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荞麦饸饹羊肉卤(1 / 1)
大车进了集体户西边的场苑,村里的女人孩子都在场苑里。女人们站在一排脚踏脱粒机台板上,把一把把麦秆放到滚筒上打,麦粒落到苫布上,另一些妇女用簸萁装进笸箩里,再抬着笸箩去风车上吹出杂物,然后装进麻袋。再用大车拉着去大队电碾房磨成面。电碾房磨出的面叫全面,要粉还得用细箩去筛。经过这么些工序,一斤麦子能出七两面,就叫出七成。在农村生活过的,都知道“成”的含义。
这边妇女和孩子们忙得热火朝天,人人脸上却都挂着笑容,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收获而喜悦。
再看生产队院里,更是热气腾腾:用土坯搭成的锅台上支着两口大锅,是十六仞的,比集体户的锅还大四圈。灶下的玉来秸秆吐着火舌,大锅里的水翻着泡地开着。锅沿上横放着一个饸饹椽子,椽子是长条的,在一头,上面掏了一个圆筒,圆筒下边钉着一个铁板,铁板上钻了许多孔儿。四个妇女围着一个锅,见我们进来了,齐声喊到“开椽了!”这个椽和船同音,有船就有水,是祈盼风调雨顺的意思。
一个妇女把一团荞面寒进椽洞里,两人把椽脐一个和椽洞同径的圆柱上钉了两拫横杆,放在椽洞上,用两根横杆往下压,一根根荞面条子便落进锅里。另外两名妇女用树枝条削成的长筷子,将落水的面条从椽口划到锅心,再从锅心划到锅边,反复两三次,捞出来放进井拔凉水中泡上。
麦收吃饸饹有个规矩,头一个吃面的必须是打头的,他吃完了,才能给大家盛。
哪想这个细高挑的李良,竟吃了八大碗。吃完了还巴嗒巴嗒嘴说:“这玩意吃多了难出恭,要不然我还能擂他四大碗”。
“好老母猪撑死多少,差你个懒麂獔子了!”于麻子不说俏皮话不出口。
李良也不让份儿,回了一套哨词:“你虎头虎脑,四只猫爪,夹谷穗,前来逗我雀,不是本地鸡,装啥嘎嘎鸟?”
“哟嗬!你还来劲了!听着,李良是个耷拉鬼,下晚睡觉枕他嫂子腿,他嫂子来历假,他说红糖水,他嫂子问他甜不甜,他吧嗒吧嗒嘴!”
“啪”于麻子脑袋上被抽了一筷子“叫你胡唚!”原来挑面条的是李良的亲嫂子。
大家哄笑起来。于麻子哪能吃这个亏:“嫂子打我我不恼,我和嫂子玩家雀儿,玩来玩去玩的好,玩出一个大胖小。”
“你这个大流氓,看我不撕烂你的嘴!”李良嫂子追,于麻子跑。
“别闹了,都饿着呢?下午还有活呢?”马队长一声吆喝,李良嫂子不追了。
我第一次吃荞面饸饹,拌上羊肉卤子,真别有一番风味,我吃了三大碗,崔立伍,杨波都吃了四碗,女生也都吃了两碗。社员们都是撅根高粱秆当筷子使的,我怕于水吃不着饸饹,特意回户让她端着一盆筷子送到队部来,自然就随大家吃了。
“少吃点吧!吃多了还能弯腰拔麦子了吗?晚上还有羊汤和白面饼呢?”马队长又吆喝起来了。
吃完饸饹,队长让我们回户休息,说大晌午头子日头毒,等太阳偏西点再出工,听钟响再来就赶趟。
回到户里,大家在炕上东倒西歪地躺着,没有一个言语的,真是乏透了。只有于水在剁鸡食,煮鸭食,烀猪食,配猫食,对狗食。她一天也是够忙乎的,看着她那单细的体格,挺让人心疼的。
“张均平”于水在外屋轻声喊着,张均平呼的一个鲤鱼打挺下了炕,出了屋。
“我想让你帮我挑一挑子水。”于水小声说。
张均平二话没说,肩起扁担,挑上桶去了井沿。
又是一对,这样真好,现在表面上,就我老哥一个是光棍!实际上,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她们中任何一个的芳心,至少李想是我的铁杆追随者,这样朦胧的局面对我是最有利不过了,说且远方还有微拉和杜鹃是我梦中的牵挂。
下午的活儿仍是象上午一样,一共干了三趟子,天快擦黑了,我们才回到生产队,所有麦子都收回来了。
大队的电工把电灯扯到了院里,两大锅羊汤在咕嘟咕嘟冒着泡儿,烙好的葱花饼装在两个大笸箩里。羊肉被分割成一块块,用马莲莛挂在饮马槽上边的拴马杆上,上面贴着纸条,上面写着各户的名字。一块最大块的羊肉上写着集体户三个字,一看就知道是按人口分的,我们集体户是四队的大户人家了。
保管员在仓库门前分面和麦子,每户十斤面,二百斤麦子。集体户只给了十五斤面,没有麦子,因为我们第一年吃商品粮,小麦是占生产队社员分配定量的。多给5斤面可能是考虑够吃一顿的吧!
看来城乡差别还真大,就拿我家来说,一家五口人,年领细粮300斤。他们却只有200斤麦子,最多出150斤面。生产队里没种水稻,也就没有大米吃,这就是城乡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