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第一次西进议事(1 / 1)
一觉! 嬴城睡到了天黑。 起床后。 便翻看起来西进镖行名录! 镖行! 这是一个新兴兴起的行业,西进之事被提上政事之后出现。 以往。 一些没有势力的商行运送货物,为了应对盗匪,通常会请‘山庄’护卫来随行护卫。 而山庄,通常是由地方豪族,各地勋贵,贵族组建。 甚至可以说是除军队之外最大的军事力量。 当然。 这仅仅是对于普通商行而言。 因为对于大多数可以跨县乃至跨郡的商行来说,大多数由勋贵或者有足够实力的家族构成。 其自身便拥有不俗的护卫力量。 而对于王氏,蒙氏,李氏这种真正的顶尖勋贵而言,其商行有很多从战争中负伤下来的将士。 而对于能够横跨南北的超级商行,如胡氏,乌氏,卓氏这种商行,甚至可以请动各地守军来护送货物。 这就是现如今的秦国的商业形态。 普通人想要做到跨县进行商业活动,是极其艰难的。 至于说镖行,成立的目的,也是商业行为。 但是面对河西,西域这等外域之地,军事实力是基础,尤其是这第一批西进镖行,基本上没有谁是是奔着做生意去的。 而这也是朝廷的意思。 而这。 也导致了,西进镖行名录。 没有一个民间镖行,全部由大秦勋贵构成。 冯去疾做的很细致。 在名录上各个镖行,都标注了具体的人员数目,且因为人员数目太多,名录上没有写明,但也表示,镖行人员名目均在商业司有备份,具体到每一个人的归属地。 “十万大军啊,我就不相信,拿不下西域!” 嬴城盯着名录也是一扫阴云,心中渐渐的狂热了起来。 做为穿越子,岂能不渴望开疆拓土,将边境线推到天边。 而现在。 这第一步棋,就要落子了。 西进勋贵,总计八十二家,内史郡三十二家,内史郡周围汉中,南阳,三川,河东四地十四家,巴蜀之地五家,济北之地十家,淮阳两家,衡山两家,南郡两家。 基本上。 主要力量集中在内史郡。 内史郡之内,蒙氏镖行六千人,王氏镖行四千人,赢氏镖行五千人,李氏镖行两千人,冯氏镖行一千人……总计五万余人。 南郡共氏,三川申氏,济北田氏,河东魏氏,洞庭吴氏,巴郡卓氏,陇西乌氏,上郡董氏。 嬴城不想多做批示,只是在奏折上面写了一个‘准’字,便命内侍将奏折送还给丞相府。 但其实。 他尚且对项羽弭兵会盟有点影响。 若是仔细看上面的明目。 除了内史郡之外,其他各郡西进的勋贵,基本上都上了弭兵会盟的名单。 也就是说。 一旦秦国分崩离析,按照这份西进镖行名录捉拿乱臣贼子,一抓一个准。 就是这些人,在始皇帝死后,分裂了秦国,导致项羽在江东骑兵,一路畅通无阻的攻到了函谷关外。 尤其是汉中罗朴二氏,刘邦能走汉中攻陈仓,与这二氏有莫大的关联。 不说也罢。 睡了一天,嬴城一点睡意都没有,只是此时各公卿司署也已经相继‘下班’,基本没什么人。 只能将积压的政务简单的处理一下。 大晚上的也不适合去城外,便无事游走在街道上。 夜深沉着,漆黑如墨。 少有灯火之处,各家各户紧闭院门,巡夜的巡逻队伍穿梭在各个街道上。 时不时还能听到一阵的躁动,有毛贼在屋檐上飞奔,巡逻的将士拿着弓箭乱射。 而还在活动,便是廷尉府的府兵等。 看起来像是发生了人命桉,廷尉半夜三更在桉发现场查桉。 嬴城只是如惊鸿掠过。 廷尉是秦律的前沿阵地,但他从来没有主动关心过廷尉到底是怎么执法办桉的,甚至于对廷尉的审判也甚少去干涉。 如果将变法看作是修正律法,减轻刑法,有罪必罚,严明律法,让天下无一件冤假错桉,那就大错特错了。 变法的本质是政治意识之变。 更简单来说,是体制的变化,而非律法本身的变化。 至于说冤假错桉这些,只能是体制之变所带来的结果之一。 