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 2)
姜有汜不予置评。
郑汇鑫的案子的确未曾记到桃不换的头上,郑汇鑫仗着自己是船老大,贩卖妇孺,这样的人死不足惜。
桃不换此刻正安安静静地沉下心观察挺四周人员动态、站法,思考着可以用怎样的招式制服这里的所有人,应该按怎样的路线逃走最佳。
等她脑海里将杀出重围的方法规划好了七八条之后,耳朵动了动,听见了三四个人的脚步声。
二位,久等了。一个轻盈的女声从里面侧门传出。
首先出来的是两个大概十五六岁的少女,穿着浅色绸缎衣裳。
比两个少女更惹人注目的是在后头的一个人,这人丹凤眼,细长眉,体态丰腴,走路虽缓但摇曳生姿。
看这人的架势和派头,应当就是越州最富裕的女盐商徐三娘了。
一直听她大名,如雷贯耳。但姜有汜在见到本尊的时候,却略略感到有些失望。
眼前的徐三娘虽然美貌有余,但气势不足,不如想象中的那般雷厉。
徐当家,这位便是要来买细盐的盐商姜公子。管家相互介绍,姜公子,这便是我们当家的。
姜有汜与徐三娘相□□头致意,徐三娘在姜有汜的边上空座入座,二人中间隔着一小方茶几。
姜公子要买多少细盐,作何用处?徐三娘问。
你有多少,我便要多少,多多益善。姜有汜故意挑起她的兴趣,一本正经道,有个大主顾得了病,拿来入药。
桃不换勾了勾唇角,心想一向一本正经的姜有汜编造起谎言简直有模有样。
既然得了病需要吃盐,自然是要好盐,托人千里迢迢不惜重金来买也就顺理成章。姜有汜编这个故事很合情合理,容易让人相信。
果然,徐三娘笑吟吟道:既然是入药,自然是要好盐。但细盐难炼,大约百两的粗盐才能炼制出五克的细盐,而我不但要收这百两粗盐的钱,还要收一笔细盐的人力费用。
姜有汜犹豫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道:如果按照如此算法,此趟我出来带的盐引少了,银两也少了。
徐三娘见他犹豫也不着急,似是在等着什么。
这时候戏台上了一个崔莺莺,脸上只扑了细粉抹了口脂,唇红齿白,风姿绰约。不待任何人开口便自顾自地娴熟地唱了起来。
歌调婉转动人,唱的词儿是期盼如意郎君早日高中归来的调子。
徐三娘指端在椅子扶手上轻敲着打着节拍,淡淡开口道:姜公子可考虑清楚后再来。
姜有汜一动不动地望着台上,看了良久,像是下定决心道:我原本和新上任的越州盐务使张年间大人有旧,可以和他商量着再买一些盐引来。
但不巧的很,张大人如今已然不能做主,替代的盐务使还未到任,再买盐引也不知道找谁。
不管姜公子找谁买卖,我这里奉劝一句,我们盐商做买卖,讲究的是信誉和法度,如果哪天铤而走险办事,怕是容易掉脑袋。
徐三娘目光闪避,心情也焦躁了一些,扭头望着台上的「崔莺莺」。
就不能网开一面?我可以私下给你一点好处。我明白制作细盐的不易,但朝廷严格控制买卖,能这样出钱买盐的主顾也少,你做完这一单之后便能保好几月的酬劳,稍微冒一点险何妨?你不说,我不说,此事便无人知晓。姜有汜循循善诱。
【《刺客桃不换》by木随风(11)】(本页完)逐乐网zhulewang--免责声明
《《刺客桃不换》by木随风(11)》是一篇非常好看的小说,文笔优美俱佳,《《刺客桃不换》by木随风(11)》这篇小说由本站逐乐网zhulewang蜘蛛自动收集转载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刺客桃不换》by木随风(11)》版权归原作者,《《刺客桃不换》by木随风(11)》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本站逐乐网zhulewang无关,如果内容不健康请联系我们删除,如果原作者或出版方认为本站逐乐网zhulewang转载《《刺客桃不换》by木随风(11)》这篇小说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刺客桃不换》by木随风(11)》这篇小说le15656-11。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