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这词有毒,太上头了(1 / 1)
第237章这词有毒,太上头了 看来皇帝对天界寺发生的事,心知肚明。 张正常道: “陛下,非臣为孩儿辩解,这次倒真不是张异惹事……” 张正常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朱元璋听。 朱元璋颔首,检校虽然盯着张异,但在人海之中,想要如在家里监视那般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那是不可能的。 张异弄出那么大的动静,他也不过从检校口中知道几句。 不过他嘴上不饶人: “一个道士,跑到和尚庙去,也不怪人家看他不顺眼! 人称他为灾星道人,道士不冤枉他!” 老张想替孩子说两句,不过想起灾星二字好像就是因他而起,倒是苦笑起来。 “还有,你龙虎山那个什么药王太上最近挺火的? 身为清心观的观主,元旦不在道观里忙活,却跑到天界寺去旅行? 要是换成朕是慧昙,少不得也觉得他是来找事!” 老张不敢反驳,只能讪笑: “其实他还是做了点事的……” 他为了帮张异辩解,将爷俩在道观中如何推广药王太上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朱元璋登时来了兴趣。 将神仙当成卖点,然后卖出去? 这个观点虽然大逆不道,但也十分符合老朱的胃口。 老朱信鬼神,但谈不上多敬畏鬼神。 打造人设这种事,历代君王其实多少都干过,所谓天子,不就是给百姓造神? 张异这种做法,其实还是传播学那套。 朱元璋赶紧让张正常多说点,老张硬着头皮,将张异说过的细节再做补充, 尤其是关于给药王太上打造歌谣这件事,老朱觉得有趣。 他逼着张正常唱出来。 张正常快哭了,那么羞耻的词,他实在不想唱呀! 但没办法,既然皇帝命令了,他也只能唱下去。 “小张呀,你莫怕, 我是你祖宗的老师呀! 小张呀,咱们坐下, 老君我给你说说心里话! 朱家皇帝登基后,这天下起了大变化, 百姓安居又乐业,可那瘟疫坑苦百姓啦! 皇帝夜夜辗转侧,为了百姓睡不下, 为嘛? 因为他是玄武身,下凡尘是为救世呐! 老君我今日传妙法,你快献给皇帝呀! 微观世界坏虫多,天花病毒是老大, 老君我化做药王身,助皇帝灭了这老大, …… 皇帝本是仙人籍,来世还做天上人! 药王太上来接引,一起上天享福啦! ……” 张正常唱到一半,老朱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他并不是那种好大喜功,喜欢给属下吹捧的皇帝。 且张异是什么德行,朱元璋可是一清二楚,他不黑自己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去夸奖自己。 这段唱词很长,起码有三五百字。 如果说文化水平,那简直是粗俗不堪。 可是老张唱着唱着,老朱居然习惯了,那魔性的语调,还有十分接地气的唱词,他莫名觉得,有点上头。 等到老张唱到尾声,朱元璋居然跟着哼了几句。 等张正常一脸奇怪地看着皇帝,皇帝的老脸红了。 娘的,这词有毒! 皇帝咳嗽一声,企图化解自己的尴尬。 他板起脸问: “朕怎么觉得这唱词有点中原口音?” 张正常也颇为尴尬,他也很想知道那逆子一个江西人,为什么会河南口音? 不过还别说,这河南口音唱出来的词,挺对味。 “微臣也不知道,皇上也许可以亲自去问问那小子!” 张正常苦着脸的样子,朱皇帝也笑起来。 张异行事,天马行空。 鬼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 河南方言就河南方言,听起来挺亲切的。 “他还做了什么?” “嗯,他还给药王太上设计了新的神像,老夫正准备令人打造出来! 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皇帝低头沉思,想着张异这些手段。 