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三省六部(2 / 2)
只能强行打断对方的遐思,毕竟,他实在受不得这种亲情上血脉共鸣的互诉衷肠,尤其还是像刘辩这样,总是抱有1种相对愧疚的心理。
倒不是不认同这种血缘关系,而是实在不习惯这样的交流方式。
他更加喜欢那种自然的相处方式……
所以,还是再1次主动开口了,“皇兄1路车马劳顿,不如暂时修养几天,等精神缓过来了,在临朝听政?
“反正宫外之事,自然会有黄使君着人安顿,就算人多事杂,总也不会多过如今洛阳城内外近70万的人口对不对?
“再说了,皇嫂如今已经有了身孕,皇兄还是要多多抽时间陪伴1下的,其它的事情,也并不急于这几天的时间。”
刘辩就侧着头看着他笑了笑,“这些事儿我还是可以处理好的,但是,还是想听1听你对这个朝堂的看法。
“毕竟,这些人从洛阳去了长安,又从长安回到了洛阳,转来转去也差不多还是那些人。
“而就是这些人,却似乎也习惯了那种朝上争论不休,朝下明争暗斗的日常,说实话,我在1边看的都累。
“所以,你曾经在信里提到过的那种3省6部制度,倒是很有些让我眼前1亮的感觉,你给我仔细讲1下呗。”
刘协就苦笑1声,“现在?那我不得给你讲到晚上?你不累我还累呢……反正那个3省6部制度,我和郑公、卢公、蔡公、皇甫将军他们,都已经琢磨的差不多了,等明天我直接给你拿过来,你自个儿看不就完事儿了。”
为什么现在就要拿出3省6部制度出来?
1方面,就在于刘协觉的这会儿正是最适合的时候,趁着迁都之事的正式完成,可以借着很多朝臣反应不过来的时候,直接把框架雏形给建立起来。
毕竟,这些朝臣刚刚回来,而新的洛阳城,新的环境,他们也需要进1步适应,最重要的,还是完全没有给他们留下站稳的时间。
别的不说,整个河南范围之内,当初他们的所有根基,现在可是已经荡然无存了。
所以,刘协就是要趁着他们立足未稳的时机,强行推开这1项制度上的革新。
另1方面,则是以前的3公9卿制度,还是过于落后了,存在的局限性也太多。
毕竟说白了,这只是1种官员人事制度,是1种综合性的中央行政体制,行政、军事、监察权力是融为1体的。
@说-app&——>
也就是说,帝政和国政,是完全混为1谈的。
而3省6部制度则不然,他是1套真正完善的国家行政机构制度,也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1体的中央行政体制。
当然了,刘协最主要看重的,主要还是对于皇权的加强,以及行政效率上的提高上。
既可以从根本上废除相权的存在,也可以直接解决掉皇权与士族阶层共治天下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很简单,3公9卿本身就是以相权为首而制定出来的,虽然从汉代就几次取消了相位,但实际上也不过是分化而已,并没有从根子上限制住相权与皇权对抗的发生。
而3省6部制就不1样了,看上去也有个3省的存在,尚书台也还存在,但实际上6部尚书是直接和皇帝对话的,从而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尚书台的权力。
尤其是在行政效率上,6部之间的相互制衡又彼此紧密相连,确实是先进了不少。
就连当初郑玄和卢植,以及学塾里的那些名士大儒,都对此赞叹有加,称其为1套相当完善的权力行政机构体系。
并且还专门给出了很多相应的合理建议。
刘协相信,只要再选几个有在地方上丰富理政经验的人,进1步结合实际情况给完善1下,就绝对可以推行出去了。
身
人选也不难找,比如刘虞、皇甫嵩、黄琬……其实都具备这个资格。