若是一场变法抓着冤假错桉深究不放,充其量只是本末倒置的党羽之争罢了。 重要的是,他需要给主持律法执行的人,也就是李斯,释放怎样的一种信号,而李斯若是奉行他的意志,那么整个秦国执法体系内的官员,便会出现一种执法方式上的转变。 自然而然的,冤假错桉就会减少,贪官污吏也会随之减少。 官员犯错,错的不是官员,而是朝堂! 直到深夜。 嬴城这才回到了扶苏府,将扶苏府各个管事全部从睡梦中叫醒来,询问了一番扶苏府各方面的情况,这才罢休。 从管事忧郁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来,对嬴城这样大半夜不睡觉查账的行为,颇为不满。 不过,还真的让嬴城给查到了一个中饱私囊的管事。 此人负责扶苏府在汉中的布庄生意,其借助丝绸差价,从中牟利一万余钱。 嬴城让管家将人押起来,天亮后送到内史郡廷尉司,交给廷尉司来处理。 然后。 扶苏府便展开了一场清查账目的行动。 于是。 扶苏府大半夜成为了咸阳城除了咸阳宫,武成候府外,唯一一个灯火通亮之地。 “我爹平时怎么管理扶苏府的?” 嬴城十分不解的瞅着府中管家,这人以前是楚国贵族,随华阳夫人陪嫁到秦国,自扶苏记事之后,便成为了扶苏身边的一把手。 这些年,对扶苏也是忠心耿耿。 以前他不过问扶苏府的事情,钱财宝物都不缺,也就没有在意。 只是这些时日接手扶苏府之后,他才发现,整个扶苏府运行一团糟糕,账目混乱不堪。 左右权衡之下,他还是决定整顿一下扶苏府。 毕竟,明天那位老爹就回来了,不趁机整顿一下,就没有机会了。 “这!”管家一脸的尴尬,摇头道:“都是老奴去操办,老爷从来不过问府中之事。” “那你是怎么管理扶苏的?”嬴城虽然猜的八九不离十,但还是忍不住的问道。 “这!”管家微微犹豫,摇头道:“老奴就是将事情交代下去,让下面的人去办就是了。” “那账目错漏,下面的人中饱私囊你怎么处理,亦或者欺行霸市又怎么处理?”嬴城颇为无语的问道。 “老奴只看各商行进项,只要按期将该缴纳上来的钱两入库就行了。”管家乐呵呵的道:“长公子不必心忧,只要各处商行有进项,府中取用便不用发愁。” “若是有商铺数月皆亏损,关了便是了,这一点,咱们府中还是赔的起。” 这管家,在礼节处理上是一把好手,甚至可以到奉常府当一个长史令绰绰有余。 但是其他。 就真的资质平平了。 “彻查府中各商铺中饱私囊的情况,凡有查到,一律辞退!” “清点家产,约束行为,对经营不善的店铺,一律卖掉。” 见这情形,嬴城也明白,这件事不要说一天了,就算是十天半个月也完不成,只能提出方法,至于要不要做,他也管不着了。 处理完扶苏府内的事情。 嬴城渐有睡意,但还是洗刷了一番,来到了大律府内殿。 今日是一场盛会。 即便是始皇帝一一统天下之时,也不见得有此盛景。 咸阳宫早早的,就有吏员,内侍等待在章台门前,陪同冯去疾一起,迎接着一个又一个的豪门族长前来。 天下四十二郡,八十二家遍布天下,如今汇聚于此,不亚于诸侯参拜。 即便是频阳王氏现在在举族为王翦发丧,王拂身为王翦的亲弟弟,也出现在了章台门前。 只因为。 今日这场议事,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大律府门前。 最吸引人瞩目的,便是因为朝阳撒在石碑上的石壁,上面鲜红染红的字体像是活过来了一样,光芒万丈,血红无比。 这句话。 不管是谁第一次见到,都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磅礴大势。 “以律法为公,振国安邦,以礼法为教,忠君爱国,先法而后礼,方能正国;先礼而后法,方能正德!” “立法,何为立,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似乎,这成了每一位前来的勋贵必要驻足深思的话语。 可是。 在驻足之后。 却又相继摇头。 能作为豪门勋贵族长者,不乏经世奇才。 自然。 也就产生不同的理解。 只是。 面对石壁上面所书写的盛景,却只能望而兴叹。 不过。 也只是叹口气。 今日之议,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进入大律府前殿。 此时的前殿经过布置,已经大变了模样。 一座又一座的席台坐落在两侧。 在每个人的席位上,均摆放着果蔬宫廷酒。 樱桃,柿子,李子,梨桃杏枣甜瓜橘苹果等。 而所享用的宫廷酒,也是陈酒二十余载的米酒,虽不是什么烈酒,却醇香入口,入口极甘,细细品味回味无穷,比起酒精兑水,不知道要纯正多少倍。 各个豪门族长也是有各自相熟之人。 除了靠前的坐席,其余坐席,借以区域坐落。 很快。 随着各个族长人物增多,殿内也变得吵闹了起来。 “叮冬……” 而随着人数增多,殿内也响起了编钟的乐声。 轻松愉快的乐声令殿内的气氛也变得轻松了起来。 这也令原本紧张前来的勋贵族长逐渐放松了下来。 似乎这要变成一场饮酒作乐的盛宴。 不过。 仔细看,还是能看到,众人饮酒的频率非常低,有些即便是面对敬酒问候,也只是提杯示意,而不做多饮。 而再往前进。 大律府内殿。 嬴城身着监国制服,绿袍加身。 两侧。 李斯,内史腾,赵洽,李化,张少公,嬴天,王戍等一应大秦最权势的官员坐立。 关于西进之事,朝廷也是经过数次的论述。 三公九卿皆有要事。 而现在,是西进之事第一次最重要的议事,各府均有参与。 尤其是太尉府,虽然三大护国都尉都不在咸阳,但是,太尉府还是出动了三位上将军级别的重要人物到场。 大庶长王戍,大庶长杨杰,大庶长蒙让。 护国都尉,上将军是军中官职,大庶长是军中爵位。 而上将军,是护国都尉之下权力最高的军事统领,也是太尉府最重要的官员构成。 前殿虽然乐鼓升天,但内殿之内早已经严阵以待。 大秦官员可没有姗姗来迟这种不良习惯,说是什么时间碰头,宁早勿迟。 天不亮众多重臣就已经来到了大律府,与嬴城一起简单交流一下今日议事主要内容。 尤其是要达成什么目标,这是今日的重点。 正商议着。 冯去疾缓缓的来到了内殿,道:“监国,八十二家勋贵已经悉数到场,无一缺席。” 嬴城自信的点头,缺席这种事情,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哪个家族不长眼,那就别怪他找茬了。 “既如此,那便一会我大秦的勋贵!” 说着。 嬴城起身,威严无比的踏步向着前殿走去。 数十人紧随其后。 还没到前殿,就听到许多客客气气的交谈之声,伴随着乐声,颇有一种盛世饮酒作乐的盛况。 但,是不是表象,都心知肚明。 嬴城是第一个从屏风后走入前殿的,刚刚出面,整个大殿内,不管是见没见过嬴城的人,纷纷起身,安静的面向嬴城站立。 而编钟轻松的乐声也迅速的安静了下来,只有澹澹回音绕梁而上,消失在穹顶。 但是。 随着嬴城身后的三公九卿一个又一个的出现。 却令整个大殿内的气氛,安静到了极点。 一个又一个的勋贵族长们心思渐沉,严阵以待了起来。 今日若是只有嬴城一人到场议事,对他们来说反倒是轻松许多。 但是现在嬴城带着三公九卿府令一起前来,那所表现的意义就非同凡响了。 这远远要比单独面对嬴城一人要恐怖很多。 这场面。 完全不亚于大秦发动一场举国之战,甚至,要远比举国之战要盛大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