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2 / 2)
又不是话本子,哪儿就三天一难,五天一灾的。
身子好的,互相组局邀姐妹赏花赏月品风弄茶;身子不好的,几乎都闭门谢科。
各有说得来的姐妹,约着一起聊几句,或是抄经,或是刺绣,日子也就过去了。
如低位妃嫔,也就只和自己所在宫殿的人熟悉;别的宫的,能记个大差不差,遇见了,寒暄两句就是。没遇见,也不会特意去寻。
都是满蒙女子,如乌玛禄一般爱看书的,几乎没几个。聚在一起,并不弄什么品诗茶会,只是闲聊几句,吃吃喝喝也就是了。
未过几日,王太医带着小李太医来请平安脉时,才诊出乌玛禄有了喜。
王太医忙跪下认错道:“娘娘早些年伤及心肺,久治不愈,留下痰滞。又因身体不健,腹中未显。臣学艺不精,经事未到,不曾查出。如今才查出娘娘有喜。臣之罪过也。”
在中医中,喜脉也称滑脉,而滑脉乃二十七脉之一。本脉之病因,多由痰滞,或因食伤,或由实热,或缘血主气盛;偶有元气衰少,不能摄持肝肾之火而致血热脉滑者;又妇人精血调和,胎气初成,其脉亦滑。
并非只是单纯的喜脉。
是以,中医要望闻问切,才能确定病根,以免错失。
乌玛禄身娇体弱,因伤及心肺,素有痰滞,又元气衰少,林林总总,一时不能查出,实属正常。
那胎儿如今已经六月,几乎形成,王太医才查出。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
若乌玛禄愿意揭过,那就无事发生。若不愿意,罚几个月银钱都是轻的,重则降职。
乌玛禄听完后,沉默良久:“这也不怪你,以后小心就是。”
王太医出去重新写方子。
琉璃跟在乌玛禄身边。
乌玛禄轻抚肚子:“好几个月不来月事,我本该猜到的。”
她抬眼看琉璃:“可一贯不准,我也就忘了。”
来了这个时代后,她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月事早就不正常了。
吃药比吃饭还多。
她早就习惯,哪儿就往那上面想了。
琉璃忙劝她:“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主子要小心才是。”
乌玛禄愣了会儿神,只叹道:“怎么就想不开了,一个二个的往我这肚中跑。”
“主子莫说这样的话。”琉璃忙劝道,“主子是有福之人,小主子们也是有福之人。”
乌玛禄不再说话。
琉璃越发把她小心的看护起来,平素还愿意让她下地走走,如今越发不肯了。
琉璃在得了乌玛禄的允许下,把这事儿往乾清宫通传。
康熙直担心不已,专叫梁九功去问了太医院,生怕乌玛禄会因为胎儿多出什么负担。
最后太医院也只是道,只能多加小心的看护。
康熙又给乌玛禄指了两个太医照看。
他在房中直走圈。
“早知道……早知道……”他喃喃道,“我就忍住了的。”
他有那么多妃嫔,怎么就非得让她如此这样呢。
他懊丧不已。
他也不忘派人往永和宫送东西去,诸宫各有东西送来,琉璃和喜姐尽皆打理收纳完。
康熙这段日子,去永和宫越发勤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知晓他的担忧,对此只睁只眼闭只眼。
皇太后私下对那兰图叹息:“她倒是个有福之人,好生养,只可惜身体差了些。”
那兰图笑笑,只给皇太后端上一杯茶。
皇太后坐了会儿,实在憋闷,让人准备了轿銮去慈宁宫走了一趟。
日子在太医的小心看护下一天天过去。
四月二十四日,乌玛禄生下皇十二女。
康熙送来不少赏赐。
因太医禀报,小格格生下体弱,恐需要长期静养。
康熙便让内务府加了两个嬷嬷小心照看,又让太医院专门指了个太医照看皇十二女。
而皇十二女身弱,便留在永和宫偏殿养,不曾抱往他处。
四日后,四月二十八日,各部议定在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皇太子的出阁讲书典礼。
康熙没什么可拒绝的,索性同意,且制订诸王大臣于皇太子前行两跪六叩的大礼。
康熙忙完政务后,也会来后宫中走一走。
不多时,听闻永寿宫中,章佳常在有了身孕。
各宫遣人道贺。
同年,闰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皇太子出阁读书典礼。
皇太子胤礽率满汉大学士、九卿、翰林院、詹事府的官员在保和殿前向康熙行三跪九叩之礼。
康熙下了朝,带着太子胤礽一同去永和宫看皇十二女。
康熙为她取名长生。
只愿这孩子能多活些时日,勿要叫乌玛禄为此伤心。
她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要再失去一个,得有多难受。
许是他金口玉言,宫人们皆以为这瘦弱的格格活不过一月,却也撑了下来。
七月初,前往朝鲜的官员上折,里间陈述:朝鲜国王派出两名文官为按核使,到鸭绿江沿岸地区搜捕犯人,前后抓捕入狱达数百人,押送至汉城的也有近百。
犯人越境处、原籍处地方官纷纷被捕。从郡级长官、军事主官,到道一级的官员,基本上皆送解汉城候审。
另有部分官员先行自尽,如默许边民偷渡的厚州军官、士兵及佥使先后自杀。
而朝鲜官员以国王患病为由,要求免除郊迎礼。待拖没了郊迎礼,朝鲜君臣又到“慕华馆”勾兑国王不参加“会审”。
上有官员写道:花费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