尤其是那段魔性的唱词,让他觉得真如神来之笔。 这唱词听着粗俗,可百姓就是喜欢这种粗俗。 自古以来,乱世民谣,是最容易传播谣言的手段。 张异这段唱词,其实就是接近民谣的东西,以这种手段去传播,确实比去搞一些高雅的东西有用多了。 所谓民心…… 朱元璋在接触传播学之后,也在思索那是什么东西? 民之一字。 包括士农工商所有阶层,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 可所有阶层之中,农民是最多的,他们也最能代表民心二字。 张异这种手段,无疑是将药王信仰,扎根在最底层的民众心里。 这才是传播学的真正应用,老朱对这小子接下来的动作很期待。 “朕是不是要提前【回到】京城?” 大年初一还没过,老朱就想去清心观了。 不过他强忍着这个冲动,此时出现在清心观,他的身份就穿帮了。 朱元璋对老张道: “你让张异放手去搞,朕想看看他能做出点什么来?” 张正常起身,再跪下去,谢过皇恩。 犹豫了一下,张正常道: “陛下,臣认为这古战场的黄土,可以供奉在永寿宫!” 朱元璋眯着眼,这老张的心思他心知肚明。 谁说和尚道士,就一定能看破红尘,淡泊名利。 只要有立场,人就不可能没有欲望。 张正常不说,慧昙也同样有自己的欲望。 所谓欲望,并不一定指财色…… 自己挑选出来的主持方丈,他对对方的人品还是了解。 但既然站在天界寺的立场,还是佛门领袖的立场。 在佛道之争纠缠了近千年的情况下,道门有崛起的趋势,佛门自然也会警觉。 他们于自身可以苦修,但为了教派的利益,也不是没有手段, 同理,张正常当然也不希望自己辛苦的功劳被天界寺分走。 不过从皇帝的立场来看嘛? 朱元璋笑得有些玩味。 张正常跪在地上,忐忑不安。 “永寿宫,你镇得住那些道士?” 朱元璋一句话,说得张正常老脸一红。 关于永寿宫,或者正一道一脉分裂之事,皇帝也是心知肚明。 前朝,蒙古皇帝册封张天师,正一道一脉风生水起。 因为天师常驻龙虎山,京城却得有人主持。 如果按照张异的说法,就是龙虎山在京城设置一个驻京办。 可也是因为这个驻京办,后边出了事。 皇帝信任龙虎山,对驻京的道士也很好,而且因为亲近的关系,蒙古的皇帝对驻京道士越来越好。 以至于后来,外派的龙虎山弟子,逐渐发展出另外一支派系。 这支派系,甚至已经影响到龙虎山天师一脉本身! 这支派系,叫做玄教! 也亏得当时的天师应对得当,这玄教后来也没落下来! 可没落归没落,玄教的人还是留法脉下来,还刚好在这一代掌着永寿宫。 这永寿宫虽然名义上是龙虎山座下道观,也是南京最大的道门道观。 但上次老张来京城,都没住在永寿宫。 由此可见,这其中的尴尬。 “永寿宫也是我正一道的道观,自然镇得住!” 老张在皇帝禁绝僧道之后,将许多道观交还给皇帝,但正一道几座嫡系的道观,他还是有话语权的。 但这话他说着,都觉得心虚。 不过话说回来,应天能接得下古战场黄土的也就永寿宫了。 给永寿宫,也比给天界寺好吧? “这件事先缓缓,朕看那那小子的表现……” 朱元璋终究没有答应张正常,却留了一个口子。 但就是这句话,也足以让老张喜出望外。 接近这位帝王久了,他也大概了解朱元璋的脾性。 他抬你,但如果觉得你功劳太大,也会打压你! 这北地一行,龙虎山的名声伴随着种痘法,那是如日中天。 张正常带着古战场的土回来,这是这场政治大秀的巅峰。 皇帝因此受益,龙虎山也会受益。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慧昙却主动提出要超度英烈,张正常也不知道,这背后有没有朱元璋的意思? 还好自己生了他好儿子,只要张异在老朱这里没有失宠,龙虎山就是稳的。 “你过了十五,再去北地吧! 过几日,我去找张异!” 朱元璋一挥手,张正常知道自己该走了。 “臣告退!” 张正常回去之后,朱元璋站起来: “来人呐!” 太监们鱼贯而入,老朱说: “去皇后那!” 无论是大朝会也好,还是设宴款待百官,都不过是身为皇帝应尽的责任。 