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操弄人心,降维打击(1 / 1)
第248章操弄人心,降维打击 “皇帝您什么都知道!” 张正常讪笑,慧昙前脚刚走,皇帝已经知道了永寿宫中发生的一切。 “朕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什么都知道? 就说这慧昙的主意,朕就不清楚! 这人呐,想要六根清净谈何容易! 朕当年也想六根清净,可是肚子都吃不饱,只好出去造反了!” 张正常知道皇帝是借当年皇觉寺当和尚的经历,给自己一个不是解释的解释。 老张微微松了一口气,纵然他不想,他和朱元璋因为张异走的近,却也跟这位帝王产生了一丝类似朋友的友情。 虽然张正常明白,将老朱当成朋友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 但人的感觉是很难被理性控制。 在奉天殿,他见识了庙堂的残酷,也见证了皇帝的立场。 虽然刘伯温为他解释过,但终究还是不如朱元璋的态度更能安抚人心。 老张登时感激涕零,朱元璋看了他一眼,说: “你有什么事,赶紧说! 封神这件事是你提议的,若是办不好,到时候慧昙和别人找你麻烦,可别怪朕不帮你!” 张正常闻言,赶紧回: “礼部的大人们已经安排好了,臣全力配合…… 臣这次来不是为了此事,乃是……” 张正常没有多废话,直接将张异说过的话告诉老朱。 “他要以正一道为平台,推广简体字?” 简化文字这件事,由孔家起头,皇帝推行,在去年就已经颁布圣旨推行下去。 可是这件事的推广难度,比朱元璋想象中要麻烦。 倒不是说那些读书人反对,这次反对的人不多,至少明面上,并没有多少人去公然对抗这件事。 可是士大夫阶层,大抵对简体字还是兴趣缺缺的。 除了朝廷要求必须用简体字的地方,其他压根不用。 至于推广,各地书院少有进行。 且简体字当初推广的另外一层意思,是减少教化的成本…… 如果用张异自己的话说,那就是降低文盲率。 这个目的才是张异舌灿莲花,说得天花乱坠之后最深层的原因。 只是唯有这一点,却实行起来最难。 教化说起来简单,可是教化需要人去执行。 但真正有动力去改变底层知识结构这种事,属于吃力不讨好的范围。 读书人求功名利禄,十年寒窗时间都不够, 又有几人回真正舍身教育? 且,又有多少百姓,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情况下,还有心思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老朱不急,因为他也明白这是需要十年,数十年去潜移默化的改变。 可是张异重新解构道门,却在佛道之争的历史中,找到一条所谓带着道教破局的道路。 朱元璋对张异的了解,比张正常这个父亲更多。 他一眼就看出,张异是不是真心帮道教这件事待定,可张异却是很认真想要将简体字给推广下去。 “这小子,为了自己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连你这个老爹都利用上了! 正一道作为平台呀……” 朱元璋对于【平台】这两个字的意思,已经吃得透透的。 他低头思索张异的说法,想想其实还真有道理。 张异推广简体字的目的,不管他如何忽悠孔克坚! 老朱心知肚明,他压根不是想要一个儒家壮大,人人都得教化的世界。 他期望开启的,是以匠人为根基的,将技术转化成科学,再让科学去改变生产力,最后改变生产关系…… 这家伙,就是个热衷改造世界,但偏偏以为自己很低调的小疯子。 老朱相信,既然张异提出这种看法,那他就真的有认真考虑过。 天下道观,老朱并不知道有多少。 但正一道的道观,南方州府,下到县城,有一家正一道道观大抵是没错的。 道士身为上九流的一员,不能说道士都是读书认字的人,但相比其他百姓,文盲率就很低。 如果道士愿意出来办学,好像确实可以绕开那些读书人,去推广老朱想要推广的东西。 只是凡事有利必有弊,朱元璋不着痕迹地看了老张一眼。 张异所想要做的事,先不说有没有效果,如果有效果,那对于道教的威望是前所未有的提高。 