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选贤任能(1 / 2)
刘协对这些事情倒是有些不怎么关心。
毕竟,很多事情现在都由贾诩在把控着,而且最近身边又多了个郭嘉做帮手,这两个人凑1块儿,那可就不是1加1等于2这么简单的。
读者身
所以刘协对此还是很放心的。
而刘辩那边,则继续稳扎稳打,先使用1份“体制改革”吸引了朝中重臣的注意力,转过头来见缝插针,就开始调整司隶地区的事务了。
司隶指的就是围绕长安和洛阳两城,而形成的京畿地区,包括了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这3辅之地,也包括了东边的河东郡、河内郡、河南尹以及南边的弘农郡。
眼下河南和河内不需要调整,毕竟已经被刘协打造成了铁板1块。
河东暂时有郭太兼领,弘农也有徐荣,还算比较放心。
但是3辅之地上,如今可不见得真正消停,虽说有杨奉在长安坐镇,但这人怎么说呢,1定能力还是有的,功劳苦劳也不少。
但上限确实算不上高,领兵打仗还算凑活,可要让他治理1地,那可真就有些为难他了。
其它诸如李傕、张济、樊稠之流,那就更不要说了。
所以,刘辩最终还是接纳了刘协的建议,任命了钟繇为京兆尹,统筹管理3辅之地的治理事务。
李傕为左冯翊,张济为右扶风,2人主要负责的则是驻防事宜。
樊稠则迁北地太守,护卫北翼。
同时,任命杨奉为司隶校尉,暂时辅佐钟繇镇守3辅。
司隶校尉这个官职,其实品级并不高,但是权力却并不小,又因为其政治地位上的特殊性,所以被赋予了可“察3辅、3河、弘农7郡”的职能。
而这样的职能,就不是1般人可以能担任的,而是非天子心腹或近臣不可。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1下它的来历了。
司隶校尉这1职位,最开始是汉武帝为了整治“巫蛊之狱”而设置的。
当时首任司隶校尉江充,就是查处“巫蛊之案”的领头人物。
结果就是江充在任上大展拳脚,不但直接镇压了皇后卫子夫及太子刘据的叛军,还直接将他们下面盘根错节的力量给连根拔起了。
要知道,当时朝野上下的那些权贵们,在私底下的关系可是无比错综复杂的,暗地里还不知道隐藏着多少见不得光的利益交换呢。
而这些事情1旦暴露出去,那么显然对于相当大1部分人或者权贵豪门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
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就是前车之鉴。
毕竟,司隶校尉虽是新置,但经此1事,却几乎集督察、抓捕、审理甚至是处决于1体了,你让御史大夫和廷尉、大理寺怎么办?
这样的滔天权势,差不多都已经近似于后来明朝的锦衣卫了,谁见了不怕?
所以,后来“蛊毒之案”之后,朝野权贵就开始想方设法限制司隶校尉的权力,甚至从各方面不断分化皇权。
之后的事情就不要说了,内战内行的文武百官,在内卷上从来就没有怵过谁……
当然了,刘辩这次任命杨奉为司隶校尉,还是没有犯什么太大忌讳的。
因为1方面,杨奉在这次刘辩东归的事情上,功劳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另1方面,则是因为杨奉暂时就在长安镇守,不会跑过来洛阳。
也就是说,杨奉这个司隶校尉,其权力是限制在3辅之地范围之内的,而不会干涉到他们在洛阳城这边,重新建立利益同盟的事情。
这1点,他们还是比较认可的。
却不知道,洛阳令满宠,已经早就暗中拉起了1支人马,在刘协的安排和支持下,搭建起了真正“锦衣卫”的雏形……
接下来,刘辩还66续续任命了马腾为武威太守,韩遂为金城太守,种劭为汉阳太守,徐晃为安定太守。
这样的安排,既是和樊稠1样拱卫3辅,也是为了稳定凉州眼下蠢蠢欲动的局势。
因为自从刘辩离开长安东归洛阳之后,凉州这边有些人开始滋生出野心了。
这时候,朝廷抢先1步安抚人心,那就是说面子已经给你了,千万不要给脸不要脸啊。
真若是觉的1个太守还满足不了自己的胃口,非得折腾出1些事儿来,那就不要再怪朝廷给你来1记狠的了……
冀州方面,因为刘备已经去了青州,所以,刘辩接受了刘虞上表田丰为渤海太守的建议,又顺便把荀彧安排去了魏郡担任太守,还把张辽给1块儿送了过去。
这样1来,刘备在东北,张辽在西北,两边配合好了,就能牵制住兖州的曹操。
伏波岭这边,1下子少了黄忠和张辽,却并没有把赵云推上去。
因为赵云已经启程去并州塞外了,接下来太史慈就会归来,而现在镇守在伏波岭,接管了这边营寨的,则是刘协从吕布那儿要回来的高顺。
刘协1直觉得,想要练出精兵,不管是张辽还是黄忠,都好像差了点儿火候,至于赵云和太史慈,估计也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