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乳业风云(2 / 2)
??“你们舍得出让包装厂的股份?”高总果然来了兴趣,他很清楚牛奶包装的技术含量可比普通纸箱、塑料瓶高多了,国内能玩得起这项技术的企业压根就没几家,卫康的包装厂虽然暂时还没办法和利乐竞争,可也是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现在有机会入股这样的企业,他当然高兴。
??高总没能忍住这个诱惑,当即就答应召集中粮的高层开会讨论,然后力量又给伊利的郑俊怀和光明的王佳芬拨过去,他们同样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只是态度稍有区别,郑俊怀马上表态会派人过来和李耒、卫康接洽,王佳芬则要先征求上海国资委的意见。
??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日后光明被伊利甩开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不只是光明缺少奶源的问题,他们的自主权不够,头上还有个处处要约束他们的婆婆,这样的光明又怎么和伊利、蒙牛竞争呢?
??完达山同样面临着和伊利、蒙牛竞争的问题,不过李耒却不是很担心,因为他知道郑俊怀现在正在谋划一件事,而这件事会把他送到牢房里,蒙牛的话眼下实力还很弱小,同时牛根生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遇到一道坎,这道坎要是迈不过去,蒙牛基本上就要死在襁褓里了。
??和李经纬之于健力宝一样,郑俊怀在伊利的发展历程中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83年的时候,伊利只是hhht市政府属下一家年利润仅有4.7万的小食品厂,在郑俊怀的经营下,伊利抓住了中国牛奶市场飞速发展的机遇,仅仅十三年时间就让伊利成为年销售额过十亿的大型集团公司,并且成功上市。
??看到南方那么多企业成功改制,原来的领导纷纷摇身一变,成为资产上亿的大股东,郑俊怀也坐不住了,他同样开始谋划改变伊利的产权结构,让他和他的团队从拿死工资的国企领导变成拿股份、分红的股东。
??至于产权改革的方法很简单,照着南边的那帮人学就行了,在参考了诸多方案后,郑俊怀和伊利其余二十多名高管选择了“mbo”方案,也就是管理层收购,这也是李经纬选择的方案,但是他也遇到了和李经纬一样的问题,收购是要钱的,可钱从哪儿来?
??李经纬想先把健力宝拿过来再用健力宝的利润分期支付收购款,郑俊怀的选择也差不多,他和这些高管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然后把伊利的钱划给这家公司,再用这笔钱去购买伊利的股份。
??但是这些钱还是要还的,于是郑俊怀又想了个办法,那就是让跟伊利有密切关系牛奶场去找银行贷款,把这笔钱借给他的贸易公司购买股票,最后贸易公司再用这些股份找银行做抵押贷款,拿到钱后还给牛奶场,如此以来就实现了“空手套白狼”,没花多少钱就成了伊利的股东。
??和李经纬不同,郑俊怀在人际关系上做得很到位,当地政府默许了他的做法,甚至还主动转让了一部分股份给他,其后又有信托公司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了大量伊利股份,据说这家信托公司背后就是郑俊怀。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郑俊怀很有可能像南边那些先行者一样,实现从国企领导到亿万富翁的华丽转身,然而几年后伊利爆发内部风波,郑俊怀在董事会上被多名独立董事强烈质疑,他一手培养出来并接替他成为伊利总裁的潘刚也和他渐行渐远。
??正当人们以为潘刚也会像牛根生一样被赶走的时候,郑俊怀被举报“侵吞国有资产”,然后以挪用公款罪入狱六年;自此,郑俊怀彻底掌控伊利的梦想化为泡影,伊利也因此陷入动荡之中。qqxδnew
??只要能抓住这个机会,完达山就可以实现对伊利的反超,成为国内第一乳业品牌,至于现在的第一光明,李耒并不放在心里,只要他们的自主权问题得不到解决,不管王佳芬能力再强,光明也没办法做大。
??不过这都是日后的事情了,眼下的郑俊怀还是非常风光的,他亲自来到河阳考察卫康的包装厂,并和李耒相谈甚欢,一点也看不出伊利现在正在和完达山激烈竞争的样子,只是偶尔在酒桌上有人提起牛根生的时候,郑俊怀的脸马上耷拉下来,看来他对这个自己一手培养的得力助手恨的不轻啊!
??哎,上一个一手培养出来的得力助手出走了,下一个继任者同样和他闹翻,这郑俊怀培养人的能力确实厉害,可为啥就守不住呢?
??推荐好友罗修饭法的新书《张三,请自重!》
??我,张三,绝逼是个好人!
??我以法家八辈祖宗发誓!
??什么!?刚刚祖坟炸了!?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