龙虎山的威望提高,并不符合朱元璋的利益。 他上台最先做的几件事,其中一个就是剥了天师府的天师位,禁绝天下僧道。 给老张松绑? 哪怕朱元璋对张异的情感不一般,却也不会因为这种事而放弃自己原来的打算。 张正常见皇帝沉吟,半天没有给出一个答案,他也沉默下去。 此时,一直未做声的朱标开口: “父皇,儿臣觉得可以试一试,如果不行的话,再收回来不迟! 毕竟此时已经天下太平……” 朱元璋反应过来,朱标说得也没错。 这天下随着北方平定,早就定下来了,就算因为他的决定,导致道教尾大不掉。 他也有足够的力量去抹平任何可能会出现的麻烦。 既然事情可控,那为什么不试试? “张正常,这件事朕准了!” 老张得了皇帝许可,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小子把永寿宫搞得热热闹闹的,真是早有耳闻,要是事忙,朕都想去凑凑热闹! 张正常,你这件事做得不错……” 朱元璋冷不丁给老张一个夸奖,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这苦难日子过久了,大家都想找点乐子! 你跟慧昙的暗斗朕不管,你们佛道二家的争斗,只要不伤害到朝廷的利益,那是你们自己的事! 但朕夸你的,是你不管出于什么居心,至少让老百姓乐呵! 这平安喜乐,佛门也说,道门也说! 可是朕以前就没见过哪几个去寺院的人是欢喜的! 他们都是带着焦虑,带着恐惧,去求神佛保佑! 朕有时候也想呀,这世间如果没有苦难,是不是还有神佛的香火?” 朱元璋这番话,倒是出自真心感慨。 他因为活不下去当了和尚,在这和尚庙里,也见证了众生百态。 宗教中的门道,想要骗过其他皇帝可以,但骗老朱不行。 他不仅仅是一个和尚,而且还是一个游走过四方,历练过三年红尘的和尚。 化缘三年,见证人间疾苦。 佛终究没有度走朱元璋,他在佛门中也没有找到他想要的解脱。 老朱脱了僧衣,带上宝剑。 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造反,神佛不度,唯有自度。 稍微恍神,老朱很快恢复: “所以呀,能让老百姓乐呵的庙,就是好庙! 这大过年的,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大家的日子才有个奔头! 其实今天礼部的人来朕这边告状了……” 朱元璋一句话,让老张的心颤抖起来。 “他们说呀,说你招了了这么多人过来,就是有损形象, 且这么多人聚集,也耽误封神的进度! 不过朕已经将上奏疏的人叫过来骂了一顿,朕还是那句话! 你能让百姓进你的庙里开开心心,朕就支持你!” “皇上!” 张正常进宫之前,他预料过朱元璋可能会有的各种反应,但唯独没有想过老朱竟然会如此看待这个问题。 君心难测,但此时感慨的老朱,至少多了一丝人味。 只是朱元璋话锋一转道: “朕已经给你争取了几天时间了,接下来的日子,为了安全起见,你那些唱戏的摊子可以收起来了! 就明天,明天之后,专心备着封神的事!” “是,臣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 第二日, 来自应天各处的乐子人,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 因为封神将至,永寿宫举办的这场乐子法会,今日就是最后一天。 百姓们怅然若失,在这苦难的年代,他们大多数人已经数十年,十数年没有过过如此开心的春节。 有的吃,有的看,还不用花钱。 龙虎山上的道爷,个个都是人才,说话也好听,和药王爷手下的兵,果然都是好样的。 既然是最后一天,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理,百姓们迸发出更大的热情,并且因为已经是最后一天,再不占便宜说不定这辈子都遇不上的心理, 大家还奔走相告,于是更多的羊毛党也涌入永寿宫, 其他寺院,道观,欲哭无泪。 原本其他地方还有大猫小猫两三只,今天是彻底没人了。 