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王龄真是老顽童(1 / 1)
王爱华进来了,给我和钱莹送来了饭菜。我瞥了她一眼,她洗脸了,泪痕消失了,嘴角又上翘了。
“小汤在吗?,出来一下。”是苏青的声音,我看了一眼钱莹。
“看我干啥?去吧!”钱莹说道。
我出了帐篷,见苏青跟王龄在一起,左手拎着一个巴梢子,右手拿着鱼捞子。老王龄扛着十字镐,腰上绑着一圈炸药棒,右手拎着一个旅行包。
这个老王龄,已经六十多岁了,是公社的武装部长。那时,公社的武装部长都是县里统一配备的,都是退伍老军人。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是团职转业干部。安排到县粮谷加工厂工作,当党支部书记。
他什么事也不管,整正拎着扫帚扫大门。因为他天一亮就到岗,别人都以为他是打更的,没人知道他是一把手。
哪知道他扫大门是个计谋,扫了两个月大门,抓住了一个用衣服夹层偷米的,挖出一个偷盗团伙。
威信树起来之后,他仍不管事,把权力都交给厂长了。理由是,他不懂机器,厂长是工程师,就该让他管,自已要管只能是瞎指挥。
那时候,一个县就一个粮谷加工厂,一旦停产,县城的粮店就得断供,居民家就得断粮。他的开明之举,使厂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三个车间扩大到五个车间,新上的面粉车间成了当时县里最先进的工业车间。车间主任是县粮食局局长的小舅子,为人霸道,连厂长都不放在眼里。
老王龄老家山东,有一个侄子来投奔他。是烈士后代,老王龄的哥哥是抗日战争时牺牲的八路军连长,是哥哥引他走向革命队伍的。对这个侄子,老王龄比自已的儿子都亲。他便把侄子安排进了粮谷加工厂,要进面粉车间,却被车间主任挡住了。
面对这么骄横的车间主任老王龄出手了,到县里找县高官,非要当面粉车间的主任不可。他是团职转业,满身的光荣疤,一胸的军功章,县高官都让他七分,见此情景,书记打电话找来了粮食局长。
粮食局长问明缘由后,把小舅子叫到书记室一顿臭骂,正告小舅子说:“他要当粮食局长县里都得批,你个小小的车间主任算个屁!”吓得那个车间主任屁滚尿流的,连连嗑头作揖,才保住了自已的职务,从那以后自然规矩多了。
这件事被传为了佳话,王福臣书记要炸药时,跟我们讲了这段故事。
老王龄退休后闲不住,就愿打鱼,包括撒网打渔,下挂子挂鱼,用杆子钓鱼,用炸药炸鱼。县武装部聘他当武装部长后,他沿东辽河一线踏查,选中了十屋这一段,便到十屋任职了。
那时候,各公社都成立了基干民兵连,忙时生产,闲时集训。集训时,老王龄是把好手,可是一年集训只有三个月,余下的时间他就是跟鱼玩。这次,王书记是以约他炸鱼的名义才把他和炸药请到了工地的。
到工地后,他便和苏青成了朋友,一是他俩年龄比较接近,二是苏青定向爆破的神招吸引了他。十多天过去了,土崖都被炸没了,他便开使玩自已的主业了。
苏青和我住一个宿舍,我十分尊重他,每天早晨给他打洗脸水,晚上给他打热水泡脚,平时总是沏茶递烟的,他对我十分友好。所以,王龄约他去弄鱼,他便来召喚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