿的啊。 你们嘴里所的奸人,也不是别人,而是我这样的人吗? 这…… 这不是埋汰人吗? 陈叔达这个话,对李二心里也是诸多埋怨。 我就不要让当这个礼部尚,李二你还非要我当。 结果呢,这些人都是陛下你的人。 那我这个礼部尚书,还有什么干劲儿? 我老老实实当一个散职不好吗? 非要掺和这些做什么? 上官仪的话还在继续。 “吾等一朝为官,定然要和那些奸人势不两立。” “如果这些人阻碍陛下变革,我等就是拼出性命,也要诛杀这些迂腐之人。” 另一个士子接话道:“上官兄豪言壮语,吾心向往之。” “没错,对待那些奸邪之臣,就不能太客气。 这几日我可是听了,陛下已经在暗中调动兵马。” “到时候这长安城,看谁还敢乱动!” 毕竟都是读书的士子,这酒一喝多,嘴上就没有把门的。 什么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开始往外。 这调动兵马之事,隐秘之极,别他们了,就是朝中的大臣,也没有几个清楚。 他们的这些话,不过就是在胡言乱语而已。 后面的马周眼睛里面都是泪花。 “诸位,马周自幼家中贫寒,举全家之力,马周才勉强能够读书。 个中心酸,不足为外壤。 然现在我才明白,我们这些寒门,就是呗这些奸人欺压。 我马周既然有幸入仕,就定然要跟随陛下左右,铲除奸邪,还大唐朗朗晴!” 马周出身布衣。 家中清贫不已。 所以对于李二的变革,十分的期待。 别的不,仅仅是让下百姓的孩子有书读这一件事,就足够让马周欣喜若狂了。 正是因为出身寒门,所以马周才更加知道寒门读书的艰辛。 这次他能够考中科举,又有幸听到了楚浩的话,马周整个世界观,都被打开了。 他几乎在一瞬间就决定,一定要跟随陛下,坚定不移的进行变革。 纵然粉身碎骨,也绝不退缩。 上官仪看着脸色难看的陈叔达,有些不好意思。 “哎呀老师,刚才我的有点儿多,实在是孟浪了一些。 还请老师见谅。 老师,您不会反对我们这么做吧?” 我反对? 陈叔达心里一阵咒骂。 你们现在这么多人,我即使反对也不敢啊。 否则的话,你们这些人还不得把我陈叔达给咬死啊。 看着这些已经有些癫狂的士子,陈叔达十分确信,如果他要是反对的话,这些士子,绝对会毫不客气的把拳头砸向他。 双拳难敌四手。 好汉不吃眼前亏。 我陈叔达不和你们这些人一般见识。 “呵呵,你们有如此大志,老师我为你们感到高兴。 怎么可能反对呢?” 上官仪满意的点点头。 “老师果然深明大义。” 旁边的礼部左侍郎令狐德棻,惊的一阵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