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蒸豆包和踩高跷(1 / 1)
腊月廿七,淘黄米。一清早,马队长媳妇就来了。把黄米捞到乒乓球案子上,就去磨黄豆面了。于水开始做饭了,吃了几天细粮,大家又想大饼子了。于水昨晚就发了玉米面,早起下窖拿了白菜和土豆,切了点瘦肉片炖上了。开锅了,白菜的辣气煮出去后,她开始贴饼子了,贴了一圈后把锅盖盖上,又添了一捆柴,烧圆了气,便不续柴禾了。十五分钟后,揭开锅,玉米的香味随着肉香出来了。起出来的大饼子,一半浸着菜汤,一半是硬嘠,好吃极了。
马队长媳妇送回豆面,又收走了沥完水还潮湿着的黄米去了碾道。虽然那时己有电动磨房,老的碾房还保留着。那里有石碾和石磨。磨黄米面用的是石磨,把潮湿的黄米从磨眼里倒进去,毛驴把磨拉转,黄米面便进了磨盘。
吃完饭,李想召唤大家去了学校,冯书记已经在那等候了。他带来一个信息,有几个大队秧歌队在练高跷。这对要争第一的我们来说,无疑是重大威胁。冯书记已经通知大队所有木匠到大队,一早已坐着拖拉机去吞树杆子去了,下午就会做出四十多副高跷,上午可以自由活动。
我便动员女生回户包豆包了。豆包也叫黄面团子,是因为豆馅是团囵进去的,不是包进去的。马队长媳妇把磨回来的黄米面用热水烫了一半,再用凉水和稀了,对进一些玉米面,使其干一些,能用手抓住,再用豆面做浮面,蘸在双手上。先把黄米面摊在手上,拍成圆饼,再捏一捏豆馅放在饼中,然后两手团囵成豆包形状,下面粘上酥子叶,放在盖廉上。
于水刷锅烧水,上蒸屉,水热了,便往屉上撞豆包。之所以叫撞豆包,是因为豆包一个挨着一个,中间不留空隙。我们形容人多拥挤时,常比喻成象撞豆包似的,就是这个意思。
撞完一锅,烧开了,再撞另一锅,两锅交替,二十多分钟一锅,一锅能撞一百二十个,一上午,我们蒸了二十锅,还有六锅没蒸完。
冯书记派人来说,高跷出来了,让我们去领。我们便都去了操场。只留于水和马队长媳妇留在家里继续蒸。
做出来的高跷一米长,下边是圆的,上边是扁的,在二十五公分处有一个踏板,踏板上有铁环,圆的底端有钉马蹄铁的钉。一条绳子从踏板右边的环穿过,再从扁板上的四个环中穿过,把腿和扁板绑到一起,绑的越结实越好。
我们绑上高跷后不敢站起来,都扶着墙。有几个踩过高跷的社员给我们做示范,告诉我们扭起来就稳当了。
我有滑冰的底子,很快就能行走了,由顺拐的蹩脚队员一下变成了高跷明星。李想拼命喊我去扶她,教她。我确偏偏去扶刘娜和高萍,我一手一个,叨咕着要领,让她们直起腰,不看地,两手咋开勤摆臂,我们三人围成圈练习。直到李想要哭了我才过去,左手拉着她,右手拉赵玉环,边念口诀边练习。
男生胆子大,也学着三人一组动起来。一下午的功夫,每个秧歌队员都能走动了。
学会了踩高跷和学会自行车、滑冰一样,有瘾,一时间,回户、进屋、吃饭都不愿解绑绳,男生上厕所都踩着高跷去。
张均平和于水是秘密武器,不需要踩高跷,但是,她俩觉得好玩,也要学。于水偏要让我教她。我带她到了学校操场,她学得很快,但是不愿快出徒,手就是不撒开我的手。李想隔墙看着憋气,也加入到我俩中间,向于水显示她的存在。我见此情况,卖了个破绽,假说脚崴了,脱下了高跷。
豆包一共蒸了三千多个,放满了两大缸。
廿八,把鸡杀。户里孵出的三十多只小鸡崽,活了三分之二,一窝鸭子还剩二十多只,其中有六只公鸡,七只公鸭。我按一比四的比例留下三只公鸡,三只公鸭,剩下的都杀了。杀鸡、杀鸭都由崔立武执行,大家公认他是砍头专家,决定把鸡胗、鸭胗都给他吃,他便答应了。
小鸡最囊,掉了脑袋也就扑腾两下便蹬腿了。鸭子则象大鹅一样,脑袋掉了,还能走几步,并从气管里发出声音。社员们说鹅是大牲畜,过年是不能杀的,杀了会犯忌讳,我便没有杀,还剩四只大鹅留下来看家。
大鹅看家不亚于狗,有生人进院,它不仅叫,还上去掐,大鹅掐人,一掐一个紫疙瘩,也是挺吓人的。
我们那只狗崽长成了大狗,是一只黄色的四眼狗,对户里成员百依百顺,对外来的人,凶得吓人。它最听于水的话,让趴下就趴下,让站起来就站起来,让打滚就打滚。
那两只狸猫也长大了,也被于水训练得恪尽职守,我的的仓房、地窖、厨房都没发现过鼠迹。
廿九,街上走。过年了,总得操办点年货,烟酒糖茶,苹果冻梨,红纸日历,年画爆竹,尤其是鱼,这些都要买。为此,秧歌队也休息了。我跟马队长要了大寨车,拉着六个女生去了公社,于水要做饭,喂鸡鸭鹅狗,留在了家里。我已经能驾驭驴吉普了,并且会套车卸车了。
公社的集市比于家窝堡大多了,我们满载而归。最令女生高兴的是买到了口红、胭脂和嫣粉。我想请她们吃一顿饼,她们却说,这些天吃得挺好的,还是留着,等她们熬啃时再请吧!
回到户里,我开始写对子了。大门上用行书写了:贫下中农情意深,知识青年要报恩。横批扎根农村房门上出的对子是:开门迎春春潮滚滚,抬头见喜喜气融融。横批万象更新我准备用正楷写,赵玉环说由她来写,结果字出惊人。原来她写的是魏体,真没想到,她的墨笔字有如此之功底,怪不得她跟我说要谈淡写字。
魏体字讲究外方内圆,宁方勿圆,刚劲有力,真是字如其人哪!不由我对她有了钦慕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