接下来的,才是家宴! 老朱来到的时候,朱标已经在那里了。 “百官去东宫见过你了?” 皇帝随口一问,朱标起身,点头。 “今天是家宴,平时的规矩就不用管了! 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呢……” 朱元璋大喊,几个孩子从远处跑来。 “父皇……” 从老二到老五,几个孩子围在老朱身边,朱元璋本来想斥责他们因为玩耍而脏了的衮龙服。, 但想起今日的日子,最后只化成一句: “吃饭……” 忙碌了一年了,放下皇帝的威严,只回归到父亲的角色。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完,孩子们告退离去。 偌大的地方,只剩下还在醒酒的皇帝,还有陪着皇帝的太子和马皇后。 他们之间的话题,不知不觉回到了公事之上。 这就是君王的无奈,这天下属于他,他也没有多少时间属于自己。 朱标给皇帝汇报一些公务,然后将一份密奏交给老朱。 “慧昙,有意思……” 从朱标掌握检校之后,许多密奏都要从太子那边过一手。 朱元璋今天主要是应付群臣,还没机会回到御书房。 他这也是第一次看到关于这份关于慧昙的报告。 天界寺是老朱一手拉起来的,但身为佛教领袖,慧昙那里朱元璋同样有检校安置。 “这位慧昙法师,是想要挑起另一次佛道之争? 儿臣觉得不妥!” 药王太上乃是最近华夏最流行的神祇,这么火的神,华夏千年来,也没流行起几个。 且这些神,大部分都在佛门。 也就一个关圣帝君,被二教瓜分。 药王太上,可是道门等了多少年才等到的救星! 可这慧昙法师,三两句话就想搂到佛门里去? 关键是,你招安谁不好,那可是太上老君? 若是关羽这种孤魂你招安去当个珈蓝菩萨没事, 把老子招安了,这不是跟当年的《老子化胡经》一个性质,都把手伸到人家祖师爷那里去了? 换谁,谁都要毛吧? “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儿臣认为,父皇应该制止慧昙法师的行为,这会引发矛盾的!” 朱标想了一下,认真给皇帝建议。 皇帝却是一笑,回: “朕却想看看热闹……” “父皇……?” 朱标愕然,他是知道老朱的性子,大事小事他都要管。 蒙古人喜欢搞什么佛道之争,老朱这种控制欲强的皇帝,可不会学着蒙古人胡闹。 在老朱心里,佛道二门最好听话,别搞什么幺蛾子。 惹得他不高兴了,一巴掌两个都能拍死。 “那小子缺个人刺激,朕就想看看那慧昙能不能刺激到他? 他最近又提出一个新理论,把神仙都当商品卖咯! 朕还想看看,他怎么买卖神仙?” 神仙也能买卖? 马皇后和朱标果然被老朱的话吸引,老朱笑着,将张正常的话复述了一遍。 张异那一番大逆不道的言论,差点刷新马皇后和朱标的三观。 “这小子为了把药王太上卖出去,可是手段尽出,你看他上次如此热心是什么时候? 有人刺激着,张异这头牛才会干活! 他甚至连小曲都编好了!“ 朱元璋见四下无人,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 ““小张呀,你莫怕, 我是你祖宗的老师呀! 小张呀,咱们坐下, 老君我给你说说心里话! 朱家皇帝登基后,这天下起了大变化, 百姓安居又乐业,可那瘟疫坑苦百姓啦! 皇帝夜夜辗转侧,为了百姓睡不下 ……” 这段唱词,着实把马皇后和朱标给秀了一脸! 歌词粗鄙,听着朱标眉头皱起, 若不是唱歌的是皇帝,他几乎要站起来斥责对方有辱斯文。 只是听下去,随着皇帝继续哼唱。 朱标发现,他和马皇后居然也学会了这首唱词。 甚至,他的嘴巴不经大脑,还哼了几句。 等发现自己也跟着唱起来,朱标登时头皮发麻。 这词有毒,太有毒了! 明明自己心里嫌弃得不行,可嘴巴却很诚实,根本不听大脑指挥。 太上头了! 朱标骇然地看着皇帝,皇帝终于唱完之后。 笑问: “感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