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办了一个美术班(1 / 1)
进来的是俄语老师孙沫,她丈夫是教育局的,叫任书田。我向孙沫自我介绍后,她说:“听孙主任说你是搞美术的,我一个外甥女,就爱画画,咱们学校又没美术老师,听长青说,你挑能写会画的学生呢,我给她报个名。”
“哎哟,孙大美人来这走后门来啦?”于艳梅的声音也十分好听。
“这不是虞美人吗?我哪有你美呀?虞兮虞兮奈若何。咯咯咯咯……”孙沫反夸道。
孙沫是真美,于艳梅是有气质,两位老师的声音都美。
在李长青的驱动下,又有好几个老师来推荐学生或亲属,我记了十几个名字。长青来找我说:“你干脆办个美术班吧!咱们正好有美术室,要不要我带你去看看?”
“走吧!看看去!”我的兴致来了。
和办公室并列的西边的一排房子是综合教室,也有走廊,里面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教室,会议室。
美术教室里灰尘有硬币厚,十几张桌子和椅子,一块黑板。摆在四个角落台上的石膏像变成了灰色,几个素描支架在石膏像台边支着。窗帘拉着,一拉开灰尘飞扬,看来这里至少有一年没用了。
我按了一下开关,还好,灯亮了。墙上按着几张学生的画作,看来原来的美术老师的功底还是挺厚的。李长青告诉我,原来的美术老师是上海知青,一年前调回南方了。
他还告诉我,这所学校建校时间不长,是七十年代初建的,这片地是镇郊苇子沟菜队的。建校时是初中,七四年改为带帽高中,即四年制初中高中一体化。我明白了,和我毕业的中学是一样的。
第二天,有16个学生向我报到了,有男生有女生,有高中生有初中生。我让他她们先回家取清扫工具,把美术室彻底清扫了一遍。
还有半个月才开学,我忙开了:一边策划出板报计划,一边给美术队讲一些实用美术技巧,一边备课。
我的计划是:把办公室西墙的板报办成综合板,把综合教室东墙的板报办成艺术板,把其余4块板报办成学科板。学校共开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政治等8门课程,每块板报两个学科。用横幅和刊头去表现各科的特点,搭上框架,再向各教研室寻求内容。
给学生讲的实用美术技巧有:布置板面量尺寸,画线框,找图案认识工具板刷、扁笔、毛笔的使用,粉笔的横竖用法,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的用法认识字型仿宋、黑体、黑宋变、楷书、隶书、魏体、行书的特点教这些知识,学生们觉得新鲜、好练,又长见识,热情很高,回家跟家长一学,家长都很高兴,支持他她们买一些工具。接下来,让他她们刷黑板,按照我设计的方案在里板上打格子,既节省了我的功夫,又给他们学以致用的机会,一举两得。
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开始正规化了,分单元编写课文,把字、词等基础知识放到各单元课文后面。如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单纯词、词组、词义、词性等。古典诗歌、文言文又回到了教课书中。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卖炭翁等诗歌和节选自水浒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聊斋志异的狼、在诸子百家中选录的卖油翁、东郭先生、两小儿辩日等,占了教材的四之一。作文以说明文和记叙文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字解说能力和记述事件能力。我的读书习惯是先通读,再选重点读。通读后感到了恢复高考后教育成了恢复文革前面貌的急先锋。当时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文化大革命前在哪还放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