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要不,先来个三十年?(1 / 1)
曾经有位圣贤说:“天子之德,感天地、动八方。是以功合神者称皇,德合天地称帝,义合者称王。”
王、皇、帝、君,无论哪一种,这些位子自从出现之后,坐在上面的人,几乎没有自愿下来的,基本上是生在此,死在此。
至于怎么死,就不好说了,老死病死的占一部分这些是最幸运的,比较倒霉的是被人弄死在岗位上,行刑者可以是平时跪在尘埃之中的贱奴,也可以是挥兵百万的大将,还有个别的是死在刺客手里。最最倒霉的就是那些被自己儿子兄弟,甚至其他一些外戚什么的给夺了权后赐死的上位者。
无论哪一种,死之后少不得还要被冠上昏聩荒淫不务正业等等坏名声,留下千古骂名。
禅让这种事,从来只存在于后人的美化之中如: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如: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凡人皇帝君王的寿命短暂,区区几十年,以一个朝代甚至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实在是短的犹如一瞬,让山石来不及变成沙土,小小村庄来不及聚集成城镇。
若是论及在位登基时间,那就更短了。
道宫成立之前,大宗师们就提到过一个问题:是不是要设帝位?
毕竟,数千年以来,中原王朝第一次实现大一统,即便统一的过程很独特。因为主导统一战争的并不是一个王朝,虽然刚开始时是。
道宫的前身是以清平为首的半宗教信仰,靠着几十年游历讲学传教聚集人心,之后经历数十年战争,大宗师们合纵连横,最后为了求道,放弃家国理念,成立了以大宗师长老院为领导核心的地上道国。
所以,帝位的提议被直接否决了,道宫以道门之名,行统治之实。清平道长曾言明道宫建立初衷:广传我法,教化众生,求真务实,共建天国。
转一圈,最终还要落在开拓道途上。
否决设立帝位后,就是设长老院,以宫主为首,诸大宗师内部会议,下面分军、政、教三大类,采用以道门治理教化天下的方式。
道宫的归道宫,既独立运行又交杂于地方治理,军队属于道宫,官员无论出身,必须入教,或者说,只有道门弟子才可以为官。
杨平安仍然记得,当初酒道人说过一句话:由我们的道宫才是道宫。
治理天下的权利归于道宫,道宫权利归于长老院大宗师,长老院以宫主为首,可宫主不可能坐一辈子,这是不允许的。
大宗师们不允许。
可是,做多少年合适呢?不知道,这个得看效果,看情况,目前来说,还不能确定。
所以当一尘道长提出宫主的任期问题时,其他人不是看天房顶就是看地,或是故作沉吟,或者闭目冥思。
清平当年与其他人一起做过推演,讨论宫主的任期和人选问题,当时就提了两个最基本的条件:首先,必须是大宗师,其次,上位之人必须要有所作为。
或许长老院里没有什么利益争端,这些老家伙们也没什么后宫之类,什么勾心斗角之类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但搁不住底下的人会拉帮结派树立场,权钱利禄动人心,大宗师们也不是全知全能,时间久了,总会有权利争夺,也总会有人做点老百姓不怎么喜闻乐见的事情。
即便道宫有专门的监督体系,也挡不住败类和渣滓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