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教子!(1 / 2)
靖江王与会宁候之事结束后,朱雄英便全身心投入国事当中。岁月如梭,如白驹过隙,一晃十年就过去了,到了永诚十四年的年关。
经过了十年的精心治理,永诚一朝的国力,较之洪武一朝更加强盛。当真做到河清海晏,岁稔年丰。尤其是今年年景,除了少数几地欠收,其余之地尽皆丰收。
丰收年,自然值得庆祝,十七岁的太子-朱文圣,命户部扎了一批五谷树,添置进了今年的上赏中。还特意挑了一个最大的,抬到了武英殿中。
围着五谷树转了一圈,满意的点了点头,摸着把短髯的朱雄英,笑道:“老大,要是年年如此,朕宁可到地头坐着去。”
朱文圣微微一笑,恭声言道:“父皇,就算是井再深,渠再多,也是要看老天爷的。”
“你呀你,那张嘴太利。这要是老三,他肯定能说出一堆吉祥话哄朕。”
这小子还是随了他的了,跟他年轻时一样,话怎么难听怎么说,脾气倔着呢!就是个倔种,父子相同啊!
话间,朱雄英又叹了口气,感慨道:“是啊,屁话自有屁人听。他们真当朕,阿谀奉承的话越听越顺耳,熘须拍马的奏本也是越看越顺眼了。”
“朕亲手挑出来二百零七本,已录下名册,命吏部、都察院一体考核。屁股不干净的,都给朕蹲蹲到诏狱里去。”
听到父亲要兴大狱,朱文圣皱了皱眉头:“父皇,这,是不由有点小题大做了!”
呵呵,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朱雄英澹笑道:“还记得你小时候玩火,朕怎么说的吗?玩火尿床,敢做就得敢当嘛,就像当年的张慈一般。”
前年,太子随大将军徐允恭西征,虽然在战场得到了历练,但还是嫩了一些。碰到一些事,难免心慈手软,动那无用的恻隐之心。
不过,没关系,我儿年纪还小,还有的是时间历练。而且,有蓝玉、刘璟任太傅、少傅,也不愁教不出来。
“洪武十五年,朕在这随太祖习字。距今已有三十年了,想起来就跟昨天的一样。”
“太祖告戒朕,当皇帝的,绝不能心慈手软。因为你手上松一分,下面的官就敢开一丈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