天界寺,慧昙法师看着空落落的寺院,一时间竟没了言语…… 永寿宫,朱元璋在侍卫们层层的保护下,远远看着永寿宫的景象。 “好家伙,今日张正常要破费一笔……” 朱元璋乐呵呵的,正如他昨天所言,这百姓欢天喜地的样子,他看着高兴。 “走吧,去逛逛!” “陛下,您保重龙体!” “陛下,这人山人海的,太危险了!” 朱元璋就要随着人流进去,却被侍卫劝下来。 老朱倒是没当回事,可是他也明白国体为重,为君王者,不立危墙之下。 于是,朱元璋只好站在后头,看着前边的热闹。 此时正是饭点,百姓们吃着张家的粥,喝着张家烧的开水。 说书先生将封神,已经到了高潮部分。 另一边的唱曲,一群人跟着哼了起来,有会唱的唱,不会唱的就送诵念药王太上。 短短几天,百姓们已经将药王太上亲切的称为药王爷…… 这药王爷的名声,随着几天的集会越来越响。 最后一天,一直没有存在感的嗣汉天师,龙虎山大真人张正常第一次露面。 他挥挥手,说书先生停止说话,唱曲的生旦也不再唱曲。 百姓们的目光,一时间都集中在张正常身上。 “咳咳!” 老张有点害臊,他虽然主持过不少大型的法会,可是对着百姓们忽悠的情况实在不多。 按照张异的说法,这叫做演讲…… 张正常深吸一口气: “乡亲们,老乡们,大家过年好! 贫道张正常,为龙虎山四十二代传人!” “是小张呀!” 张正常百姓们见过的人不多,可是大家伙莫名觉得这个被老君整天叫坐下的道长就跟邻家的亲人一般。 这种亲切感是不讲道理的,当大家会心一笑,叫了一声小张的时候。 张正常不用说什么,他只是站在那里,就有人信服。 老张本人没有觉察到这种变化,朱元璋脸色却变了。 一段唱词,一场聚会。 数万人的会场,大家会心一笑。 这种感染力,是多少高僧大德,名士高道梦寐以求的。 朱元璋的手,突然搭在朱标的肩膀上,他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这种不自觉的动作。 “父皇!” “你看,这种情况,算不算是操弄民心?” 老朱对传播学的事情,一直放在心上,他也在观察张异是如何操作的。 等到众人这一笑,老朱算是亲眼见证了一些事情的发生。 他不自觉用力,朱标有点疼,但强行忍住了。 远在台上的张正常,被扑面而来的小张叫得有点心慌,不过他好歹也是天师,很快感觉到了百姓们的善意。 “贫道想请问,大家这几天过得快不快活?” “快活!” “多谢张真人,这几日老夫过得很快活!” 欢声笑语,在永寿宫中荡漾。 大家沉浸在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之中。 这种喜悦,落在某些人心上,却是嫉妒的难受。 慧昙法师,他还是忍不住来到会场,查看这一天的盛况。 但所见之现实,让他觉得异常难受。 平安喜乐,众生平等。 这会场上的百姓们的笑容,是他这位高僧从未见过的。 二十年的战乱,僧人都活不好,更何况被刀兵和灾祸折磨的死去活来的百姓。 众生都求净土,可净土远在天边。 只有当下的喜悦,似乎才显得特别真实。 慧昙法师面如死灰,他也没脸去看老张接下来要说什么, 他转身就走。 慧昙不会承认自己比老张查明,也不会认为佛门比道门弱。 但他也知道,至少在这一场交锋中。 他和龙虎山的较量,自己彻底输了,完全没有任何侥幸的那种。 小和尚见师父走了,他赶紧一路小跑跟过去。 师徒二人,却错过了老张今日最重要的事。 老张按照张异的话术,跟百姓们聊了一会,终于直入主题: “承蒙大家看得起,贫道在这里也宣布! 药王爷他呀,又给贫道传信了。 他老人家觉得这太平盛世,明君出世! 我汉家人,也夺回了咱们丢了百十年土地! 可老君也知道,大家还饿着肚子,地里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吃……” 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老张一席话,将百姓们带回残酷的事实。 只是他接着说: “所以,老君又给贫道赐下一个丹方! 让大家不饿肚子的丹方!” 他这么一说,百姓们的好奇心,被他勾引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