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三登泰平,九品镇守(2 / 2)
因为狼多肉少,一体统筹境内修士的朝廷,哪会缺人当道官。
李宏的声音平和,眼神中也透露出善意,袁成心中顿时一动。
虎狼般的税丁清除掉以往密集的厘金关口,不允许任何情况的私设税关,持有缴税单,一批货物不交第二次商税。
凡人还好,只要愿意种田,乡野之地总有容身之处。
平田里灵脉虽小,却也是联结其它灵脉的一个节点,属于龙首灵脉的支撑,自有大夏气运流转。
当然,税务司负责保护纳税人,有各种优待政策,纳税大户甚至可授三等国士。
“知我者,袁成也。”
中年修士心思深沉,面上却是欣然祝贺:“观镇守气息沉凝,命宫灵光盎然,或是灵魂已破感知境?”
意思是通常情况下,百姓耕种三年皆丰收,只能余一年的粮食,如此积蓄三年之粮才能称“登”。
为此户部之外甚至独立出税务司,税务司辖下有上万退役伤兵,称作税丁。
在大旭及梁国时期,平田里就是产粮突出之地,县里的政绩往往就看平田里的收成。
“阴神第一次出窍极为脆弱,您想求个护身之物?”都是二境走了很远的修士,袁成哪能不懂李宏的叹息。
如前两年金国入侵,梁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损失惨重,抗金饷便应时而生。
动兵打仗打得就是后勤,而后勤最主要看经济和粮食,经济由商业稳住,剩下就只需粮食充裕。
袁成有些难以置信,皱眉问道:“镇守这是为何,平田里可是有不少人盯着。”
李宏朝着龙首宫方向作揖,又说好话抬着他们,稍有些怪异的气氛再度融洽起来。
托月宗外门执事李宏正是其中一员,他亲眼见证强大的宗门向朝廷俯首称臣,本来已经放弃挣扎的道途再度出现一丝希望。
可需要灵地修炼的修士,大部分就只能挤在西原城内外,租一间洞府的价格能让散修倾家荡产。
最后西原上报亩产八石一斗,创造梁州建州以来最高,一郡之粮便能供国都百万百姓所用。
“何道友太过谦虚,受此地清灵之气洗礼,入道沉疴尽去,蜕凡定然不远。”
“可惜,要是能和李镇守一样,争取一个道官之位,大夏公国升格后我等好处更多。”
龙首原,平田里,一处占地不小的竹林,里面零散坐落几方草芦。
修士之间第一次“交易”,有这句话便也够了。
“罢,无官一身轻,朝廷有束缚,有绩效考核。”
一个老牌二境只有九品待遇,换一般人肯定难以接受,不过李宏却是安然自得,并且还有些庆幸。
“夏公称王在即,我等录名真道也能沾光,起码在这草芦修行没有天魔骚扰。”
他平日是自命不凡了些,可他不是傻子,当然能看出李宏的拉拢之意。
如此田连阡陌的沃土所在,今年突然冒出一片竹林,而且还有供人居住的草芦,怎么看都有些奇怪。
竹林幽幽,日落时灵雾潮涌,一行人品茶论道,惹得几名路过修士艳羡不已。
“小有进益,不值一提。”
宗门资源有限,阴神境的突破资源轮不到他,干脆加入大夏争取机缘。
然而无论是平野里农田中忙碌的农户,亦或是忙着巡察监督的里正、县吏,都对竹林避而远之。
李宏欣然大笑,旋即肃穆传音:“平田里之粮尚未完全收走,近日或有零散云气淤积,你要注意驱散。”
大夏农业税征收比为十税一,看似只与一般王朝平齐,但大夏政治清明,并没有各类名目的苛捐杂税。
借托月宗之力,踏上平田里镇守之位就是第一步。
谈笑间,一位留着长须的中年修士大笑道:“哈哈哈,我们几个借住之人互相吹捧,怕不是让镇守看了笑话。”
“平田里镇守之职不日将会交割,新镇守可能从你们中选,也可能从道录司空降。”
一些郡国、小国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保持自身独立,只能压榨百姓,十税五,十税六比比皆是。
大夏如今正值高速上升期,气运强盛,哪怕九品道官,亦有可观的气运促进修炼。
这个亩产,放眼天下也能称作祥瑞降世。
生三子以上者不仅不加赋,反而有奖励。
三登泰平不需要二十七年积蓄,一年大丰充盈府仓,夏秋两收,便有“登”粮可用,举大军攻伐亦不用加增田赋。
可这六人中间,只有李宏是道官,是朝廷任命的平田里镇守。
这不,竹林有六人都是取得西原居住权的真道,挂名天涯阁,接到坐镇平田里的任务。
袁成张了张嘴,并未再多说什么,李宏身为道官镇守,享受核心灵眼的至纯灵气滋养,是理所应当。
是夜,星光黯淡,而龙首原渐渐显现诸多神异光点,或如明月或如微末,似天河倒转,星辰临凡。
这些都是大夏龙气、灵气涌动的节点,无边气运在向龙首宫汇聚,组成王座基石。
王者,服冕乘轩,叱咤风云,一言可令万民俯首,百灵臣服。
然其登位之前,必受劫难考验,方能以压服一切的态势登临王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